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当派
噶当派 (更新时间:2004-1-28 16:20:00 本章字数: 749) “噶”藏族意为“佛语”,“当”意为“教授”或“教诫”,即用佛语来教导人们接受佛教的道理、教义。
该派源于阿底峡大师,以热振寺为根本道场,弘扬佛法,该派以显宗为主,不排斥密宗,主张先显后密,15世纪,黄教在该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取代了该派。
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王朝时期从印度迎请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
公元1045年曾参加迎请阿底峡的居士仲敦巴(1005一1064)拜阿底峡为师,修习佛学,尽得其传。
公元1055年,阿底峡去世后,仲敦巴应藏北当雄地方之请前往建立热振寺。
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
噶当派由此逐渐成长并发展起来。
噶当派在藏传佛教中是比较特殊的一派。
它以显宗为主。
显宗是相对密宗而言的,显宗为哲理,指通过明显的教理去修证,可向任何人传布。
噶当派主张显、密二宗不应相互攻击,应相互补充。
它对修习次弟的主张是:先显后密。
噶当派在传承中,形成了三个主要支派:教典派、教授派、教诫派,并各有自己所依的经典和教义。
公元13世纪晚期,一位名叫泅丹惹迟的噶当派教典派僧人,曾把噶当派的纳塘寺搜集保存的大量藏译佛经编订为《甘珠尔》、《丹珠尔》。
这就是在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藏文《大藏经》最早的编纂本。
噶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而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响。
噶举派、萨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向噶当派学习。
格鲁派是直接在噶当派在基础上建立的,有新“噶当派”之称。
此外,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都导源予噶当派。
该派著名的大小俄师----俄. 勒父喜饶和俄.罗丹喜饶所传的因,在藏传佛教史上被称为“新因明”。
公元15世纪黄教(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原来属于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渐成了格鲁派的寺院。
从而噶当派也就不再单独地存在于藏区社会了。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709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