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jīn qǐ yì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张角创立太平道,组织民众,进行活动,公元184年发动起义,头裹黄巾为标志,故称黄巾军。起义失败后,余部仍坚持斗争二十多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黄巾

黄巾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jīn1.东汉末年张角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头包黄巾而得名。 2.借指作乱者,寇盗。

黄巾力士

黄巾力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jīn lì shì1.道教传说中在上界值勤的神将。东汉末年,太平道首领张角等发动农民起义,全军皆以黄巾裹头,后来道教徒关于天界的传说中就出现了"黄巾力士"的形象。

太平道

太平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píng dào1.汉末道教派别之一。东汉灵帝熹平间﹐巨鹿人张角创立后﹐与弟张宝﹑张梁同在河北一带传道。道徒手执九节杖画符诵咒﹐给人治病﹐十馀年间﹐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发展信徒数十万。张角分信徒为三十六方(部)﹐"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人﹐设将帅统率。又收买一些宦官作内应﹐预定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年)三月五日京内外同时起义。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更多

小方

小方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fāng1.小方术。 2.东汉末黄巾军的编制单位。 3.谓简单的风貌。 4.中医的一种处方。 5.犹言小家子气﹐气派不大或不大方。

曹操(155-220)

曹操(155-220)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cāo (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公元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208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退回北方。被封为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更多

董卓(?-192)

董卓(?-192)的同义词反义词
dǒng zhuó (?-192)东汉末年军阀。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羌人起义。公元189年,应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兵进京诛灭宦官。不久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残暴专横,胁迫献帝迁都长安,纵火焚烧洛阳宫室,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后被王允、吕布所杀。

旋门

旋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xuán/xuàn mén1.关名。汉灵帝为防备黄巾军于中平初年所设八关之一。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西南。

伊阙

伊阙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què/quē1.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即春秋周阙塞。因两山相对如阙门,伊水流经其间,故名。 2.古关名。在伊阙山上。汉末为镇压黄巾起义军,设置的八关之一。

八关

八关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guān1.指八个关口。(1)指汉末为镇压黄巾起义特设的八关都尉所辖的八关。《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元年﹞,置八关都尉官。"李贤注:"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也。"(2)指明末腾越州西南边境内的八关。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云南巡抚陈用宾筑﹐名为神护﹑万仞﹑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关址距当时边界或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更多
12 共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