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

骈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pián wén文体名。与散文相对。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工整,声律谐美,藻饰华丽,多用典故。句式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为骈文中的一体。

与陈伯之书

与陈伯之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yù/yú chén/zhèn bó/bǎi/bà zhī shū骈文篇名。南朝梁丘迟作。陈伯之是投降北魏的梁将,梁军北伐时,作者替梁军主帅写信招降陈伯之。信中陈说归降与否的利害关系,宣扬梁朝的宽宏,最后用“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国景物打动对方,尤为后人传诵。陈接信后,即率部复归梁朝。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wén guān/guàn zhǐ总集名。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十二卷。收录先秦至明代散文、骈文作品二百二十二篇,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骈体

骈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pián tǐ/tī/bèn1.即骈文。

上梁文

上梁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liáng wén1.文体名。建屋上梁时用以表示颂祝的一种骈文。北魏温子升有《阊阖门上梁祝文》,宋王应麟谓为上梁文之始。见《困学纪闻.杂识》。

今体

今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tǐ1.文章﹑诗歌﹑书法都有今体,以别于古体。(1)指骈俪文体。《梁书.庚肩吾传》:"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而观其遣辞用心,子不相似。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体宜弃。"《旧唐书.李商隐传》:"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章二:"所谓'今体',就是指的四六骈文。"(2)指唐代的律诗。参见"今体诗"。(3)指楷书书体。《法书要录》卷三引唐......更多

俪事

俪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shì1.属对之事。指写作骈文。

六朝文

六朝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zhāo/cháo wén1.指晋﹑宋﹑齐﹑梁﹑陈﹑隋六朝文体。这个时期文章专尚骈俪﹐讲究词藻﹐拘于声韵﹐带有形式主义倾向﹐直至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等人﹐大力倡导古文运动﹐才扭转这种文风。参见"骈文"。

古文

古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wén①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②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吴祭酒

吴祭酒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jì/zhài jiǔ1.指吴伟业。诗人,明亡入清,康熙时为国子监祭酒。 2.指吴锡麒。清乾隆进士,工诗词,并以骈文著名,官至国子监祭酒。
123 共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