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灯谜的来由
猜灯谜的来由 一时欢乐一时愁,想起千般不对头。
如若想得千般到,自解忧来自解愁。
这首诗就是一个谜语,它的谜底正是"猜谜"。
相传,两千多年前,就有了猜谜这种活动。
那么,猜谜咋又变成灯谜了呢?
这里还有个故事呢!
据传,很早的时候,有个姓胡的财主,家财万贯,横行乡里,看人行事,皮笑肉不笑,人们都叫他"笑面虎"。
这笑面虎只要看见比自己穿得好的人,便象老鼠给猎捋胡子──拚命巴结;对那些粗衣烂衫的穷人,他则象饿狗啃骨头──恨不得嚼出油来。
那年春节将临,胡家门前一前一后来了两个人,前边那人叫李才,后边那个叫王少。
李才衣帽整齐华丽,王少穿得破破烂烂。
家丁一见李才,忙回房禀报,笑面虎慌忙迎出门来,一见来客衣帽华丽,就满脸堆笑恭敬相让。
李才说要"借银十两",笑面虎忙取来银两。
李才接过银两,扬长而去。
笑面虎还没回过神来,王少忙上前喊道:"老爷,我借点粮。
"笑面虎瞟了他一眼,见是衣着破烂的王少,就暴跳如雷地骂道:"你这小子,给我滚!
"王少还没来得及辩驳,就被家丁赶出大门。
回家的路上,王少越想越生气,猛然间心生一计,决定要斗斗这个笑面虎。
转眼间,春节已过,元宵将临,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乐哈哈地忙了一天。
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各家各户街头房前都挂上各式各样的花灯,王少也打出一顶花灯上了街。
只见这花灯扎得又大又亮,更为特别的是上面还题着一首诗。
王少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围看。
笑面虎正在门前观灯,一见此景,忙也挤到花灯前,见灯上题着四句诗,他认不全,念不通,就命身后的帐房先生念给他听。
帐房先生摇头晃脑地念道: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听,只气得面红耳赤,怒眼圆睁,哇哇乱忠: "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
"喊着,就命家丁来抢花灯。
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咋见得是骂你呢?
"笑面虎气呼呼地说:"你那灯上是咋写的?
"王少又朗声念了一遍。
笑面虎恨声说:"这不是骂我骂谁?
"王少仍笑嘻嘻地说:"噢,老爷是犯了猜疑。
我这四句诗是个谜。
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
"笑面虎一想:可不哩!
只气得干瞪眼,没啥说,转身狼狈地溜起了。
周围的人见了,只乐得哈哈大笑。
这事后来越传越远。
第二年灯节,不少人都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的人猜测取乐,所以就叫"灯谜"。
以后相沿成习,每逢元宵灯节,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一直传到现在。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xssc/1/695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