集解
集解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jiě/jiè/xiè1.亦作"雧解"。汇辑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2.汇合"经"与"传"﹐为之解释。
桥山
桥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o shān1.山名。在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北,相传为黄帝葬处。沮水穿山而过,山状如桥,故名。《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裴骃集解引《皇览》:"黄帝冢在上郡桥山。"后因以借指黄帝陵墓或帝王陵墓。 2.山名。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上有黄帝和唐尧庙。
传癖
传癖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án/zhuàn pǐ1.晋杜预喜爱《左传》,着有《春秋左传集解》等。时王济解相马,又甚爱之;而和峤颇聚敛。预尝称济有马癖,峤有钱癖。武帝闻之,谓预曰:"卿有何癖?"预对曰:"臣有《左传》癖。"事见《晋书.杜预传》。
礼序
礼序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xù1.本谓礼仪的次序得以实现。语本《礼记.礼运》:"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孙希旦集解:"故君必正身立于无过之地,而与天地合其德,与鬼神合其吉凶,然后礼序而民治也。"又:"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孙希旦集解:"礼者,所行有节而不可乱,故言'序'。"后以"礼序"泛指礼仪制度。
七政
五例
五例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lì1.指《春秋》在行文上隐寓褒贬的五种体例。即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见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
在得
在得的同义词反义词
zài dé/děi/de1.《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得,贪得。"后因以"在得"为戒绝贪心的典实。 2.犹留得,剩下。
志微
志微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wēi1.微弱。《礼记·乐记》:"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王引之《经义述闻·礼记中》:"'志'亦'微'也。'志'与'职'古字通。《说文》:职,记微也。"孙希旦集解:"愚谓志微,《汉书·乐志》作'纤微'是也。纤微,谓乐音纤细而微眇也。"一说:"志微,意细也。"见郑玄注。
抗坠
抗坠的同义词反义词
kàng zhuì1.指音调的高低清浊。语出《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孙希旦集解引方悫曰:"抗,言声之发扬;队,言声之重浊。"队,后作"坠"。
斯滥
斯滥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làn1.谓不自检束﹐胡作非为。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何晏集解:"滥,溢也。君子固亦有穷时,但不如小人穷则滥溢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