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 第一讲 定局概说

序 奇门遁甲是易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影响较大的占测门类。

它大约产生于汉魏以后。

奇门遁甲以后天八卦,洛书,二十四节气时,空。

数相配以构成基本格局和构架。

这个格局和构架是多维的。

占测时把具体时日置于这个格局之中,判断以某一点为中心,宇宙中具体时间具体方位万物的流变规律并构成的吉凶环境,从而给人们提供抉择行为的动向和时间的依据。

这个占测门类为什么叫“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的含义是什么呢?

就是由“奇”,“门”,“遁甲”三个概组成。

“奇”就是乙,丙,丁三奇;

“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

“遁”是隐藏的意思,“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遁甲”是在十干中最为尊贵,它藏而不现,隐遁于六仪之下。

“六仪”就是戍,已,庚,辛,壬,癸。

隐遁原则是甲子同六戊,甲戍同六已,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

另外还配合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九星。

奇门遁的占测主要分为天,门,地三盘,象征三才。

天盘的九宫有九星,中盘的八宫(中宫寄二宫)布八门,地盘的八宫代表八个方位,静止不动,同时天盘地盘上,每宫都分配着特定的奇(乙,丙,丁)仪(戊,已,庚,辛,壬,癸六仪)。

这样,根据具体时日,以六仪,三奇,八门,九星排局,以占测事物关系,性状,动向,迭择吉时吉方,就构成了中国神秘文化中一个特有的门类----奇门遁甲。

第一讲 定局概说 我国古代把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酉、辛、亥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时家奇门是一个时辰一个格局,按奇门历法,每年冬至上元到第二年冬至上元为一个循环,总共是360日。

每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一个格局,全年的局数是12*360 =4320,为四千三百二十局。

但在这4320局中,实际上每一局是重复了四次的。

拿阳遁一局来说,冬至上元、惊蛰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都完全一样,皆属于阳遁一局。

这四个元共二十天,但落实到时家奇门排局,其格局类型以每个时辰一个格局计算,并不是12*20=240,而是12*20/4=60 (因每一局重复了四次)。

即六十个格局,正好占据了从甲子到癸亥这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六十种结合。

阳遁一局是如此,其它各局也无不如此,即都重复了四次。

所以全年360日,4320个时辰,因为就格局讲都重得了四次,全年时辰的格局类型则为4320/4=1080(局)。

这就是传说的黄帝命风后创立的一千零八十局。

又据说传到姜太公吕望时,将这一千零八十局简化为七十二局。

这七十二局不难理解,因按二十四节气论算,每个节气为十五天,一节又分上、中、下三元,每元为五天。

一节三元,全年二十四节气的元数则是3*24=72。

全年1080个局,但并不是每一局都要用一个盘去演示,如果用活盘演示,每个活盘可演示从甲子到癸亥60个时辰的格局,1080/60=18,用十八个活盘就可以演示整个年所有时辰的格局。

一共十八局,就是阳遁九局、阴遁九局。

虽说是时家奇门,却不能不顾日,不同日干的日,会产生不同时干的时,如甲、己日和乙、庚日的子时并不相同。

甲、己日子时为甲子;

乙、庚日的子时为丙子。

所以每个时辰定为几局,是受节气和日干的制约的,即看这个时辰所在的这一天属于哪一个节气,是这个节气的哪一元,上元、中元还是下元。

从大的方面说,从冬至开始到芒种结束为阳遁;

从夏至开始到大雪绳带为阴遁,局的序数与节气的关系是: 阳遁: 冬至、惊蛰一七四,小寒二八五, 大寒、春分三九六,雨水九六三, 清明、立夏四一七,立春八五二, 谷雨、小满五二八,芒种六三九。

阴遁: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 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 寒露、立冬六九三,处暑一四七,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

即冬至、惊蛰的上元为阳遁一局,中元为阳遁七局,下元为阳遁四局;

其它以此类推。

这是把后天八卦、洛书、二十四节气相配,来确定每个节气中不同日的局数。

二十四节气中的二至、二分、四立分别居于八宫正中,也就洛书中的八个数。

冬至居坎卦数一,立春居艮卦数八,春分居震卦数三,立夏居离卦数九,立秋居坤卦数二,秋分居兑卦数七,立冬居乾卦数六。

这八个节气上元的局数,就是它所居的洛书数,即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立春上元为阳遁四局,夏至上元为阴遁九局,其它以此类推。

至于这八个节气中每个节气后面所接的两个节气的上元局数,都可据八个节气的上元局数按阳顺阴逆的规律依次推出。

如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接着冬至后面的两个节气是小寒、大寒,那么依次排列,小寒上元为阳遁二局、大寒上元为阳遁三局。

其余以此类推。

在奇门排局时,五天为一局。

为什么五天为一局呢?

因为每天十二个时辰,都是从子时到亥时,这是说的时辰的地支;

至于这五天之内这一天和那一天同一地支的时辰,天干却是不相同的。

如昨天夜半为甲子,今天夜半为丙子,后天夜半成了戌子。

这样每天十二个时辰,五天就是六十个时辰,正好把从甲子到癸亥 60个花甲子用完。

到第六天,夜半的时辰又从甲子开始,这就是五天为一局的道理。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113459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