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西晋 (更新时间:2004-1-28 15:33:00 本章字数: 1350)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

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

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与吴、蜀交战,因其卓越的军事政治指挥才能,连续辅佐曹丕、曹叡、曹芳三帝,成为魏国的实权人物。

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卒,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掌权。

司马昭权势极大,自封为晋王,封其子司马炎为太子,开始准备取魏而代之。

公元二六五年,司马昭卒,其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该国号为晋,都于洛阳,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西晋王朝。

司马炎是为晋武帝。

司马炎即位之时,三国之中的吴国还未被平定,故而武帝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平定东吴统一全国。

公元二八零年,晋军南下进攻建业(今南京),吴主孙皓出城请降,至此,魏、蜀、吴相继灭亡,中国出现了暂时的统一。

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武帝分封十余有功同姓为王,又对晋朝的官制、兵制、法制等一系列政治制度进行了调整,但由于晋臣多为前朝的名门望族,故而他们提出的政治改革措施多以保障其自身利益为主,其中大部分并不适应当时晋的实际社会状况,所以晋朝初年的经济并未有太大发展。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故,由次子惠帝司马衷继位。

惠帝本是愚痴之人,并不能治理国家,以至于朝中大权尽落于皇后贾氏之手。

司马氏诸王不满于朝中贾氏专权,纷纷想杀贾氏而独掌大权,于是便发生了晋朝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

其中八王全部是晋皇室宗亲。

他们分别是:汝南王亮、楚王玮、齐王冏、赵王伦、成都王颖、长沙王乂、河间王顒、东海王越。

公元二九九年,赵王伦杀贾后及其党羽,独揽大权。

其后,又于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废惠帝自立为帝。

是为“八王之乱”之始。

此后,齐王冏、赵王伦、长沙王乂、河间王顒、成都王颖之间为了夺取政权不断发生战事。

直至公元三零六年,东海王越毒死惠帝,拥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怀帝司马炽继位,历时五年的“八王之乱”方为结束。

此次发生在晋朝后期的“八王之乱”使晋朝原本就衰弱的统治进一步恶化,至西晋末年,不仅国内人民纷纷起义反抗暴政,而且域外的匈奴、鲜卑诸族也对西晋的统治虎视眈眈。

公元三零八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帝,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开始了灭晋的历程。

登基后,刘渊立即谴其子刘聪与大将王弥进攻西晋都城洛阳。

当时在洛阳掌握大权的东海王越,为了自保,竟带领四万人马和大批朝臣撤出洛阳,东驻于项,并于次年忧郁而死。

刘聪趁此机会消灭了东海王所部人马,攻克洛阳,掠走晋怀帝司马炽。

怀帝被俘后,豫州刺史阎鼎与雍州刺史贾疋等人又拥立武帝之孙司马邺为帝,都于长安。

至建安四年(公元316年)长安被围,此时晋已无力御敌;

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王朝终结。

西晋王朝是经过长期战乱年代后建立起来的国家,加之“八王之乱”的发生,因此经济基础并不稳定。

西晋的商业与手工业也是在经过了短时间的发展后,也被战争破坏而停滞不前的。

与其他方面相比,晋朝的文化发展的速度比较快。

至西晋年间,文学脱离了以往的史学与诸子百家的范畴,开始单独作为独立的形式存在。

晋自武帝建立政权以来,共历三代四帝,前后仅五十一年。

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44959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