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大山

三座大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zuò dà shān1.比喻旧中国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大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三户

三户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hù1.三户人家。极言人数之少。《史记.项羽本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裴骃集解引臣瓒曰:"楚人怨秦,虽三户犹足以亡秦也。"一说,指楚之昭﹑屈﹑景三大姓。见司马贞索隐引韦昭说。后人多指"三户人家"。 2.地名。在今河南淅川县境。 3.古漳水上的一个渡口。在今河北磁县境内。

三时

三时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shí1.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 2.夏至后半个月。 3.早﹑午﹑晩。 4.印度分一年为热﹑雨﹑寒三时。 5.佛教谓释迦牟尼佛逝世后,佛法将经历的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见南朝陈慧思《立誓愿文》。

三殿

三殿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diàn1.即唐大明宫之麟德殿。 2.指皇宫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宫。 3.宋时太皇太后在世,与皇太后﹑皇后并称三殿;若无太皇太后,则天子与太后﹑皇后亦称三殿。

五军

五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ūn1.古代军制。春秋时晋的上军﹑中军﹑下军﹑新上军﹑新下军。 2.古代军制。汉代前﹑后﹑中﹑左﹑右五营军队之称。 3.古代军制。明代京军三大营之一。成祖时,京卫之步骑军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亦谓之五军。见《明史.兵志一》。 4.泛称朝廷的军队。

亚平宁半岛

亚平宁半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píng níng/nìng bàn dǎo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在地中海中部。为意大利国土主要部分,故也称“意大利半岛”。面积25.1万平方千米。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海岸曲折,多良港。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sī lán jiào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信仰安拉(真主)为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主要经典为《古兰经》,规定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等为教徒(称为“穆斯林”)必遵的“功课”。主要有逊尼、十叶两大教派。广泛流传于亚、非、欧、美各国。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旧称“回教”、“天方教”、“清真教”等。

伊比利亚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bǐ lì yà bàn dǎo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也称“比利牛斯半岛”。面积约58.4万平方千米。海岸平直,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有铁、锡等矿藏。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gòng/gōng chǎn zhǔ yì①指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参看〖科学社会主义〗。②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它在发展上分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消灭了三大差别,实行共产主义公有制,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关仝

关仝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tóng五代后梁画家。名一作同、潼或童,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师法荆浩,有青出于蓝之誉。擅画山水,工关河之势,笔简而气壮,号“关家山水”。与李成、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三大流派。《关山行旅》等图相传为他所作。
678910 共18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