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年
原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nián1.明太祖克元,建立明王朝,洪武中,因避讳,"元"字多改为"原"。"元年"改称"原年"。
商屯
商屯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g tún/zhūn1.又称盐屯。屯田的一种。明盐商为便于边境纳粮换取盐引而进行的屯垦。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为筹措西北边防军粮饷,令盐商向边地纳粮后发给盐引,凭引支盐运销。盐商图交粮便利,招募农民在边境开荒,就地取粮。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改为盐商径向盐运使司纳银领引,不再纳粮,商屯渐废。参阅《明史.食货志四》。
四拜
四拜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bài1.古代表示庄重的拜礼。 2.明洪武九年定大祀拜礼:迎神四拜,饮福受胙四拜,送神四拜,共十二拜而毕。参阅《明史.礼志一》。
均工夫
均工夫的同义词反义词
jūn gōng fū/fú1.亦称"均土"。 2.明洪武元年(1368年)所定的按田征役的制度。每户有田一顷,则出丁夫一人,每年农闲时至京城服役三十日。田不足一顷的户,由几户凑足出丁;田多丁少者由田主出米一石派佃户充夫,非佃户充夫者由田主按亩出米二升五合给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地区。后为里甲制所代替。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大统历
大统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tǒng lì1.历法名。明初刘基进《大统历》。洪武十七年设观象台于南京鸡鸣山﹐令博士元统修历﹐仍以《大统》为名﹐而积分全袭元代《授时》法数﹐惟去其岁实消长而已。其后因推算日食不准确﹐治历者纷进新历﹐要求改制﹐但明朝一直沿用《大统历》。见《明史.历志一》。
大诰
大诰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gào1.《尚书》篇名。《书.大诰序》:"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孔传:"陈大道以诰天下﹐遂以名篇。"后用以泛称典诰之文。 2.明洪武十八年颁布的法律文件。内分十种项目﹐颁之学宫以课士﹐令人人习之。不久又颁布续编﹑三编。参阅《明史.太祖纪三》﹑《明通鉴.太祖洪武十八年》。
庶吉士
庶吉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ù jí shì1.明﹑清官名。明初有六科庶吉士。洪武十八年使进士观政于诸司,练习办事。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近衙门者,采《书》"庶常吉士"之义,俱改称为庶吉士。永乐后专属翰林院,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为之。三年后举行考试,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以编修﹑检讨等职;其余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谓之"散馆"。明代重翰林,天顺后非翰林不入阁,因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清沿明制,于翰林院设庶常......更多
御窑
御窑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yáo亦作“御窯”。专制皇家瓷器的窑。后亦称所制瓷器为御窯。窯,也作“窑”。 宋 景德 年在 江西 昌南 置镇,奉御董造瓷器,因命名为 景德镇 。 元 有御土窑,每年差官造器皿以贡。 明 洪武 年间在镇之 珠山 设御窑厂, 清 因之。所制器精美,世称“御窯”。参阅 元 孔齐 《静斋至正直记·饶州御土》、 清 蓝浦 《景德镇陶录》卷一。
望海
望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ng hǎi1.古要塞名。故址在今辽宁省金县马雄岛东北。地高临海﹐形势险要﹐可屯兵瞭望﹐为海防重地。明洪武初﹐都督耿忠于此筑堡防倭寇。永乐间倭寇来侵﹐为总兵刘江所歼。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八.金州卫》。
朱元璋
朱元璋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yuán zhāng1.即明太祖。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元致和元年(1328)生,1352年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抗元。1356年攻克集庆(今南京),1368年建立明王朝,定都南京,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废丞相,设六部,在各地设置军事机构,建立卫所,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奖励垦荒,移民屯田,兴修水利,提高农业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