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族
上咸五,下登三
上咸五,下登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xián wǔ,xià dēng sān1.意谓汉德浩荡,等同五帝,而居三王之上。或谓汉德不及五帝而胜于三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裴骃集解引韦昭曰:"咸同于五帝﹐登三王之上。"司马贞索隐引李奇曰:"五帝之德﹐汉比为减;三王之德﹐汉出其上。故云'减五登三'也。"后引作"上咸五﹐下尊三"﹐用以形容自命不凡﹐目空一切。
中国
九主
九主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zhǔ1.指三皇五帝及夏禹。《史记.殷本纪》:"伊尹处士,汤使人聘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司马贞索隐:"九主者,三皇五帝及夏禹也。"一说指历代九种类型的人主。裴骃集解引汉刘向《别录》:"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图画其形。"
九夷
九夷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yí1.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何晏集解引马融曰:"东方之夷有九种。"《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明袁衮《远游赋》:"昔孔圣之周流兮,居九夷而弗陋。"一说指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天鄙。见《尔雅.释地》"九夷"疏。 2.泛称少数民族。
仁里
仁里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lǐ1.仁者居住的地方。语本《论语.里仁》:"里仁为美。"何晏集解引郑玄曰:"里者,民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为美。"后泛称风俗淳美的乡里。
佞兑
佞兑的同义词反义词
nìng duì/ruì/yuè1.亦作"佞说"。亦作"佞侻"。 2.谓谄谀取悦。《荀子.修身》:"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王先谦集解:"兑﹐悦也。言佞悦于人﹐以求饶乐之事。"又《臣道》:"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亦指谄媚取悦的奸人。《荀子.王制》:"进退贵贱则举佞侻。"一说,兑通"鋭"。佞锐,谓善于谄谀,口才和行动便捷。
俊风
俊风的同义词反义词
jùn fēng1.大风。俊,通"骏"。《大戴礼记.夏小正》:"正月,启蛰……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戴德传:"俊者,大也。大风,南风也。"顾凤藻集解:"俊,与'骏'通。《尔雅》曰:'骏,大也。'"一说和美的风。见清徐世溥《夏小正解》。
倚事
倚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yǐ shì1.僻邪之事。《荀子.荣辱》:"饰邪说,文奸言,为倚事。"王念孙《读书杂志.管子三》引此句,云"'倚'为'邪'也",即僻邪。一说谓怪异之事,见王先谦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