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楼教授成为我国第一位角膜捐献者
1990年9月14日,国际著名眼科专家、医学博士、北京同仁医院老院长张晓楼教授与世长辞。
他做出的最后奉献是:捐出眼球角膜,使两位盲眼患者重见光明。
张晓楼教授因此成为我国建立眼库以来第一个完成了捐献眼球遗愿的志愿者。
9月15日中午,北京市顺义化肥厂工人张成如、义利食品厂工人曲国华,被旋风般地从家里接到了同仁医院,并直接进了手术室。
下午4时,他们顺利走出了手术室。
两名工人接受角膜移植后盲眼复明。
他们泣不成声,感激共产党培养出了像张晓楼这样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医院专家。
76岁的张晓楼教授是中国眼科医学界的巨擘,半个世纪以来他献身于眼科医学事业。
50年代中期,他与汤飞凡教授合作,冒着失明危险,在自己眼中接种沙眼病原体,首次分离培养沙眼衣原体获得成功,引起世界医学界关注。
1981年,国际沙眼防治组织在巴黎授予张、汤二位教授“国际沙眼金质奖章”。
几十年来,张晓楼在医疗、科研、教学和防盲事业中贡献突出,曾在国际国内获奖几十次。
他是为毛泽东、胡志明等众多高级领导人和国际友人诊病的专家,他也用相当多的时间深入基层为群众解除病痛,直到病重、逝世前,他还坚持要求出诊。
当他看到我国众多失明患者急需角膜,就奔走呼吁,倡导成立死后志愿捐献角膜的眼库。
今年6月12日,北京同仁眼库成立,张晓楼教授第一个签名,表示身后愿捐献角膜。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today/1/4821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