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军
顿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n/dú jūn1.驻扎军队。
于谦(1398-1457)
于谦(1398-1457)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qiān (1398-1457)明代大臣。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永乐进士。为官清廉耿直,土木之变后,任兵部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并调集大军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剌军。次年,瓦剌首领也先释放英宗,他仍努力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以防备瓦剌。1457年,英宗发动政变,重登帝位,他被诬陷,惨遭杀害。万历年间平反昭雪,谥忠肃。
劳师废财
劳师废财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o shī fèi cái师:军队。劳顿军队,浪费军饷。
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的同义词反义词
kǒng què/qiāo/qiǎo wáng zhāo/cháo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公元前321年,出身孔雀家族的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军赶走入侵印度西北部的希腊马其顿军,推翻难陀王朝后建立。阿育王在位时国势最强,几乎征服整个印度半岛,以佛教为国教,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统治制度。约前187年被推翻。
整军经武
整军经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ěng jūn jīng wǔ经:治理。整顿军队,经营武备。
柴荣(921-959)
柴荣(921-959)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i róng (921-959)即“后周世宗”。五代后周皇帝。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太祖郭威养子。公元954年继位后进行改革,修治黄河,安置大批流民回乡生产,又命大将赵匡胤整顿军队,裁汰老弱,提高战斗力。曾出兵收复被契丹占领的北方失地,向南攻占江淮间大片土地,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糜饷劳师
糜饷劳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 xiǎng láo shī糜:浪费:师:军队。浪费军饷,劳顿军队。
饬兵
饬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ì bīng1.整顿军队。
伍子胥(?-前484)
伍子胥(?-前484)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zǐ xū (?-qián 484)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名员。楚大夫伍奢子。公元前522年伍奢被杀,他历经宋、郑等国出逃至吴。帮助阖闾夺取王位,改革图强,整顿军队,国势日盛。不久攻入楚都,因功封于申,故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后,他力劝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夫差不听,并逐渐对他疏远,后赐剑命他自杀。
管仲(?-前645)
管仲(?-前645)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ǎn zhòng (?-qián 645)春秋初期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颍上(颍水之滨)人。齐桓公即位后,由鲍叔牙推荐,被任命为相。在齐国改革内政,整顿军队,确立选拔人才制度,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使齐国力大振。又提出“尊王攘夷”的策略,终使齐桓公成就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