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公国

莫斯科公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mù sī kē gōng guó中世纪俄罗斯的封建国家。公元13世纪末以莫斯科(建于1147年)为中心形成。1328年伊凡一世获得“大公”称号后,改称“莫斯科大公国”。1480年伊凡三世时结束蒙古人的统治,1485年采用“全罗斯大公”的称号。1521年完成俄罗斯国家的统一。1547年伊凡四世称“沙皇”。后领土不断扩张,1721年彼得一世称皇帝,国名也改为“俄罗斯帝国”。

马赫迪

马赫迪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hè dí阿拉伯文mahdi的音译,意为“被引上正道的人”。伊斯兰教所期待的“救世主”。7世纪末,有人宣称先知穆罕默德曾预言,在末世他的家族中将降生一个叫穆罕默德·马赫迪的人,来伸张正义,铲除暴虐,解救苦难,恢复真正的伊斯兰教。

黄教

黄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jiào/jiāo藏族地区喇嘛教的一派,14世纪末宗喀巴所创,是喇嘛教中最大的教派。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ɡònɡ chǎn dǎnɡ dì shí sān cì quán ɡuó dài biǎo dà huì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和修正后的《党章》。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更多

俳句

俳句的同义词反义词
pái jù/gōu日本诗体之一。一般以三句十七音组成。原为俳谐连歌的第一句(也称发句),19世纪末经正冈子规提倡始成为独立的诗体。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手法,崇尚简洁、含蓄、雅淡,比和歌更为精炼。

制度学派

制度学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dù/duó xué pài美国经济学流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有凡勃伦等。认为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因素是制度、法律和伦理等,而不是市场。强调制度和结构分析,并将制度解释为人类本能与外部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支配人们行动和思想的习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但不触动其所有制,主张社会改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为新制度学派。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tài xīn lǐ xué医学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产生于19世纪末。研究内容有神经症性障碍、精神病性障碍、人格障碍、药物和酒精依赖、性变态、心理生理障碍、适应障碍、儿童行为障碍、智力落后等。

后印象画派

后印象画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hòu yìn xiàng huà pài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他们反对印象画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积。代表人物有塞尚、凡·高、高更等。

天守阁

天守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shǒu gé日本16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的城廓建筑。是日本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建在各封建领国的卫城中。为一周围环有壕沟和石垣的高楼,既是军事堡垒,又是封建领国的政治中心和藩主权力的象征。大多建造在毛石砌筑的高台上,由大天守和若干小天守组成,内有武器库、粮库、投石洞、箭矢孔和铁炮孔等。

小剧场运动

小剧场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jù chǎng yùn dòng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戏剧改革运动。针对戏剧的商业化倾向,提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小型业余演出,以提高戏剧的艺术质量并增强其社会作用。中国的爱美剧运动曾受其影响。
6789 共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