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地貌 湖
八、 湖 湖泊 每日黄昏的游泛,舟轻如羽,水柔如不胜浆。
岸上四周的树叶,绿的,红的,黄的,白的,一丛一丛的倒影到水中来,覆盖了半湖秋水。
夕阳下极其艳冶,极其柔媚。
将落的金光,到了树梢,散在湖面。
我在湖上光雾中,低低的嘱咐他,带着我的爱和安慰,一同和他到远东去。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 在天山峰峦的高处,常常出现有巨大的天然湖,就像美女晨妆时开启的明净的镜面。
湖面平静,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影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
在这幽静的湖中,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
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
人家说山色多变,而实际上湖色也是多变。
如果你站立在高处瞭望湖面,眼前是一片爽心悦目的碧水茫茫,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是鳞光闪闪,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没有一点纤尘或者没有一根游丝的侵拢。
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界限非常分明。
碧野《天山景物记》 湖水是凝然不动的如同一缸浓浓的绿酒。
湖风甜迷迷的无力的吹着。
湖柳,被水熏的被风吹的也醉了。
懒洋洋的不时刮起几丝长条来,又困倦的垂下了。
柳叶中的蝉儿,从酣梦中断续中发出几声短吟,胶粘的,迷糊的,好似醉人的呓语。
冰心《三年》 湖面 大早,她立在窗口,遥望朝霞照着清澈而宁静的湖面,群山苍翠,逶迤地绕着湖的周围,好像少妇发髻上的一条缎带。
一会儿太阳出来了,湖面上映起了灿烂的波光,洋溢着一种无限喜悦的情绪;
可是有时一下子变了,太阳隐没了,一会儿,又下起雨来,湖上笼罩着浓重阴沉的烟霭,群山迷迷蒙蒙躲在乌云深处,则又像充满了无限的愁思。
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 穿过林荫,一片碧水,这就是塞上湖光,上、下、澄、镜、如意等五湖。
湖面宽阔,据说有一百一十余万平方米。
由于山影的掩影和亭台的交错,有一望无际之感。
五湖中澄、镜、如意三湖荷花最盛。
如今是盛夏,湖面上一片荷叶,但荷花尚未盛开,只有不少亭亭花蕾,或含苞欲放,或羞于吐红。
据说这塞上荷花,性喜清冷,南国荷花已谢,这里芙蓉独开。
所以乾隆皇上说它:“应是香红永寂寞,故留冷艳待人看”。
黎之《离宫行》 我们下车,越过一个斜坡后,便从树梢的空隙中,隐约看到蓝蓝的湖水。
越向前走,湖面越大,渐渐地湖面基本呈现在我们的眼中。
那四面的高山,环抱湖的四周,山水相依,气势磅礴。
湖面上由南至北激起一条水带,看清楚了,原来是快艇在湖面飞驰。
一群群的鸟儿不时在湖的上空叫嚷翱翔,构成了一幅瑰丽的动感图画。
尤子《湖》 我们在那里徘徊顾望,四面湖波,远如天邻,太阳注射水面,银光朗映,如万顷玻璃,又如一郊晴雪。
湖中有香客大船数只,风帆饱力,疾驰如飞。
有山峰几点,若浊世独立不屈的奇士,湖上得此,益以显出它的深宏壮观了。
钟敬之《太湖游记》 那平静的、玻璃似的、红色的湖面,据他们俩这时候看起来,都觉得与其说是像水,不如说是像油——像熔化了的玻璃,极大极重,浮在很深很深的、结结实实的地球上。
还有一阵阵微风吹过,多轻飘飘的,多新鲜,多陶醉,可是在湖上却并没有吹起皱纹。
(美)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湖水 他凝视着晚秋时节特别平静清朗的湖水。
水色近处浅淡,愈远愈浓,到天边就和蓝天接在一起了。
蔚蓝色的湖水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着亮光。
凌力《星星草》 湖水本来清亮亮、明澈澈,可你仔细看呀,那晶莹的蓝天分明在她的怀里托出!
浮云在湖里悠悠地飘哟,游鱼在云朵间穿梭追逐。
白天,输光送热的太阳公公沉入湖心,它安然自得地收敛了光束;
夜晚,多情的皎月潜入湖心,调皮的众星在湖里弄眉挤目。
岸边的柳,衔着倒映在湖里的柳,组成碧绿的长廊,给小湖增添了几分风度…… 张彬彬《啊,小湖》 湖水不深,仅及胸口,水面平静无波、清澈见底,可以数得清下面鹅卵石的数目。
同时还可以看到游鱼成群,逍遥自在。
看到这等山光水色叫你心旷神怡,更叫你觉得惊异。
湖畔全是草土,由于湖水的滋润,益发显得鲜艳,溢出湖面的水流入另一条小沟,再由那里流出小谷,注入低洼的地方。
(意)卜伽丘《十日谈》 大小诸湖连绵着,亘数里之遥;
苍郁的林木笼罩着湖的彼岸。
在最大一湖的岸边,山麓上铺展着如茵的绿草,湖水里映出了鲜丽无比的翠玉般的颜色。
水平如镜,甚至在湖边也全无水沫,全无涟漪的波动。
湖水有如巨块坚硬的玻璃,灿烂而沉重地安息于广大的盆中;
天幕似乎沉入了湖底,而繁密的树木则正静静地凝视着透明的湖心。
(俄)屠格涅夫《前夜》 湖景 湖中景致,四时晴雨皆宜。
秋先于岸傍堆土作堤,广植桃柳。
每至春时,红绿间发,宛似西湖胜景。
沿湖遍插芙蓉,湖中种五色莲花。
盛开之日,满湖锦云烂熳,香气袭人,小舟荡桨采菱,歌声泠泠。
遇斜风微起,偎船竞渡,纵横如飞。
冯梦龙《灌园臾晚逢仙女》 从树梢望过去,前面展开一片宽阔的当阳的景色。
下面低低地躺着一片平静的、深蓝的湖水,湖的四周差不多全让阳光照耀的绿树环绕着;
只有在一个地方树木分开了,露出一派远景,可以一直望到远远的一带青山。
对面望过去,绿叶丛中笼罩着一层雪似的白色,都是开花的果树,树后在湖畔高高的岸边耸立着庄主的宅子,白墙红瓦,显得格外分明。
一只颧从烟囱上飞起来,在水上慢慢地盘旋飞绕。
史托姆《茵梦湖》 湖岸 湖的三面,只有沉沉的山影,山腰山脚的别庄里,有几点微明的灯火,要静看才看得出来。
几颗淡淡的星光,倒映在湖里,微风吹来,湖里起了几声豁豁的浪声。
四边静极了。
郁达夫《还乡记》 湖畔 空气是很清新的,在冷冷的感触中已经含有几分温意。
走向太湖的路上沿途多栽桑木,农人已在锯伐枝条,预备替绿女红男养织出游春的资料。
迎面成群的学子欣欣归来,梅影湖光虽还保留在他们健康的颊上,但在他们匆匆的步武声中已在预告着明朝的课堂铃响了。
只有幽闲拓大的水牛,间或有一二只放在空芜的草地上,带着个形而上学家的面孔,好像在潮笑人生忙碌的光景。
路虽宽广,但因小石面就,毕竟崎岖不平。
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 湖滨 一张小小的石头方桌生根似地立在地上,四面放了四个圆圆的石凳。
临湖的和靠着听雨轩的两面都装得有铁栏杆。
另外的两面,泥土往里伸进去,那不是三合土筑成的地。
那里有葡萄架,有假山,有凉亭,有花囿。
人从这里望过去,仿佛有一个老师用秃笔在月光的背景上绘了些花卉和山石。
巴金《秋》 湖岛 这勺湖不过城内西北角一个湖,风景倒十分可爱。
湖中有个大悲阁,四面皆水;
南面一道板桥有数十丈长,红栏围护;
湖西便是城墙。
城外帆樯林立,往来不断,到了薄暮时候,女墙上露出一角风帆,挂着通红的夕阳,煞是入画。
这高摩诘在这勺湖东面,又买了一块地,不过一亩有余,圈了一个槿篱,盖了几间茅屋,名叫小辋川园。
把那湖水引到园中,种些荷花,其余隙地,种些梅花桂花之类,却用无数的小盆子,栽月季花。
这淮安月季本来有名,种数极多,大约有七八十个名头,其中以蓝田碧玉为最。
刘鹗《老残游记》 湖心亭 果然有一个湖,湖水是混浊得无言可喻的了。
湖周一望,都是商店和地摊,湖的正中一座二十八鳌头的亭子——这二十八个的数目有几个缺了,是我想象出来的。
亭子的结构是一列三间的二层建筑,正中的是四方亭,左右各附一个较低的八角圆亭。
各层的屋顶在屋角上都有险峻的鳌头,倒画着抛物线形的无穷曲线向空中飞跃。
正中方亭上下共有八个鳌头,左右圆角亭各有八个鳌头。
基底部在各亭相接的地方各有四个补阁,也各飞着一个险峻的鳌头——但这几个已经是不全的了。
亭的下层四面八方都是方角纸窗,窗外更有凭栏。
上层的下半是卐字花栏,上半是玻璃窗,(这玻璃窗怕是后来按上去的罢?
)亭的后部上下两层各添出一部分长方形的寻常建筑,一眼看去便可以知道是后来添补上去的。
啊,你这佛头的烂污,续貂的狗尾哟!
惯会杀风景的中国人,惯会利用废物的中国人,已经把亭子变成了茶楼了。
原亭的面积容不下多少参茶的神仙,所以在上下两层又添出了这两台奇丑的新构——虽然说是新构,但照颜色上看来已经和原亭一样朽废了。
郭沫若《湖心亭》 雨后湖上 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
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
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
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
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
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
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到:“古人说,人在画图中,其实不错。
” 吴敬梓《儒林外史》 月光下的湖 湖水静静地横在下面。
水底现出一个蓝天和一轮皓月。
天空嵌着鱼鳞似的一片一片的白云。
水面浮起一道月光,月光不停地流动。
对面是繁密的绿树,树后隐约地现出来假山和屋脊。
这一切都静静地睡了。
树丛中只露出几点星子似的灯光。
湖水载着月光向前流去。
巴金《秋》 阳光下的湖柔和的阳光,把湖水染得斑驳陆离,微风轻拂,天湖泛起一圈圈涟漪,拖起无数光带,恰似一条条素娟在水面飘动。
待风过后,平静的却又印上朵朵彩云、绿树青山、繁花奇葩的倩影,更是别有情趣。
而随着“哗啦啦”的水响过后,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白点在水中闪烁,宛如夏夜空中点缀的繁星,那是鱼群在戏水…… 李育孙《天湖三姐妹》 冰湖 山前是一层层的大山地,爽阔空旷,无边无限的满地朝阳。
层场的尽处,就是一个大冰湖,环以小山高树,是此间小朋友们溜冰处。
我最喜在湖上如飞的走过。
每逢我要活泼天机的时候,我就走这一条路。
我沐着微暖的阳光,在树根下坐地,举目望着无际的耀眼生花的银海。
我想天地何其大,人类何其小。
当归途中冰湖在我足下溜走的时候,清风过耳,我欣然超然,如有所得。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四》 西湖 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
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稍一直绿到了地下。
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
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
这种绿台,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
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
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
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地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宗璞《西湖漫笔》 西子湖畔,就是风也不敢狂暴,总是轻轻地温和地在吹拂,似乎唯恐惊动了万木;
就是雨也不敢呈凶,总是充满柔情地悄悄地在飘洒,似乎总要使这些娇嫩的姊妹得到滋润。
连湖水的涟漪,也是缓缓地泛起,静静地散去。
湖波的荡漾声,就像恋人们的喁喁情话,轻微得无法听清;
又像顽皮的小女孩,小心翼翼,蹑手蹑足爬近堤岸的垒石边,想去偷听什么,然后发出一声曼妙的叹息,就又退去了。
丹晨《苏堤新绿》 太阳突然从迷蒙的雾气中挺身而出,一下子揭开了那层灰蒙蒙的面纱,把西子湖迷人的春色活灵活现地铺展在我的眼帘里——那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绿,是使人心悦神驰的缤纷,就连湖畔垂柳的轻轻抚弄,也让你感觉到一种欢乐的震颤,这是因春的律动、因生命的律动而引起的欢乐…… 赵丽宏《西湖秋思》 刚看过太湖,再来看西湖,就有这么个感觉,西湖不免小了些儿,什么东西都挨得近了些儿。
从这一边看那一边,岸滩,房屋,林木,全都清清楚楚,没有太湖那种开阔浩渺的感觉。
除了湖东岸没有山,三面的山全像是直站到湖边,又没有衬托在背后的远山。
于是来了个总的印象:西湖仿佛是盆景,换句话说,有点儿小摆设的味道。
这不是给西湖下贬辞,只是直说这回的感觉罢了。
而且盆景也不坏,只要布局得宜。
再说,从稍微远一点儿的地点看全局,才觉得像个盆景,要是身在湖上湖边的某一所在,咱们就成了盆景里的小泥人儿,也就没有像个盆景的感觉了。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 阴天,湖上一片灰蓝,浅淡处透着白,浓厚处涂着墨;
然而,天上,水里,湖边,到处都有那无所不在的绿和蓝,这就是生命的本色吧。
我一向以为西湖的阴比晴更好,云和雾在遮蔽太阳的同时,也掩去了别的;
轻烟笼,薄纱障,明明白白的山山水水就虚无飘渺了。
韩蔼丽《堤上的传说》 太湖 半夜,风渐渐平息了,篷帆像门帘一样松软软的挂下来。
雾消散了,下弦月升起来了。
在惊涛骇浪之后,此刻的太湖显得特别沉静、温柔。
月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微波上闪闪游动着万千条银色的丝线。
暗蓝色的远方,天和水连接在一起,显得格外幽静、深沉。
艾煊《透明的银鱼》 不久,我们离去菅社山麓,乘着小汽船渡登鼋头渚了。
……我们在那里徘徊顾望,四面湖波,远与天领,太阳注射水面银光朗映,如万顷玻璃,又如一郊晴雪。
湖中有香客大船数只,风帆饱力,疾驰如飞。
有山峰几点,若浊世独立不屈的奇士,湖上得此,益以显出它的深宏壮观了。
钟敬文《太湖游记》 太湖处于江、浙之间,包孕吴越,自来号称三万六千顷,实际面积为二千二百余平方公里。
站在湖滨远眺,但见烟波浩淼,沙鸟风帆,无边无涯。
远处水天相接之际,也有隐隐青山,那是湖上的七十二峰,却似若有若无。
如此水空疏阔、风光绮丽的胜地,人人都会心旷神怡,甚至会飘飘然有凌虚之想的。
袁鹰《五湖烟水洗恩仇》 渔舟一过浦岭门,便可饱览雨中太湖神韵。
这儿有清逸秀丽,美不胜收的大小箕山,有泼翠泻玉般的中独山胜景,有宏雄壮丽,空蒙奇幻的鼋头佳绝,以及处于虚无飘缈之中的蓬岛——三山……但是,此时此刻,最引人入目的还数渔舟;
远处,白帆点点,湖岛迷蒙;
近处,轻舟若飞,白鸥刺水,……环顾左前方,只见往日犹如云横天际的“横云”湖滩,全为涨水所淹;
山崖上,几株野石榴正绽着缨红缨红的榴花,经雨水一洗,显得格外有神。
山风过处,不时有山花掉落湖中……突然,在风声、雨声、涛声、鸟声中,飘来一阵渔歌声…… 章左声《春涨》 石湖 到了石湖。
我们远远地望见了渺茫的湖水,安静地躺在那里,似乎水波不兴,万籁皆寂。
渐渐地走近了,湖山的胜处也就渐渐地豁露出来。
有一座破旧的老屋,总有三进深,首先唤起我们注意。
前厅还相当完整,但后边却很破旧,屋顶已经可看见青天了,碎瓦破砖,抛得满地。
墙垣也塌颓了一半。
这就是范成大的祠堂。
墙壁上还嵌着他写的“四时田园杂兴”的石刻,但已经不是全部了。
我们在湖边走着,在不高的山上走着。
四周的风物秀隽异常。
满盈盈的湖水一直溢拍到脚边,却又温柔地退回去了,像慈母抚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抚拍着石岸。
水里的碎磁片清晰可见。
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虾儿,都在眼前游来蹦去。
登上了山巅,可望见更远的太湖。
太湖里点点风帆,历历可数。
太阳光照在粼粼的湖水上面,闪耀着金光,就像无数的鱼儿在一刹那之间,齐翻着身。
绿色的田野里,夹杂着黄色的菜花田和紫色的苜蓿田,锦绣般地展开在脚下。
这里的湖水,滋育着附近地区的桑麻和水稻,还大有鱼虾之利。
劳动人民是喜爱它的,看重它的。
郑振铎《石湖》 我们就走这一条公路去石湖。
远远望见渺茫的湖水安静地躺在那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渐渐地走近了,湖山的胜处也就渐渐地显露出来。
……四周的景物秀丽异常。
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郑振铎《石湖》 玄武湖 南京古城,虎踞龙盘,有一种伟男子般的阳刚之美。
见了玄武湖,这印象就更深刻了。
去玄武湖那日,天公作美,艳阳当空,秋容灿烂。
出玄武门外,眼前明晃晃一片——好一派大湖风光,银波荡漾,气势逼人,有洞庭之浩渺,无洞庭之风波;
有西子之妩媚,无西子之甜腻;
有鄱阳之雄奇,无鄱阳之诡谲……立湖中之岛,可遥望紫金山天文台;
湖中环洲、樱洲、梁洲、翠洲、菱洲五洲相连,湖上花、竹、果、树,葱葱茏茏,美艳迷人;
湖面游舟点点,如鸥鸟出没烟波之中……友人告诉我,春、夏、秋、冬;
雨、阴、晴、雪;
平地、高山看玄武,景随地改,景因时易,各有无穷妙趣。
我正咀嚼此语,忽浮云蔽日,天色转阴,小雨淅沥;
步行至樱洲,远眺湖上,只见烟雨空蒙,山容水色,尽如泼墨,浓作青山淡作湖。
好一个玄武湖,登时化作一纸水墨丹青。
不一会儿,莽苍苍的钟山,楚楚动人的洲渚、亭阁、花木,被云纱雨帐晕化得几近于无,只剩下齐白石笔下那一段无胜于有的艺术的空白了!
慧瑛《剪剪春雨话金陵》 大明湖 明湖的盛夏是最美的季节。
湖岸楼台错落,杨柳依依。
湖面天光云影,微波轻漾。
时而清风拂来,吹绉了一湖碧水;
时而有鱼儿跃出水面,“砰”然有声。
湖面的一隅,荷盖相连,荷花玉立,笑靥迎人。
当扁舟从荷丛边滑行时,船桨拍起的水花散落在荷叶上,仿佛珠走玉盘,令人暑意全消。
高海安《明湖夏日游》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
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
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
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高海安《明湖夏日游》 嘉兴南湖 俗话说:“山靠水点睛”。
此楼有水依傍,因此别有一番景致。
从烟雨楼上舒目四望,悠悠湖水,微风细漪。
船儿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桨声欵乃,愈增加了一湖的幽静,使人流连忘返。
湖水的折光,闪烁着一道道光亮,我沿着苏堤漫步。
感到自己的心房被照亮,仿佛被令人倾心的湖水淘洗得闪闪发亮的玉石。
我静静地伫立着,觉得自己的胸怀博大起来,大得能装进千顷碧波,万里晴天…… 盛颖《烟雨楼记》 瘦西湖 瘦西湖的好处,全在水树的交映,与游程的曲折,秋柳影下,有红蓼青萍,散浮在水面,扁舟擦过,还听得见水草的鸣声,似在暗泣。
郁达夫《扬州旧梦寄语堂》 东湖 登上行吟阁,东湖全部落在眼下。
早上水平如镜,水色碧绿。
初阳照在湖面上,银光如锦。
一排排的渔船已在湖心活动,惊走的野鸭往远处游荡着,一群群的鱼浮到水面,迎接早上的太阳。
你的眼睛被这水上的景致吸住了,你注视着,你会看到游鱼在白云里穿走,野鹤在水里飞翔。
李尔重《武汉》 洞庭湖 登上最高峰,西望洞庭,水天相接。
我们去时正值秋天,又是晴日,快近黄昏,斜阳照射湖水,层层浪花,似银山起舞,远看,船在上游,云在水上浮。
整个湖面就像一床抖开的锦缎。
回首东望,岳阳楼耸立在湖边高墈上,楼台亭榭,碧瓦辉煌,在这里还能看到一点朦胧的影子。
北面的大沙洲,穿湖而过,望不见尽头。
东南角上,从陆地伸出的月山,扁山,隔着大水,遥遥相对。
生活在大陆腹地的人,不容易看到海,上了君山,却有登上海岛的感觉。
黄起衰《君山独秀洞庭》 黄昏的洞庭湖上的美丽,是很难用笔墨形容得出来的。
尤其是在这秋尽冬初的时候,湖水差不多完全摆脱了夏季的浑浊,澄清得成为一片碧绿了。
轻软的、光滑的波涛,连连地、合拍地抱吻着沙岸,而接着发出一种失望的叹息似的低语声。
太阳已经完全沉没到遥遥的、无际涯的水平线之下了。
留存着在天空中的,只是一些碎絮似的晚霞的裂片。
红的、蓝的、紫玉色或金黑色的,这些彩色的光芒,反映到湖面上,就更使得那软滑的波涛美丽了。
离开湖岸的半里路的蓼花洲,不时有一阵阵雪片似的芦花,随风向岸边飘忽着。
远帆逐渐地归来了,它们一个个地掠过蓼花洲,而开始剪断着它们底帆索。
叶紫《湖上》 月亮湖 月亮湖名传遐迩。
和扬州的瘦西湖相比,她则雍容华贵;
和南京玄武湖相比,她是窈窕淑女;
和杭州的西湖比,她则更为淡雅清新,绝无人工斧凿之嫌。
顾潇《名门望族》 莲花湖 盛夏时节,莲花湖似一个巧夺天工的彩碟。
碟的中央是一块平平的,圆圆的,光亮光亮的水面。
徐徐的东南风,刮起细细的涟漪。
有一对精黑的野鹭在湖面上悠闲地任凭风荡浪推;
碟的圆周,是一道宽宽的绿边。
那是荷叶,繁茂的荷叶,一张有一把小伞那么大,千把万把翠绿的伞盖住了水面。
越到湖边,这些“伞”就越大,举得越高。
将湖面招了起来,形成了碟的翘边。
楚良《玛丽娜一世》 青海湖 呈现给我们的青海湖,是一幅完整的、明丽的、令人为之惊叹的图画:瓦蓝瓦蓝的湖水,瓦蓝瓦蓝的天空。
湖水像天空那样辽阔,天空像湖水那样碧蓝,湖仿佛是天的延续,天仿佛是湖的部分。
你一时极难分清,哪个是天,哪个是水。
在天水相接的地方,是一抹逶迤起伏、素白洁净的远山,在山坡上闪烁发光的,自然是皑皑白雪了——不,朋友们说,那是沙滩、沙梁、沙山……有这么漂亮的沙子吗?
它在太阳之下,白得耀眼,亮得闪光。
青海湖不像是自然的风光,而像是天籁造就的艺术品。
它是丰富的,又是单纯的。
碧绿的草地、瓦蓝的湖水、雪白的远山……除此之外,一点杂质杂色都没有了。
难得的是单纯。
而且这单纯的、柔和的彩色,又勾抹出青海湖丰厚的、富丽的、绚烂的画面,显示出奇异的魅力。
李天芳《寂寞的青海湖》 青海湖穿行在草原上,闪着碧绿的光彩。
她微微地漾溢着,闪动着,好像草原上升起了一支碧绿的竖琴。
那一个接一个的纤细的波纹,不是竖琴上的弦丝吗?
她伴随着微风,又好像送过来了一阵抒情的动人心怀的乐曲。
卡车,你怎么跑得缓慢了?
快些吧,快些送我们到青海湖边去吧。
当车子刚在大喇嘛河站停稳的时候,人们就跳了下来,不约而同地向青海湖去了。
我跑着,在野花丛生的草地上跑着。
我来到青海湖畔了。
刚才,远山眺望,青海湖是那样地轻波、细流,那样地温柔,多姿。
现在,湖畔观望,她却鼓动着丰满的胸膛,以神异的力量,掀起了碧波大浪,排上天空,拍击着湖岸。
她发出了激昂的歌声,好像有着无穷的热情,任性地向草原倾泻,向天空抛洒!
李若冰《山·湖·草原》 镜泊湖 在淡淡的夕阳下,一只小汽艇载着我们向湖的上游驶去。
湖面上水波不兴,船像在一面玻璃上滑行。
粼粼水波,像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
往远处望,颜色一点深似一点,渐渐地变成了深碧。
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在移动,低视湖心,另有一个天,云影在徘徊。
两岸的峰峦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情意遣绻的伴送着游人。
眼看到了尽头了,转一个弯,又是同样的山,同样的水,真想来点变化啊,可是走过南北一百二十里,仍然是同样的风姿。
真是山外青山湖外湖。
比起波浪汹涌的洞庭湖来,镜泊湖是平静安祥的。
比起太湖的浩渺浑圆来,镜泊湖太像水波不兴的一条大江。
大明湖和她相比,不过是一池清水,西湖和她相比,一个像“春山低秀,秋水凝眸”的美艳少妇,一个像朴素自然、贞静自守的处子。
镜泊湖,没有半点人工气,她所有的佳胜都是自己所具有的。
岸上没有一座庙,没有什么名胜古迹,真有“犹怨脂粉污颜色”的意味。
臧克家《镜泊湖》 镜泊湖四季布衣淡妆,自由奔逐于山岭之间,在蓝天下显示她野性的美。
她仅仅只在立夏时,着一次满山杜鹃馈赠的胭脂;
白露时,戴一回万木敬献的花环。
张抗抗《五花山剪影》 湖面不很大,约有五千多平方米。
此时,正值一点风丝也没有,湖面就像刚刚擦拭过的镜子似的,一眼看到底。
一层绿中带红的细沙,匀匀称称地铺在湖底,搭眼一看,就像展开的一床新鲜的金丝绒毯。
水中的蝌蚪颇多,有的从倒映在镜湖中的树梢上,彩云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漫游着,不知它们到底是游在天上,还是水中;
有的在金丝绒毯上睡懒觉,冷眼一看,像刺绣在上面似的;
有的在水中一动不动,像凝固在那里;
有的则三五成群朝岸边游来,把头探出水面,好像是在迎迓我们这些远游的客人。
我们趴在岸边的石头上,俯首朝水中探望,每个人的脸庞立即影在镜中,连眉毛胡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在湖上穿飞着的白腰雨燕,那低翔的姿影,清晰地映入湖面,水天疾飞的倩影对称,一闪而过相映成趣。
陈洪山《长白镜湖记》 天池 你看,这广阔的湖面,为满山云杉映成一片深蓝,这深蓝湖面之上,又印上雪白群山倒影……偶然一阵微风从空拂拂而来,吹皱一湖秋水,那粼粼波纹,摧动蓝的、白的树影山影,都微微颤动起来……奇怪的是这里并不是没有游人欢乐的喧哗,也不是没有呼啸的树声和啁啾的鸟鸣,但这一切似乎都给这山和湖所吸没了,却使你静得连一点声音也听不见,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天池之美,那就是——静。
刘白羽《天池》 天池的美不仅在于它的雄伟壮观,而且在于它的变幻无穷。
当碧空万里时,峰峦垂悬于清澈透明的碧水中,岩影波光,交相辉映;
骤然风云突变,云雾弥漫,山头消失了,湖水由碧蓝而墨绿,由墨绿而暗黑,一片天昏地暗;
有时蒙蒙细雨不断,有时雷电交加大作,忽然间,山峰湖面又脱出云雾重围,重新展露出峥嵘面貌。
这是种奇特的美,诗一样捉摸不定的美。
关鸿《长白山传奇》 荷花 淀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孙犁《荷花淀》 滇池 海,多么美丽,多么迷人;
又是多么雄伟,多么壮观!
昆明人喜欢把滇池称做“海”,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湖,即使美如西子,秀丽是秀丽了,雄伟则不足,而滇池却兼有海的气魄,海的情调。
清代云南诗人孙髯的大观楼长联,一开始就这样写道:“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一个气势磅礴、浩瀚无比的大海形象,被他轻轻一勾,就突现出来了。
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是这个海拔近两千米、四季如春的高原湖的特点。
在微风习习的时候,两岸垂柳轻舞,万顷晴波,平静如镜,它是柔美的;
在狂风暴雨的时候,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有排山倒海之势,它是刚劲的。
刚劲也好,柔美也好,滇池总是迷人的。
洛汀《五百里滇池》 我们驱车前往滇池旁的西山。
从西山上俯视下去,拐了个弯,一片刺目的白光透过路旁茂密的竹林从前方射来,浩瀚的五百里滇池顿时“奔来眼底”。
茫茫晨雾笼罩着远方的湖面,显出一片白色。
在这灰白之上,是一轮冉冉上升的红日。
看近处,滇池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荡漾,泛起阵阵白光,犹如无数碎银在水面上飘荡。
这就是滇池。
宋原章《山茶花和滇池水》 博斯腾湖畔 湖畔的景色尤为动人。
毡房像一朵朵白花撒向草原。
一堆堆篝火和淡黄的轻烟。
秋风送来奶茶的浓香。
牧民的妻女倚着穹庐,静望着绵绵的草原,夕归的牛羊在地平线上若隐若现。
湖畔,一片片三角的尖帆飘浮着,伴着湖鸟浮去。
杨羽仪《博斯腾湖畔的篝火》 瑞士莱梦湖 莱梦湖畔的绿树,不断地临水舞弄清影,一阵波光,它却已躲得无影无踪了。
依霄的山峰,时时向云端里掩盖它的真面,一样聚集在一个神秘和幽昧的中心。
百听不厌的壮丽的圣扬乔而夫的晚钟,从宏大的声音里,也显现许多鼓励我的景象。
我的朋友在水滨泳游鼓舞,做我画中的点缀;
还有许多白鸥,在我的头上不断的翱翔清歌。
它好像告诉我说:你处在现今的境域中,那清奇的湖水,已经洗尽你过去的痛苦烦闷;
那峻厚的高峰将赠与你光明、快乐、奇伟的生命。
刘海粟《多变的莱梦湖》 我们驱车沿湖边大道缓缓而行,到处都是葱茏的树木掩映着大小楼台,到处都有花苑、花坛,到处都有青青的草地,到处都有舒适的长椅。
好一片鲜花似锦、绿草如菌、游人如织、仕女成群的繁华景象。
在湖边这儿那儿,隐约可见许多小小别墅和凉亭水榭。
有些老头和老太婆坐在花坛边晒太阳,喂鸽子玩,十分安静。
小别墅的墙上挂着各种藤萝,在十月的秋风中抖动着红彤彤的叶子,比花还鲜艳。
大道边都修整得很整齐干净,点缀着花坛,有些湖边的栏杆就是用花坛组成的。
然而花木无人去乱采摘,草地无人去践踏,……。
在一丛一丛的花台上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各种颜色的玫瑰花。
那么大,那么艳丽,在水边亭亭玉立。
在晨风中微微抖动身姿,愈发显得婀娜,洋洋得意。
早就听说欧洲的玫瑰花漂亮,今天得见,果然逗人喜爱。
只是肥大妖冶得像盛妆的贵妇人一般,看多了也未免有些令人发腻。
马识途《千处楼台万处花》 瑞士罗加诺湖景色 我们乘坐小汽艇,在平如镜面的湖水上缓缓前进。
纵目两岸,湖山相接,山上五颜六色的别墅,层层叠叠,由半山一直伸延到湖边。
这些别墅忽而连栋比栉,忽而疏落有致,结构形式丰富多样,有的像古堡,有的像蜂窝,有的是大幅红瓦盖顶,有的冒着罗马式的塔尖,有的让花树埋去半边,有的挂上华贵的帘幕……我们从中国画中也见到过滨水人家,可是这里的画面却表现了完全不同的时代情趣。
近处看鲁格纳市的湖堤,成列合抱的法国梧桐,浓荫铺地,间或也有古老的垂柳,在摆动它的柔条。
再往前行,游艇过处,真可说是“无数青山相对出”,而一座座的山又各各以其独特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一座叫阿里多士波拉山的巅顶上,十二世纪的古堡还相当完好地矗立在那儿。
而很像一顶皇冠的圣沙瓦驮里山,则立在它不远的对岸。
更为奇异的是,透过这些婉约多姿的近山,可以眺见阿尔卑斯山脉的远山初雪,一带山峦像白银敷盖,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晶莹……当我们正沉醉于这个充满画意诗情的境界,忽然有几只海鸥扑面飞来,似乎要与我们的汽艇嬉戏…… 秦似《瑞士纪游》 南美洲巴利洛遮湖 巴利洛遮湖,位在阿根廷与智利交界。
南美安狄斯大山脉至此之势已尽,所以这个地方,虽然重峦叠障,却是湖山胜地,车船络绎往来无阻。
这一带都是钓鲟鱼的好地方,越界到了巴利洛遮湖,遂成天然仙景。
湖上有Liao—Liao饭店,导游指南称为世界风景第一。
Liao—Liao坐落此山,正似一座出水芙蓉,前后左右,倚栏凭眺,碧空寥廓,万顷琉璃,大有鸿蒙未开气象。
晨曦初拂,即见千峦争秀,光彩陆离。
大概山不高而景奇,所以一望无际,层层叠叠的青峦秀峰与湖水的碧绿,阳光的红晕相辉映,又没有像瑞士缆车别墅之安插,快艇之浮动,冗杂其间,竟成与鹿豕游之鸿蒙世界。
游客指南所称,果然名副其实。
此地钓鱼,多用汽船慢行拖钓方法,名为Trolling(英文:拖钓)。
船慢慢开行,钓丝拖在船后一百余尺以外。
钩用汤匙形,随波旋转,闪烁引鱼注意,所以不需用饵。
我与内人乘舟而往,渔竿插在舷上,鱼上钩时,自可见竿摇动。
这样一路流光照碧,寒声隐地寻芳洲,船行过时,惊起宿雁,飞落芦苇深处。
夕阳返照,乱红无数,仰天长啸,响彻云霄,不复知是天上,是人间。
林语堂《谈海外钓鱼之乐》 澳大利亚悉尼湖 悉尼湖虽然叫湖,实际是一个内海港。
这个港座落在悉尼市的中心,出口处在哪里不晓得,据说只有一个出口,很狭窄,一只小轮船还要侧身而过呢。
水面一直是平静的,没有呼呼的海风,也听不见哗哗的浪响,水色也不像外海那样乌蓝或者乌紫,却是绿澄澄的,所以叫做湖,的确名副其实。
湖的四周,山如围屏,整个悉尼市像一根玉带环湖围山,红砖红瓦的建筑物在山根、山腰,山顶上层层叠叠,衬着暗绿色的树荫——桉树、棕树、刺松、竹子、芭蕉、冬青树密密浓浓,间或露出几枝红杏,杏子熟了,远看极像盈盈茶花。
马少波《悉尼湖上》 日本琵琶湖 琵琶湖是西京第一名胜。
沿江共有八景。
我们在五月六日的那一天泛棹湖中,时正微雨,阴云四合,满湖笼烟漫雾,一片苍茫,另有一种幽趣。
后来雨稍住,雾稍散,青山隐约可辨。
远望诸峰,白云冉冉,因风变化,奇形怪状,两眼为之迷离。
庐隐《蓬莱风景志》 美国五大湖 五大湖像是大踏脚石向东下降。
苏必略湖是顶上一级。
密西根湖和接连休伦湖的水面,要低二十一英尺。
伊利湖又低八英尺,伊利湖降落至安大略湖,在尼加拉瀑布和尼加拉河河谷处,则更是迈了一大步,直泻三百二十多英尺。
自从我们和圣罗伦斯河平行,走到安大略湖东边那一端以来,我们便一直在攀登五大湖的梯级。
我们曾沿着安大略湖和伊利湖南岸西走,傍着休伦湖西边向北攀登,向右绕了密西根湖一圈,现在,在上半岛的北部边缘,我们站在苏必略湖的湖滨。
我们爬上一条两旁有树林的砾石路的一座山顶,才第一次看到五大湖中之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湖。
(美)艾温·威·蒂尔《夏游记趣》 美国慰冰湖 许多话不知从哪里说起,而一声声打击湖岸的微波,一层层的没上杂立的湖石,直到我蔽膝的毡边来,似乎要求我将她介绍给我的小朋友。
小朋友,我真不知如何的形容介绍她!
她现在横在我的眼前。
湖的月明和落日,湖上的浓阴和微雨,我都见过了,真是仪态万千。
小朋友,我的亲爱的人都不在这里,便只有她——海的女儿,能慰安我了。
Lake^Waban谐音会意,我便唤她做“慰冰”。
每日黄昏的游泛,舟轻如羽,水柔如不胜浆,岸上四围的树叶,绿的、红的、黄的、白的,一丛一丛的倒影到水中来,覆盖了半湖秋水。
夕阳下极其艳冶,极其柔媚。
将落的金光,到了树梢,散在湖面。
我在湖上光雾中,低低的嘱咐他,带我的爱和慰安,一同和他到远东去。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 美国密执安湖 假如说,西雅斯塔是一个阿特拉斯式的巨人,那么,在芝加哥边沿的密执安湖,可以算是这个巨人的眼睛。
湖边的灌木林,是镶在眼睛边上的睫毛,而四周的森林和绿色的湖岸是它的浓密下垂的眉毛。
作为世界五大湖之一的密执安湖,比我国的太湖和洞庭湖还要大得多。
倘若我们不是从地图上看到芝加哥是一个内陆城市,准会把密执安湖当作大西洋的一部分。
这个湖著名的深,著名的辽阔,就是用望远镜极目望去,也望不到边。
一般地说,湖水是深绿色的,但实际上是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异,它至少还有两种显著的颜色。
在风和日丽的夏季和秋季,它呈现着微微的蔚蓝;
在朔风怒号、阴霾密布的冬季,它又给予人们以黑黝黝的感觉。
有时在夕阳映照之下,仿佛它又有多种不同的色彩,一忽儿红,一忽儿黄,一忽儿青,一忽儿橙,一忽儿紫……虹色彩图的七种色素,它都能反映出来。
不少著名画家都画过密执安湖,在他们笔下湖水的颜色很少是一模一样。
可是,假如我们把湖水装在玻璃杯子里朝着亮处看,就跟空气一样,什么颜色都没有。
黄秋耘《双城记》 美国银湾美景 银湾之名甚韵!
往往使我忆起纳兰成德“盈盈从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之句。
入湾之顷,舟上看乔治湖两岸青山,层层转翠。
小岛上立着丛树,绿意将倦人唤醒起来,银湾渐渐来到了眼前!
黑岭高得很,乔治湖又极浩大,山脚下涛声如吼之中,银湾竟有芝罘的风味。
到后寄友人书,曾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人犹如此,地何以堪?
你们将银湾比了乐园,周游之下,我只觉索然!
”之语。
致她来信说我“诗人结习未除,幻想太高”。
实则我曾经沧海,银湾似芝詈而伟大不足。
反不如慰冰及绮色佳,深幽妩媚,别具风格,能以动我之爱悦与恋慕。
且将“成见”撇在一边,来叙述银湾的美景。
河亭建在湖岸远伸处,三面是水。
早起在那里读诗,水声似乎和着诗韵。
山雨欲来,湖上漫漫飞卷的白云,亭中尤其看得真切。
大雨初过,湖净如镜,山青如洗。
云隙中霞光灿然四射,穿入水里,天光水影,一片融化在彩虹里,看不分明。
光景的奇丽,是诗人画工,都不能描写得到的!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六》 美国戚叩落亚湖畔 白岭妩媚处雄伟处都较胜青山。
而山中还处处有湖,如银湖、戚叩落亚湖、洁湖等,湖山相衬,十分幽丽。
那天到戚叩落亚湖畔野餐,小桥之外,是十里如镜的湖波,波外是突起矗立的戚叩落亚山。
湖畔徘徊,山风吹面,情景竟是瞻依而不是赏玩!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二十一》 美国苏必略湖湾 下一个黄昏,我们已到了苏必略湖一个小湾旁边,在凯维纳半岛以西,离朴库宾山不远,距铜港的熊一百英里。
我们已沿湖滨西走,穿过森林。
夏天已到了罗马诗人味吉尔好久以前便描写到了的时候:“现在树林满是树叶,这是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候。
”这一天,乃丽看见了她在整个上半岛找寻的一头鸟,黑啭鸟。
我们曾俯瞰密西根山地,朴库宾山中间的云湖。
在日落后一些时候,我们到“吉启·葛米湖边”上的这个安静的湾。
(美)艾温·威·蒂尔《夏游记趣》 美国苏必略湖的风涛 当风暴从西北方卷来时,苏必略湖湖面上便会波涛汹涌。
那时波涛冲到砂巉崖上的力量,会使水直上岩壁一百英尺。
刚孵出的鸥,在初夏这种飓风中,有时会从罅隙中扫了出来,给风和水弄死。
但那天我们在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湖面上,都是风平浪静。
但苏必略湖是五大湖中最多惊涛骇浪,脾气最难捉摸的湖,海华塞鸥往往在怒号的大风里,和这些悬崖附近的澎湃波涛上翱翔。
(美)艾温·威·蒂尔《夏游记趣》 我们旁边的河水已没有给沉淀物染成的红色;
变成一片的深蓝。
当我们离开洗礼河岸转往西边时,我们曾回头看了一下。
在树木掩映中间,我们最后一次看到苏必略湖的涛影波光。
自从到达尼加拉瀑布之前,我们便沿着这五个内陆海的湖边走着了。
它们差不多自始就是我们旅途中的伴侣。
现在我们要西走了,五大湖已落在我们后面,我们前面则是有一万个小湖的地区。
(美)艾温·威·蒂尔·《夏游记趣》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531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