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评博
中行评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xínɡ pínɡ bó1.中书﹑行人﹑大理评事和太常博士四种官职的合称。
乐卿
乐卿的同义词反义词
lè/yuè qīng1.汉武功爵名。 2.唐及唐以后太常卿的别称。
京堂
京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táng1.清代对某些高级官员的称呼。如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国子监及大理﹑太常﹑太仆﹑光禄﹑鸿胪等寺的长官,概称京堂。在官文书中称京卿,一般为三品﹑四品官。中叶以后,成为一种虚衔。
伏生
伏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shēng1.汉时济南人,名胜,或云字子贱。原秦博士,治《尚书》。始皇焚书,伏生以书藏壁中。汉兴后,求其书已散佚,仅得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间。文帝即位,闻其能治《尚书》,欲召之。然伏生年已九十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西汉《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下。相传所撰有《尚书.大传》三卷,疑为后学杂录所闻而成。参阅清陈寿祺《尚书大传序录》。
佥院
佥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 yuàn1.即宋之签书院事,位在枢密副使之下。 2.元时,宣政院﹑宣徽院﹑太常礼仪院﹑太医院等亦设有此职。 3.明时亦称都察院佥都御史为佥院。
内乐府
内乐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lè/yuè fǔ1.唐代的音乐机构有属于政府太常寺的大乐署﹑鼓吹署,以及主要属于宫廷的教坊和梨园。后两者统称"内乐府"。
四夷馆
四夷馆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yí guǎn1.北魏时在洛阳城南所设的宾馆,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人。 2.明永乐五年所设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初隶属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内分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后增八百﹑暹罗二馆。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四院
四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yuàn1.唐代太常寺有四院:一曰天府院,藏瑞应及伐国所获之宝,禘祫则陈于庙庭;二曰御衣院,藏天子祭服;三曰乐县院,藏六乐之器;四曰神厨院,藏御廪及诸器官奴婢。见《新唐书.百官志三》。
声儿
声儿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g ér/er1.亦称"声伎儿"。 2.唐时称教坊中太常乐人。
大小君
大小君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xiǎo jūn1.指后汉桓荣﹑桓郁父子。《后汉书.桓郁传》:"初﹐荣受朱普学章句四十万言﹐浮辞繁长﹐多过其实。及荣入授显宗﹐减为二十三万言。郁复删省定成十二万言。由是有《桓君大小太常章句》。"后尊称通经学的人为"大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