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山脉
高加索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o jiā suǒ shān mài/mò在亚洲和欧洲的交界处。中部为大高加索山脉,多座山峰海拔在5000米以上。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脉北侧称北高加索或前高加索,属温带;山脉南侧称南高加索或外高加索,为亚热带。石油、天然气及金属矿藏丰富。
外高加索人
外高加索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i gāo jiā suǒ rén1. 外高加索的本地人或居民。
高加索
高加索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o jiā suǒ指黑海、亚速海同里海之间的广阔地区。面积44万平方千米。大高加索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横贯中部,为亚、欧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山脉以北称北高加索,为俄罗斯领土,有著名矿泉疗养区;以南称外高加索,有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富森林及石油、天然气、煤等矿藏。
外高加索
外高加索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i gāo jiā suǒ1.北接大高加索山脉,南界土耳其和伊朗,西临黑海,东濒里海,面积1861000平方公里,包括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共和国。如:外高加索人。
俄土战争
俄土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é tǔ zhàn zhēng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从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两国进行了十余次战争,俄国胜多负少,相继夺得黑海沿岸、高加索地区和巴尔干半岛大片土地。俄国力图控制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因遭英、法等国反对,未能成功。
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měi ní yà西亚内陆国。在外高加索地区。面积2.98万平方千米。人口376.3万(1996年)。首都埃里温。境内多山。经济以工业为主。机械制造业为最重要部门。盛产葡萄和葡萄酒。
中东
中东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dōnɡ一般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16-17世纪西方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西欧的远近,把东方一些地区称为“中东”或“近东”。近东和中东经常混用,没有明确的界限。现在普遍指不包括阿富汗及高加索三国在内的西亚和非洲的埃及。但也有把阿富汗包括在中东之内的。
爱沙尼亚人
爱沙尼亚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shā ní yà rén爱沙尼亚的主体民族。部分分布在高加索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另有少数分布在欧、美各国。约110万人(1985年)。讲爱沙尼亚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shù dì guó古代西亚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末,以底格里斯河中游的亚述城为中心,形成城邦国家。前8世纪后期迅速崛起,先后征服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以色列王国和巴比伦。后又征服埃及,形成版图东接伊朗高原、西濒地中海、北达高加索、南邻波斯湾的大帝国。前612年,都城被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国联合攻陷。前605年最终灭亡。
巴库
巴库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kù阿塞拜疆首都。人口169.3万(1985年)。全国工业中心,以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石油加工为主。外高加索铁路枢纽。里海航运中心。设有科学院和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