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观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玄妙观 (更新时间:2004-2-17 13:14:00 本章字数: 809) 位于苏州城区中心观前街的玄妙观,相传原是春秋吴官旧址。

初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称真庆道院。

元代改名玄妙观。

清初,为避康熙帝名玄烨之讳,改“玄”为“圆”,称“圆妙观”。

此时为玄妙观最兴盛时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道观之一。

以后几经战乱,屡建屡毁,现存主要建筑有正山门和三清殿。

  三清殿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97年),是苏州仅存的一座南宋殿堂建筑,也是全国最大最古老的道观殿堂之一。

设计者是当时著名画家赵伯驹之弟赵伯肃。

殿是重檐歇山式,屋脊高10余米,两端有一对高约3.5米的南宋砖刻螭。

殿阔44米,深25米。

内有高大殿柱40根,左右山墙檐柱30根。

屋面坡度平缓,出檐较深,斗拱疏朗宏大,特别是内部月亮式梁架上檐内槽斗拱的上昂做法,为国内首例。

  殿内正中的砖砌须弥座,高1.75米,分上、中、下3层,系南宋遗物。

座上供奉3尊高17余米泥塑的三清全身像,法相庄严,神采奕奕,虽经重修,仍不失为南宋道教雕塑中的精品。

殿前建有宽广的青石砌成的露台,三面都设有石栏与踏垛,石栏板上的浮雕人物、水族、鸟兽等,形态逼真,极为精美,相传是唐、宋时代的作品。

宏大雄伟的三清殿保持着南宋的建筑特色,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殿内尚存吴道子绘老子像复刻石碑,碑上有唐玄宗李隆基的御赞和颜真卿的题字。

另有“天庆观尚书省到并部符使帖”石碑,两碑均是南宋原物,为国之艺术瑰宝。

殿的东侧矗立着一块高6.7米、宽2.7米的巨大无字碑。

原碑上刻着方孝孺写的一篇文章,后来明成祖朱棣篡夺了侄子建文帝朱允文的皇位,命方孝孺替他写诏书,以正皇位。

方孝孺宁死不从,惨遭杀害,且株连十族,连同碑文也全被铲除灭迹,于是成了一块无字碑。

  玄妙观前有一条观前街,街因观而得名。

旧时又称碎锦街,因观内广植桃花,花开花落,满街碎锦。

观前街甚为热闹繁华,小摊星罗棋布,店铺鳞次栉比,一向是游客品尝苏州特色小吃和购买物品的必到之地。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63205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