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
麻疹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 zhěn俗称“痧子”。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以五岁以下儿童多见。发病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2-3日后,在口腔颊唇黏膜处可见细小点状白色小斑(柯氏斑);发热3-4日后,全身可出现皮疹,初为细小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可融合成片,皮疹出现高峰时,全身可高热、咽痛、精神萎靡,甚至谵妄、抽搐等,此时常可并发肺炎、心肌炎、喉炎、脑炎等。
荨麻疹
荨麻疹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n má zhěn俗称“风疹块”。皮肤对某些因素的过敏反应引起的局限性暂时性的水肿风团。起病时,皮肤突然瘙痒,随后出现大小不一的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凸出皮肤表面。常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自行消失。有时可一日发作数次。
合并症
合并症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gě bìng/bīng zhèng/zhēng1.即并发症。由一种疾病的发展所引起的另一种疾病或症状。例如麻疹引起肺炎,肺炎就是合并症。
疫苗
疫苗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miáo把病毒、立克次体或螺旋体经人工方法制成的预防制品。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麻疹疫苗、小儿麻痹症糖丸疫苗等。用以防止相应的疾病。
疹子
疹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ěn zǐ1.麻疹。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xì bāo jì shù计算单位容积血液内白细胞的数目。正常值:成人(4~10)×10^9/升;儿童(5~10)×10^9/升。计数减少见于流感、麻疹、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性感染,伤寒、副伤寒等细菌感染,疟疾、黑热病等原虫感染,粟粒性结核,败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计数增加见于急性炎症、化脓性感染、创伤和手术后组织损伤、白血病、恶性肿瘤等。
风疙瘩
风疙瘩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g gē/yì dá1.荨麻疹。又名风疹块。
丙种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的同义词反义词
bǐng zhǒng qiú dàn bái一种被动免疫制剂。含多种抗体,主要含免疫球蛋白g。用于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以及麻疹、甲型肝炎密切接触者的预防,也有用作增加抵抗力和作为病毒性感冒的预防。本品注射后可有体温升高、不适感,但可自行消失,个别特异体质者可导致过敏反应。应冷藏保存,若有沉淀则不可再用。
口颊坏疽
口颊坏疽的同义词反义词
kǒu jiá huài/pēi/pī/péi jú1.即走马疳。小儿急性病,常由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引起,症状是口腔黏膜部分组织溃疡,发黑,坏死,并向外溃烂,严重时发生昏迷。也叫走马牙疳或牙疳。
心肌炎
心肌炎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jī yán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症。分急性、慢性、亚急性三类,常因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感染引起。临床上多为风湿病、白喉、上呼吸道感染、麻疹的并发症。有乏力、心悸、气喘、心前区闷痛等症状。常留有后遗症,重者可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