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长沙 (更新时间:2004-2-13 10:52:00 本章字数: 4231) 何业恒 孙云仙 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市区面积(包括市郊)三百五十二平方公里。
1982年,市区人口一百零七万,其中城区八十五万。
长沙位于湘中偏北,湘工下游河谷两岸,湘江从南往北穿过市区,接纳了左岸的靳江和右岸的浏阳河、捞刀河等支流,北距洞庭湖的濠河口不到五十公里,水运经洞庭湖与长江流域各省相联。
粤汉(今京广线南段)、浙赣、湘黔等铁路相继通车后,加强了长沙与全省和全国的联系。
长沙的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在四十到一百米之间。
西边是葱笼的岳麓山,海拔约三百米,属低山地貌。
低于岳麓山的凤凰山、天马山等,为丘陵地貌;
东边的阿弥岭、杨家岭等一系列低岗,是湘江与浏阳河间的分水岭;
南面透迤着大片红色岗地,有金盆岭、黄土岭、东瓜山、妙高峰、回龙山作为市区的屏障;
北面浏阳河、捞刀河与相江汇合处形成开阔的平原,与洞庭湖平原连成一气。
据地质工作者研究,亿万年来,长沙经过多次的沧桑巨变。
到十万年前的晚更新世,长沙发生了一次由南而北的掀斜运动,由于不等量的抬升和河流的下切,形成长沙的四级阶地地貌。
市区主要布局在这四级阶地中的第二级和第四级上。
长沙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温和湿润、四季分明、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十七点二摄氏度,1月平均气温四点六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二十九点四摄氏度。
降水丰沛,年平均雨量一千四百二十二毫米,主要集中在4月到6月,而且年际变率较大。
湘江属雨水补给型河流,水位的年内变化较大,高水位一般在4月到7月。
长沙的气候,水热基本同期,有利于郊区农业的发展,但水位的涨落和汛枯,又对城市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
湘江长沙段河床宽阔,水流平缓,加上浏阳河等支流的汇入和洞庭湖水的顶托,河流泥沙容易在此堆积,使江心的洲、滩生长颇盛,河床也逐年增高。
桔子洲是典型的江心洲,全长约五公里,将湘江分为东西两股。
长沙的植被类型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除人工栽培的桔林、樟木林等外,岳麓山从爱晚亭到云麓宫一带,保存较好的次生林中,有苦槠、青冈栋、栲等常绿阔叶树种。
爱晚亭附近由于破坏较早,先锋阳性的枫香林生长甚好,深秋季节层林尽染,景色更加诱人。
长沙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据考古工作者在湾镇等地的发掘,大约在公元前四千至三千年前,长沙已有原始人群的火坑和原始村落。
《逸周书·王会解》记述周初时的贡物中有“长沙鳖”。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雠、庞、长沙,楚之粟也。
”说明长沙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以盛产大米和鱼类著名,已成为楚国南方的重镇。
在长沙近郊所发掘的战国楚墓中,出土天平、毛笔、书画、竹简、兵器等非常精美的文物,就是明证。
例如1924年在弹子库出土的战国“缯书”,纵长二十八厘米,横宽四十六厘米,墨书九百一十九字,实为世界罕见的珍品,可惜在建国前被盗往美国。
这些文物又说明长沙在战国时期,经济、文化、军事已发展到相当水平。
按聚居与生产的情况来说,当时已逐渐具有一个城邑的雏形。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长沙及其周围地区共九县设为长沙郡,治所定名湘县,即后来的长沙县。
这是长沙正式列入地方行政系统的开始。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命史禄修灵渠,沟通湘、桂两水的上源,使湘江成为中原与岭南之间的交通渠道,促进了湘江流域的开发。
由于长沙县有重要的战略位置,自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汉高祖以番阳令吴芮平秦有功,封为长沙王,将湘县改为临湘县,于是长沙成为一个诸侯王国的都城。
文帝时,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贾谊锐意改革,被一班旧臣排挤,出为长沙王太傅,那时他的年纪还只有二十多岁。
后人景仰这位高贤,一直把他的故宅保存下来。
这个故宅,在今福胜街三条巷十四号。
景帝封子刘发为长沙定王。
他到长沙后,闷闷不乐,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专门筑了一座高台,每天登台遥望留在长安的母亲。
后人把这座台称为思母台,也叫定王台,有时甚至正将长沙称为定王城。
1972年,长沙马王堆发掘出一座汉墓,棺椁中有一具面目如生的女尸。
据研究,她是汉惠帝时长沙丞侯利苍的妻子。
这一发现,曾使中外轰动,女尸现陈放在湖南省博物馆里,参观者络绎不绝。
东汉时的张机,字仲景,曾做过长沙太守。
当时伤寒等疾病流行,他关心人民的苦痛,以其精湛的医术,救治了很多人。
他写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等著作,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国际上获得极高的评价。
三国时,吴蜀沿湘江对峙,后来吴统一两岸,将长沙郡分为湘东、湘西两郡。
湘东郡治于临湘县,湘西郡治于湘西县(在今靳江河口)。
晋统一后,恢复长沙郡,并于郡上置湘州,同治于临湘县。
东晋至南北朝末,州、郡、县三级设置虽有变动,但以仍袭晋制为主。
隋文帝撤销湘州,取古“昭潭无底”之意,改长沙郡为潭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将临湘县改名长沙县,从此,长沙县名就一直固定下来。
唐代长沙手工业有很大的发展,铜官窑青瓷器,釉下彩工艺,就是极其可贵的成就。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佛教盛行。
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在岳麓山创建麓山寺,是佛教入湘后所建最早的一所寺庙。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天台山智觊大禅师来寺讲经说法,创立天台宗派,佛教更为兴盛。
五代时,马殷在长沙建立小王朝,号称楚国,并将潭州改名长沙府。
宋代长沙成为荆湖南路的首府。
岳麓书院为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它的影响很大。
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将长沙县南与湘潭县北合并为善比县,相传就是取意讲学的教化而来。
南宋时,理学大师朱熹和张在书院主持讲学期间,学生达千人。
张还在长沙创建“城南书院”,一时讲学之风颇盛,真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后来,爱国伺人辛弃疾曾一度任湖南安抚史,在长沙创建一支飞虎军,抗御外敌。
宋末元军南下,宋将李芾率全城军民坚决阻击,城破自戕,同时殉难者不可胜计。
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攻下潭州。
次年,改名潭州路,设湖广行中书省于长沙城。
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潭州路为长沙府。
明代先后有好几个皇帝都封自己的儿子为长沙王,城内曾建有潭王、谷王、襄王和吉王府。
其中,吉王府存在的时间最长,占地也最多。
清兵入关后,湖南总督何腾蛟坚持抗清达数年之久,长沙成为抗敌的坚强阵地。
二百多年后,1852年,太平军直逼长沙,在城垣一带与清兵激战。
南王萧朝贵身先士卒,不幸中弹牺牲。
这一仗对太平军此后的战略行动,影响很大,促成了顺江东下,奠都南京的大业。
清末,外侮日亟,一些接受西方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变法图强。
梁启超、谭嗣同等先进人物,以长沙为中心,积极倡导维新运动,设立时务学堂,创办《湘报》等。
结果虽然失败,但对人民进行了民主主义的启蒙教育。
辛亥革命爆发后,长沙成为最先响应武昌起义的城市。
同盟会一些杰出的领导人物,例如黄兴、蔡锷等,去世后都国葬于长沙岳麓山。
今天市内两条主要街道,就是用他们的名字命名的。
长沙是毛泽东同志等早期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1920年秋,毛译东、何叔衡、郭亮等在长沙成立共产主义小组,进而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创办文化书社,建立和发展党团组织。
1921年秋,毛泽东、何叔衡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湘后,在长沙船山学社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又在清水塘建立中国共产党湘区委员会,领导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长沙人民前仆后继,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许多动人的篇章。
长沙是湖南省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城市。
自1903年长沙被辟为商埠后,泰古、怡和等外轮以及一些洋行相继进入,长沙成了帝国主义掠夺资源和倾销产品的据点之一。
1918年,粤汉铁路北段通车后,城市发展很快。
当时人口不满二十万,到1934年增加到三十四万左右。
湖南大部分地区甚至贵州、江西一部分外销农产品和矿产品,都在长沙集散。
其中仅稻米一项,抗日战争前每年即达四百余万担,被称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但旧时代的长沙,只是一个畸形发展的商业性消费城市,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结构也极不合理。
1949年,全市工业职工只有一万八千人,百人以上的厂仅七家,其余多为规模很小的手工业作坊。
碾米、纺织、卷烟三个轻工业部门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八十。
重工业极端落后。
经过建国后三十多年的建设,长沙由商业性的消费城市,转变为生产性的工业城市。
全市大小企业发展到两千三百多个,职工五十六万余人,比1949年增长三十一倍,工业产值比1949年增长五十六倍。
它的主要工业部门有轻纺、机械、电子、建材等。
它还是湖南最大的手工业中心,以湘绣、鸭绒被最为有名。
长沙又是全省最大的文化中心,全市现有大专院校十多所,例如湖南大学、中南矿冶学院、湖南医学院、湖南师范学院等。
科研单位一百多个,有科研人员近四万人。
旧时的长沙市区,面积仅六七平方公里,局限在铁路以西、湘江以东的狭窄范围内。
南门口稍南、兴汉门箱北、小吴门以东、都是郊外。
1938年日军攻陷岳阳时,国民党政府于11月12日深夜在全城纵火。
这场大火使两万多市民葬身火海,全城房屋付之一炬,直到建国前夕仍未完全恢复。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清理废墟,重绘新图,开始大规模地改造与建设。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如今城市区面积已扩大到五十多平方公里,比建国前增长八倍。
东到五里牌,西抵望城坡,北起浏阳河,南至洞井铺,都属于市区的范围。
从五十年代起,重点扩大工业建设,将原来的南、北、东郊和河西都建成工业生产区。
新建的长沙火车站,拥有四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安装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装备。
车站高达六十三米的钟楼,雄踞主楼中央。
站前面是宽阔的广场。
走出广场,就是六十米宽的五一路。
它从火车站跨过湘江大桥直到河西。
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十七孔双曲公路拱桥横跨在湘江之上,长达一点五公里,可以并行四辆卡车。
它便利了河东与河西的交通,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为了改善人民居住条件,近年来又兴建了许多居民住宅,例如朝阳新村、文艺新村、望月新村、解放新村等等,使成千上万的群众搬进了新宿舍。
长沙有四个公园和一个动物园,每天接待着络绎不绝的游人。
省、市体育馆,游泳馆及劳动人民体育场,都是六十年代以来的新建筑。
在这里常常举行全国或省的大规模体育竞赛。
抚今追昔,展望长沙的未来,充满生机,专人向往!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67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