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逝世
蔡元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
1890年中进士,1894年授翰林院编修。
留心新学,同情维新派。
戊戌变法失败后,深感清廷政治改革“无可希望”,断然离开翰林院南下,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
1902年,在上海与章炳麟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并担任会长。
同年秋又创立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提倡民权,鼓吹革命。
1904年,与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密谋武装起义。
次年加入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教育应从造成现世幸福出发,提出修改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摹仿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确立了我国资产阶级教育体制。
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而辞职,旅居德、法,从事教育、哲学和美学研究。
1915年与吴玉章等组织留法勤工俭学及华法教育会。
1916-192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际1923年离北大),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提倡民主与科学,宣传劳工神圣,在全国大学中,第一次招收女学生。
由于延聘和支持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人任教讲学,使北大不仅成为全国学术研究中心,而且成为新文化运动 摇篮。
五四运动 中同情学生爱国斗争。
1923年1月被迫辞职出走欧洲。
1926年2月回国,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工作。
1927年任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九·一八”事变后,奔走呼号,倡导抗日。
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杨杏佛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国民党的特务统治,积极开展爱国民主抗日活动,拥护国共合作。
1939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
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
其著作辑有《蔡元培选集》。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today/1/196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