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辰
十二辰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èr chén1.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1)古代用以记年﹑月﹑日﹑时。《周礼.春官.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贾公彦疏:"十有二辰者,谓子﹑丑﹑寅﹑卯之等。"《国语.楚语下》:"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纯﹑二精﹑三牲﹑四时﹑五色﹑六律﹑七事﹑八种﹑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韦昭注:"十二辰,子至......更多
十五时
十五时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wǔ shí1.《淮南子.天文》分一日一夜为十五时,名称是: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食﹑隅中﹑正中﹑小还﹑餔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车﹑黄昏﹑定昏。参见"十二时"。
卖口吃
卖口吃的同义词反义词
mài kǒu chī1.宋时新年的一种民俗。谓将口吃转移给人。参见"卖蒙懂"。
南北衙
南北衙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běi/bèi yá1.唐时皇宫禁卫军分为南衙﹑北衙﹐合称"南北衙"。 2.唐时谓宰相以下群臣为南衙,称宫中宦官为北司,合称"北司﹑南衙",亦称"南北衙"。参见"南衙"。
南栈道
南栈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zhàn dào1.即石牛道。古道路名。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至剑门关,是古代联系汉中和巴蜀的交通要道。元明以后通称"南栈道"。参见"石牛道"。
南洋大臣
南洋大臣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yáng dà/dài/tài chén1.官名。南洋通商大臣的简称。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五口通商大臣。1866年改五口通商大臣为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管理东南沿海及长江沿岸各口岸通商﹑交涉事务。参见"南洋"。
卫服
卫服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fú/fù1.古代九服之一。 2.指五服之一。见《书.康诰》。参见"九服"﹑"五服"。
压线
压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yà xiàn1.谓刺绣缝纫时按压针线。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后以"压线"比喻徒为别人辛苦忙碌。参见"为人作嫁"。
厢红旗
厢红旗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g hóng/gōng qí1.镶红旗。清代八旗之一。参见"八旗"。
反纽
反纽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n niǔ1.即反切。纽与反﹑切义同。唐唐玄度《九经字样》因讳反字,改称翻或纽。参见"反切"。 2.反切和声纽。唐神珙类聚双声之字,同四声﹑叠韵结合起来,作《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用来解释反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