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化
骨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gū huà/huā1.人或动物体内纤维组织或软骨组织逐渐变成骨头,谓之骨化。
骨化形销
骨化形销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huà xíng xiāo指死亡。
骨化风成
骨化风成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huà fēng chéng指人的性情气质受感染而变化,一种新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
北京人
北京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jīng rén①旧称“中国猿人”,也称“北京猿人”。世界著名的猿人化石。1927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内。迄今已发现完整和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六具,另有牙齿化石和其他部位骨骼化石多件,分属于四十多个个体。其绝对年代不少于六十九万年。群居于洞穴,狩猎为生,使用石器和骨器,有长期的用火经历。②话剧剧本。曹禺作于1941年。曾经历荣华富贵的曾老太爷因家道中落,老境坎坷。儿媳思懿虚伪残忍,儿......更多
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jīng yuán rén中国猿人的一种,生活在距今约70-20多万年以前。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发现了第一颗牙齿化石,1929年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也叫北京人。
裴文中(1904-1982)
裴文中(1904-1982)的同义词反义词
péi wén zhōng (1904-1982)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直隶(今河北)丰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化石,后又发现山顶洞人化石,对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作出很大贡献。建国后,任中科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爪哇猿人
爪哇猿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ǎo/zhuǎ wā yuán rén也称“直立猿人”,简称“爪哇人”。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其头盖骨、臼齿和左侧股骨化石,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更新世中期地层中被发现。根据形态特征判断,介于猿与人之间。
蓝田人
蓝田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 tián rén又称“蓝田猿人”。早期猿人化石。1963-1964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头骨化石一具、上下颌骨化石各一具和牙齿化石十多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65-80万年。同时还发掘出多种打制石器。
鹿茸
鹿茸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 róng雄性梅花鹿或马鹿等未骨化的幼角。是一种强壮滋补剂。性温,味甘咸。能益肾助阳、补益精血、强筋健骨。主治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等症。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fāng gǔ yuán又称“南猿”。上新世至更新世中期一类形态接近猿类的早期人科化石。1924年首先在南非发现一头骨化石。从化石推断,南方古猿已能直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