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地貌 江
六、江 江面滩上的柳树林已经被江水浸到齐腰高了。
遥远的地方,夕阳似乎因为被密密的柳树的枝叶掩映的缘故,又圆又大又红,一点也不刺眼。
比先前宽阔得多的江面上,流淌着仿佛是夕阳褪下来的胭脂,闪着一缕一缕斑斓的光彩。
陈世旭《惊涛》 江面显得格外开阔,尽管已经到了落水的秋季。
经过多雨的夏天之后,大江丰满了,上游密如蛛网的支系,依然源源不断地向长江输送着水流。
两岸的平滩,一丛丛柳树,都还浸泡在水里,绿茵茵的一片,与浑黄的江面区分得特别鲜明。
姜滇《瓦楞上的草》 天是蓝的,但总带着几缕淡漠的罗样秋云。
水也是蓝的,却教夕阳的光辉染成金黄一片。
一叶一叶归帆,一个一个地从我眼前掠过。
三三两两的沙鸥,很自若地在水面打转。
偶然一声汔笛,轮船过处,击起一片浪花,漫漫地展开,展到江边,却又击到岸上。
沙鸥惊得飞散了,不久又一只一只地飞拢来,依然很自若地飞。
傅东华《秋江晚眺》 江水 头一眼看到江,是在天刚刚亮的时候,使我非常之惊奇的,是那江水的绿,绿得浓极了。
时已深秋,但那浓绿,却给人春深如海之感。
原来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下绿油油的倒影,事实上是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绿色之中了,这真是:“醉人的绿呀!
”不过马上使我从那一团浓绿中惊醒的,却是闽江的险峻的急流。
你看它碧绿盈盈,但仔细看时,倒真吸了一口冷气。
江流迂回于悬岩峭壁之间,突然,像风一样激荡着滚滚波涛,向前冲击而去,…… 刘白羽《急流》 构成这迷人景色的,自然不光是这些果树。
还有这涌水。
这涌水没有夏秋之间的那种奔腾的声势,但是这时候正值涨潮,它涨得满满的像是已经由热烈的青年走入成熟的中年。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它就想尽量的把阳光揽进自己的怀抱,使满涌江水都被晒得黄澄澄的,光闪闪的骤然望去,像是装了满桶的黄金。
林遐《迷人的路》 白天在窗下汹汹碰击着的江水,大约已经感到了极度的疲倦了吧,这时只在暗蓝的夜色中,发出微微的叹息。
艾芜《变》 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浪花四溅,当你还没来得及仔细观看,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巨浪为船头劈开,旋卷着,合在一起,一下又激荡开去。
江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
于敏《西湖即景》 天已傍晚,江水暗淡,高峡之间,暮云茫茫。
那些挺拔多姿的峰峦,像许多站着、蹲着、坐着的巨人,在云缠雾裹中沉思冥想,相互低声细谈着古老的神话。
而江水,不愿回顾往昔,不肯停息片刻,沉着而又焦急地向前奔跑,要去寻找江陵平原…… 江岸与江心,这里那里,星星点点,闪起了绿的、黄的、红的航标灯,给轮船布一条闪光的途程。
高缨《朝辞白帝彩云间》 大水到来前有一种特别的气氛。
傍晚,天气格外闷热,蛙鸣鼓噪。
水鸟惊惶不安地掠过水面,发出凄厉的尖叫。
已变得混浊的江水,泛着一团团泡沫,带着低低的咆哮,开始漫上十里长滩。
魏继新《燕儿窝之夜》 江声 夜里……一线苍白的微光照在窗上……江声浩荡。
万籁俱寂,水声更宏大了;
它统驭万物,时而抚慰着他们的睡眠,连它自己也快要在波涛声中入睡了;
时而狂嗥怒吼,好似一头噬人的疯兽。
然后,它的咆哮静下来了;
那才是无限温柔的细语,银铃的低鸣,清朗的钟声,儿童的欢笑,曼妙的清歌,回旋缭绕的音乐。
伟大的母性之声,它是永远不歇的!
(法)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江潮 潮来时,只见远处一条白线迅疾滚来,愈来愈快,愈来愈猛,等到临近时,就像爆炸了的冰山,倾覆了的雪堆,奔腾翻卷,霎时间,漫江沸腾,波涛万顷。
真是“远若素练横江,声如金鼓;
近则亘如山岳,奋如雷霆。
” 姜江《钱塘江散记》 江景 我们的渔船刚刚驶回三四里地,风便一阵紧过一阵地吹起来了。
平静的江面开始折叠起密密麻麻的鱼鳞皱。
接着鱼鳞皱逐渐逐渐在扩大,在合并,形成一座座山一样的浪峰,一沟沟壑一样的浪槽。
再接着这个浪峰便扑向那个浪峰,互相撞击,互相撕咬,咆哮着,搓挪着,激起一簇又簇浪花,水珠儿像碎玉密雨般地在江面上飞旋着,抛撒着。
连以水为家的鸥鸟,这时也鼓动着翅膀,引吭惊鸣,腾空飞去。
刘云程《听鼓下桡》 有一天,夏汛突然到来,乌云翻腾,风雨呼啸,大江暴怒,惊涛骇浪震动群山,水头汹涌,连十二孔导流底孔都来不及宣泄,洪水以奔马之势泻过混凝土大坝,像遮天的瀑布倾倒入下游的河床,波涛澎湃,激浪飞腾,十里外都可以望见白蒙蒙的水雾,几十里外都可以听见哗然的水声。
碧野《将军和报春早》 江源 我们在水源前静立良久,思绪万干。
谁能想到那野马一样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乌江,源头竟是涓涓细流,柔和温存。
溪水一缕缕,一束束,亲切而庄重地撒在了青石峰上,显得那样坚毅。
执着——它把自己细小的生命无私地、点点滴滴地、孜孜不倦地汇入到雄伟壮观的滚滚洪流之中去。
谢赤樱《乌江源头行》 江峡 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
两岸山势奇绝,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命名,显然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
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突然是绿茸茸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特别好看的是悬岩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
峡急江陡,江面布满大大小小旋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丛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
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
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
刘白羽《长江三日》 江岸 穆斯塔法坐在咖啡馆外面,回忆过去在这里的往事,学校生活、朋友、在曼耶勒街上玩球。
明月当空的夏日里,他们带上吃食、西瓜、香瓜,泛舟尼罗河上,又吃又喝又唱,小船把他们送到阿伊尼宫后面的阿巴斯桥下。
他们丢开双桨,任船儿在桥下静谧的河水里飘荡,月亮在水面上投下了无数明天的幻影。
周围一片恬静,偶有一声夜鸟啼鸣或鱼儿跃出水面的啪啦声,挑逗着岸边的苇丛嫩草。
他们闹一阵笑一阵,又安静一阵。
仿佛身边的诗情画意激起了他们心中潜藏的美好的感触,对崇高的美的深厚的情意…… (埃及)陶菲格·哈基姆《灵魂归来》 江滨 南京城里,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渐渐好了。
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撑了进来。
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金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沙壶,极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
那游船的备了酒和肴馔及果碟到这河里来游,就是走路的人,也买几个钱的毛尖茶,在船上煨了吃,慢慢而行。
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在河里,上下明亮。
自文德桥至利沙桥、东水关,夜夜笙歌不绝。
又有那些游人买了水老鼠花在河内放。
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
吴敬梓《儒林外史》 连日的大雪把乌江浦附近的江岸化成了一片皑白。
对岸的牛渚山白壁山一带,也含着矜骄的意气在反抗着新生的清早的太阳。
四处都没有人迹,连飞鸟也不见一只。
周围的村落因近来的战事人都逃光了,耳目所及的分野内看不出一缕炊烟,听不出一句鸡鸣。
未向那白雪表示降服的就只有那毫无倦意的长江和天上的太阳了。
郭沫若《楚霸王自杀》 长江 这已经是在赤壁的绝壁上了。
我发现我是坐在一座这么可人意的小木亭里。
只见西面的粉墙矮下来了,现在一派迷朦的郊野;
南面的粉墙也矮下来了,现出一条夜的大江。
江月漂漂洒洒,浮光万顷,像一江发亮的碎玻璃。
看着,看着,大江仿佛浩浩荡荡地向我涌来。
我恍若坐在一只飘摆沉浮的小船上,在宇宙间荡漾着,身心都舒展得像一个透明体似的,一尘不染。
王维洲《赤壁秋月》 长江,它浩浩荡荡,滚滚滔滔,浪花相接,万里奔腾。
它冲破峡谷,划开原野,映着日月,载着轮帆。
有时如泣如诉,有时如恕如吼,仿佛它的每一朵浪花,都要告诉人们,在这古老而又青春的土地上,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可颂可赞的故事。
它蜿蜒曲折,但终究朝东奔流,倾注入海。
秦牧《在中国的大地上》 这时,长江的表面上,好像绷有一张透明的表皮,绷得十分紧张。
有弹性,可以把小艇弹起来,弹到空中。
在这张表皮底下,可以看见像骏马的皮下那活跃的肌肉和非常的精力。
在这张表皮之上,可以看见缭乱的水花,巨大的回澜和一串串珍珠项圈似的泡漩。
徐迟《西陵峡口》 谁也无法用一句话概括三峡水流的特点。
浩浩荡荡的长江挤进窄窄的夔门之后,脾气便变得暴躁、凶险、喜怒无常,不可捉摸了。
你看那浑浊湍急的流水,时而惊涛迭起,时而浪花飞卷,时而一泻千里如狂奔的野马群,时而又在峡壁和礁石间急速地迂回,发出声震峡谷的呐喊。
有时候,水面突然消失了波浪,像绷得紧紧的鼓皮,然而这决不是平静的象征,在这层鼓皮之下,潜伏着危险的暗礁和急流。
而最多、最可怕的、是旋涡,像无数大大小小的眼睛,在起伏的江面滴溜溜地打转,到处都闪烁着它们那险恶的、不怀好意的目光…… 赵丽宏《三峡船夫曲》 面对着巨流滚滚的扬子江,我想起了它的发展和历程。
最先它不过是雪山冰岩下面滴沥的小泉,逐渐才变成苍台滑石间的细流,然后是深谷里跳跃着喜悦的白色浪花的溪涧。
以后它又逐渐发展,一时它是澄澈的清溪潆洄在牛群牧草之间,一时它又是沸腾咆哮、素气云浮的瀑布,一时它是波平如镜、静静地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泊,一时它又是飞流急湍、奔腾在崇山狭谷之间的险滩。
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的和浊的支流而形成了茫若无涯的、浩浩荡荡的大江。
黄药眠《祖国山川颂》 黑龙江 一迈进春的门槛儿,你就注意瞧这江吧,变化可快呢。
春风乍起,江面旋着白爽爽的雪粒。
骤然间,那雪粒儿轻轻一抖,江面变黑了,似黑油油的北大荒土,一点点渗出来。
慢慢地,土粒儿在阳光里翻身,又被塑成蜂窝状。
星星束束的晶光从江边到江心燃起来,如一双双亮眼睛。
大江啊,就要敞开母亲的胸怀容纳一切了。
黑龙江这时节一天几变,叫人为之瞠目,给人一种神秘感。
张爱华《黑龙江,从我瞳孔里流过》 黑龙江是这样的幽静而秀美,它不像一条大江,倒像是一座座幽美的湖沼连结成的。
江面总是在四围的山岭环抱中间,有时在南岸隔着大半块草原,距离二三里,有时在北岸隔着大半块草原,距离也不过二三里,有时,又是在狭长的两岭之间的峡道中,静静的流着。
骆宾基《航行在黑龙江上》 珠江 珠江以其独特的风姿,从云贵高原穿越峡谷,横贯大野,汇纳百川,奔流千里。
待到广州城北,活像一个长途跋涉的村姑,蓦然发现一座神奇的宫殿,便驻足回眸,看两岸的木棉、古榕,看鸦片战争的古战场,看中国近代史的摇篮,看羊城的巨变…… 杨羽仪《小窗外……》 不知在什么时候,月亮已悄悄地升起来了,圆圆的,正落江心。
整条江都笼上了一层白蒙蒙的月色,晃荡着细碎的银光。
于是江面似乎豁然宽舒了,明丽了,像一幅蒙着一层水蒸汽的长镜,而两岸的高楼、大厦、树荫投下的倒影,则是镶在镜框的花边。
我们的视野也似乎豁然开阔了,江上的归帆,花边的小艇,以至艇上挥桡荡桨的人儿,都看得很清楚了。
关振东《夜游珠江》 那秀媚的珠江,流着淡绿色的江水,帆船和汽船不停地来回走着,过江的渡船横过江心,在那帆船和汽船中间穿来穿去,十分好看。
欧阳山《三家巷》 岷江 站在都江堰的竹索桥上,纵目西望,只见岷江像千万匹脱缰的怒马,从川西丛山中嘶叫着飞奔前来。
江声浩荡,汹涌澎湃,霎时间就冲过索桥。
江水撞击着桥柱,索桥上悠悠晃晃,使神经稍微衰弱些的人会目眩神摇。
浪花卷着两岸的大鹅卵石,一路上溅起千堆万堆白雪。
这千万怒马啊,谁能想象出,当它们逞着这股泼劲奔驰到平原上的时候,一泻千里,会发起多大的脾气,会给人民带来多少灾难?
袁鹰《都江堰散歌》 嘉陵江 从远方山谷中奔流而来的嘉陵江水,穿过遮天蔽日的温塘峡,向着远处陡峭雄伟的山谷,浩浩荡荡奔流而去。
江上桨橹的击水声清脆嘹亮,在峡谷中鸣响;
江上的点点白帆,正乘风远航。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乌苏里江 秋天的乌苏里江,景色十分迷人。
一江碧蓝的秋水静静地流着,两岸的枫林、柞叶、嫣红似火;
白桦、杨柳、树树披金,有的鹅黄,有的淡绿,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给蓝色的乌苏里江镶上了彩色的花边。
平青《乌苏里江的渔火》 松花江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只此两句便写尽了秋山秋水。
是的,秋天的松花江不正是江平如镜,澄清碧透吗?
清晨,来到江边闲眺,看一江奔水,沐习习清风,耳中没有人喧车闹,心里摈除杂念劳思,这时候,你会深深体验到大自然的怡静之美,全身心都融汇到美妙的秋江之中了!
谢树《秋江赋》 站在江滨公园的十里长堤上,凝望秀丽的松花江,阳光明媚,风静时,江水表里皆清澄。
只有船过时,蹼轮搅动了它的松花浅绿。
水面上鱼鳞般的波光,点点、片片地闪耀。
四首看下游,船行后,淡灰的江流,渐远渐成深蓝的一片。
同一条江,同一个时间里,松花江上的太阳,竟能在上下游之间,变幻出那么多明暗深浅大不相同的色调。
艾煊《松花江》 钱塘江 钱塘江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江。
深深留在我记忆里的,是她那辽阔的江面、滔滔的急流、北岸苍郁的青山、南岸无垠的平川……阳光明媚的日子,她多么壮丽秀美!
而在雨雾中呢?
她却更多姿,那雨点儿打在水面上,错错落落地,仿佛撒下了明珠无数,沿岸山色空蒙,犹如笼上了轻纱一般,好一幅诗意盎然的水墨画。
姜江《钱塘江散记》 富春江 烟雨富春江,似乎和钱塘怒潮相对立,别是一种境界。
不知为什么,我在来富春江以前,脑子里有这样一个奇怪的想法,而且在我的想象中,这“烟雨富春江”,一定是晴少阴多,烟雨迷蒙,但却妩媚端庄,静如处子。
或许还有些像我喜欢听的古乐曲《春江花月夜》的色调,青山绿水,渲染着淡淡的哀愁……其实,我无缘欣赏钱塘怒潮,更没来过富春江,只是在盛名之下的胡思乱想而已!
有人说,杭州的西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一幅溶自然美和人工美于一处的和谐的画卷;
那么,“天下独绝”如青罗带般的富春江,却是溶山与水自然美的极致,如一泼墨山水横幅,为山水画家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李希凡《富春江上》 黄浦江 金山站住了,胆怯怯的不敢动。
他望着开展在面前的黄浦江,江水在吼喊,在强烈的阳光下面,像千百个坟山似的起伏着。
大波大浪的冲过去了,接着又很快的滚了回去,飞起那黄色的水沫,不住的鞭着他脚下的码头,码头也不住的浮动起来,他心里非常奇怪。
他拿黄浦江比太湖,一个是青丝细发的美人儿;
一个是混浊的大汉子。
太湖可爱;
黄浦江可怕。
葛琴《路》 闽江 瞧,闽江河床,定是绿玉砌成的,不然,江水怎会绿得那样迷人,真要把人的灵魂都勾去了!
一江绿水,隔着车窗,把人面、台布、新换的淡色衣服……都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绿影。
当江水偶尔冲到礁石上,飞起千万朵雪团般浪花时,绿影才顿然敛起。
曹靖华《前沿风光无限好——福建抒情之一》 漓江 美丽的漓江,是桂江中一段著名的河流。
清澈的漓江水,在苍翠雄奇的群山之间蜿蜒奔流,景色异常优美。
“几程漓江曲,万点桂山尖”的诗句,便是漓江景色的生动写照。
漓江风光,四季皆美,晨昏妩媚,特别是在朦胧烟雨中,更惹人神醉。
在这“青山绿水,团峦映带”的画图中,泛舟畅游。
一路上可欣赏如明镜高悬的穿山石洞,似江中酣饮的象鼻山,以及“冠岩胜景”、“画山观马”、“碧莲叠翠”、“兴坪古镇”等著名的景色。
在猪皮滩右岸,有七座大小不等的山峰,像七个少女翩翩起舞,其中有两个又像姐妹俩带着余兴,正欲携手上岸。
这些倒映江中,如情似梦的景致,更是具有诗情画意,奇妙无比。
李荒^梦麟《青峰浴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完整无暇的翡翠。
只有船桨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圈圈的漪澜,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人在后移。
陈淼《漓江春雨》 漓江,我看过它碧绿晶莹的深处,也看过它雪花似的碎浪,这次在明月峰顶,才真正看到“江作青罗带”的美丽容颜。
居高临下看去,一湾银水,从东北天边群峰中闪出,刚刚露出它绰约的身影,又被一座青峰遮住了,然后,几程弯曲,直逼明月峰下,向东一转,夹萝卜洲,穿解放桥,兜着象鼻山,向东南飘去。
那飘带一段银灰,一段碧绿,一段金黄。
言真《桂林花拾》 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远近的山峰完全被云和雨遮住了。
这时只有细细的雨声,打着船篷,打着江面,打着岸边的草和树。
于是,一种令人感觉不到的轻微的声响,把整个漓江衬托得静极了。
这时,忽然一声欵乃,一只小小的渔舟,从岸边溪流里驶入江来。
顺着溪流望去,在细雨之中,一片烟霞般的桃花,沿小溪两岸一直伸向峡谷深处,然后被一片看不清的或者是山,或者是云,或者是雾,遮断了。
方纪《桂林山水》 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
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嶙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
杨朔《画山绣水》 漓江澄碧,自西北方向款款而来,直逼明月峰下,然后向东一转,穿桂林市,绕伏波山、象鼻山,向东南而去。
正像一条青丝罗带,随风飘动。
而周围的山峰,在阳光和雾霭的照映中,绿的碧绿,蓝的翠蓝,灰的银灰,各各浓淡有致,层次分明;
正像是美人头上的装饰,清秀淡雅。
方纪《桂林山水》 江水时而直泻而下,时而蜿蜒萦回,顺流浏览,一幅大自然的美妙画卷就展开在你眼前,两岸青山相对出,构成各种境界的奇观,令人目不暇接。
军舰山、斗鸡山、净瓶山、半边渡……人们凭着自己的遐想去定出种种名称。
这些景象之奇特,是大可驰骋人们的想象才力的。
在半边渡附近,江的右岸突然现出一幅高约五、六十米,长约二百米的大石壁,像谁用刀斧把一半削掉,剩下一半留下来似的,平直得出奇。
当船傍岸而过的时候,仰视这个绝壁,使人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奇幻的感觉。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到此,叹为观之。
可惜现代的游客往往把它错过了,至今没有名称。
我想不妨称之为“削壁垂河”。
画山,是这幅长卷画轴的精华。
船出二郎峡后,迎面一座别饶风味的山,把横切面对着江心,很像一张挂起来的画幔,那上面呈现出一幅斑驳迷离、意境超脱、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群马图来。
有静立的马、不一而足,都各得其神似之妙。
古今来不知多少诗人画家为之陶醉。
秦似《桂林山水足雄奇》 澜沧江 小船刚一驶进江心,我们便感受到了澜沧江的威力。
江水湍急地流向东方,小船一只接一只地向下游驶去,快得像离了弦的箭一样。
烈日当空,在貌似平静的水面上,闪耀着万点金光。
在我们眼前,好像是倏然闪过的电影镜头似的,出现了一个接连一个的美妙风光的绝妙画幅。
江水忽而流过悬崖,忽而越过森林,忽而冲过木棉成林、芭蕉成荫的江心沙洲,忽而绕过掩映在密林深处的山村。
有时,我们穿过了一片浩浩荡荡、波平如镜的江面;
有时我们穿过了一道群峰耸立、悬崖夹崎的奇险的山峡;
有时我们驶过了一片波涛汹涌、水势陡急的险滩。
不论江水流过什么所在,到处都遗留着澜沧江这位性格暴烈的巨人的愤怒的痕迹。
冯牧《沿着澜沧江的激流》 这条家乡的大江,名为澜沧。
它的身躯宛如一株倒躺的大树,飘浮在大海波涛般起伏的山脉间。
奔泻的主流是树干,纵横交错的支流、河叉、小溪是枝桠,它们的梢头探进一座座大山的胸膛。
叶雨蒙《两个摆渡人》 怒江 怒江真是一条勃然发怒的江。
在两岸巉岩嵯峨,峰插入云的山谷间,这条碧绿色的江,从北方奔腾而下,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从悬崖边,陡岸旁,怪石间咆哮冲过,处处激起白色的浪花,远远望去,就好像是一条翡翠玉带上的片片白斑一样。
冯牧《从怒江到片马》 钱塘潮 “来了!
潮来了!
……”人们惊叫起来,翘首东望,乱云飞度,白光微微的泛起,有细小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嘤嘤的如同蚊蝇嗡叫,是真的!
人们左呼右喊,携老扶幼,跳的,跑的,滚的,爬的,一起涌到江边,啊!
黑蒙蒙的水天之间,一条雪白的素练乍合乍散的横江而来,月碎云散,寒气逼人,人们惊叹未已,潮头已经挟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惊湍跳沫,大者如瓜,小者如豆,似满江的碎银在狂泻,后浪推着前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沙鸥惊窜,鱼鳖哀号,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像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像要淘尽人间的污秽,潮水腾跃,好像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天地间三分是水,三分是云,还有三分是阔大的气派!
我解开衣襟,让江风吹入胸膛,突然,我觉得我的身躯在散开,我的心胸在升华,大江冲进了我的胸膛……两岸的观潮人齐声叫好,许多人追着潮头狂奔,欢叫,腾跃,有人点起了纸团,叉在芦杆上投入江中,火光随着流水飞也似地去了,一会儿被抛向空中,一会儿又被沉下深渊,黑漆漆的夜空中,点点火光跃跃沉沉,飘飘浮浮,好像江底翻起了许多闪光的夜明珠。
潮头哗哗的过去了,它又匆匆地回首看顾,飞云已经遥远的烟波中了,无情的流水,多情的潮魂,秋风飘拂,被洗净了的月亮显得更白、飞云显得更轻,水影月色,清空疏淡。
篝火旁,有人在诵诗:“城上吴山遮不尽,乱涛穿到岩滩歇,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乐维华《潮魂》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5310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