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一斛珠

作者: 蔡伸 朝代: 宋代

阳关声咽。

清歌响断云屏隔。

溪山依旧连空碧。

昨日主人,今日是行客。

绿窗朱户应如昔。

回头往事成陈迹。

後期总便无端的。

月下风前,应也解相忆。

【黄钟】人月圆_山中书事兴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山中书事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秋日湖上笙歌苏小楼前路,杨柳尚青青。

画船来往,总相宜处,浓淡阴晴。

杖藜闲暇,孤坟梅影,半岭松声。

老猿留坐,白云洞口,红叶山亭。

春晚次韵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

门掩残红。

雪中游虎丘梅花潭似真真......更多

【越调】天净沙_书怀二首香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书怀二首香奁名满青楼,羽衣人在黄州,罗帕春寒素手。

壮怀依旧,水声淘尽诗愁。

白头多病维摩,青大孤影姮娥,相对良宵几何?

玉人留坐,莺花十二行窝。

元夕金莲万炬花开.玉海千树香来,灯中东风暮霭。

彩云天外,紫箫人倚瑶台。

闺怨檀郎何处忘归?

玉楼小样别离,十二阑干偏倚。

犬儿空吠,看看月上荼蘼。

春夜深怀香捧金橙,哀弦声断银筝,宝鼎沉香火冷。

主人留听,紫云娘白雪新声。

梅轩席上琼琼分外横枝,真真月下吟诗,谁寄东风半纸......更多

寓言

作者: 鱼玄机 朝代: 唐代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

楼上新妆待夜, 闺中独坐含情。

芙蓉月下鱼戏,螮蝀天边雀声。

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作者: 葛长庚 朝代: 宋代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葛长庚的词最显著的特点,是语言讲究,工于推敲。

开头的“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二句,选用江、山、云这些巨幅背景入词,同时用“远”字、“长”字预示行人辽远的去向,用“春”字、“暮”字勾勒出最叫人伤神的时令。

因此,起首十字在点明“相留相送”之前,就已饱含了惜别的全部情绪。

这首词的开头纯用景语,由于一二句意境高远,所以词篇刚一开始就将离别的愁绪,渲染得分外的浓烈,接着就有“相留相送”一句,似乎感情的即将汹涌而出了。

谁知刚说完了这四个字,作者却突然打住,来了句“时见双燕语风樯”。

“相留相送”的心情如何?

作者反而欲说还休,这种写法既写出情之切,难以表达,同时又使文势跌宕,于一张一弛之中显出了作者炼句谋篇的功夫。

“双燕语风樯”是借物写人,从侧面补叙“相留相送”中的情意。

“满目”以下三句分别将别时所见、分手远去、别后独处三个环节写了出来。

  词篇写别离,但离别情绪却没有用一个字来正面点染,只用当时所见的江、山、云、双燕、飞花烘托离人的辛酸,这在古人诗词中已属少见;

至于将别去的速度写得那么迅疾,近乎是叠用由言别到分手到孤单的一个个镜头,则无疑又是抒写离人凄苦最有效的手段。

用“千里”明提两地遥远的距离,用“沃”反衬愁肠回绕的痛楚,都极有分量。

“回雁峰前路”是设想中的来日前程。

回雁峰为衡山七十二峰之首,相传秋雁南飞,至此而返。

但是作者到了那里,返得了还是返不了呢?

“烟树正苍苍”便暗示:那里渺茫难测,何从预料归期!

可知,前途中山、水正多,词中独写“回雁峰”是有讲究的。

  下半阕,作者用三个字的短句,选取漏、灯、马三种事物表现行人单调的旅途生涯。

其中,写漏声用“残”,写灯焰用“短”,是在暗示作者经历着一个不眠之夜。

“马蹄香”是用马蹄尚有踏花余香,来说明主人公驻足不久。

然而漏残焰短,天亮在即,新的跋涉又将开始。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写的是未来的旅程。

词用“浮云飞絮”比喻旅人,是古人诗文中较为常见的;

而“一身将影”用上“将”字,把“形只影单”的意思予以翻新,就开始露出逋峭之势;

至“向潇湘”三字虽只引入地名,但潇湘为湘江的别称,位置在衡山之,连系上半阕中“回雁峰前路”一句,将词人心中的留连眷念之情刻画了出来。

  “多少”以下三句写“一身将影向潇湘”时的情绪,其中“多少风前月下”即叙述自己的孤独,又比照往日风前月下的幸福与团聚,在对比中写尽思念,写透凄切。

“迤逦天涯海角”从回雁峰、潇湘再往极远推开,并从“多少风前月下”的美好回忆中惊醒,于是自然吐出了“魂梦亦凄凉”这一撕裂肝肺的呼声。

以“又是春将暮”结尾,既呼应“江上春山远”,又挽住不尽的跋涉:“无语对斜阳”既呼应“山下暮云长”,又挽住无穷的凄凉。

有了这两句,就能总揽全篇大旨,使词作首尾连贯,浑然一体。

此外,结处出现“无语对斜阳”的人形象,将所有的情思全凝聚在他那深沉的眼神里,也极耐寻味。

  葛长庚有云游四方和道士生活的薰陶,因而他的作品清隽飘逸。

这阕词赋离愁,从“春山”、“暮云”以下,选用一连串最能叫人愁绝的景物,间用比兴与直接抒写之法,多方面渲染个人情绪,写得愁肠百转,深沉郁结。

然而词篇从“相留相送”写起,一气经过回雁峰、潇湘,直至天涯海角,又似江河流注,虽千回百转,却能一往直前。

气脉贯通,气韵生动,实是词中珍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沁园春

作者: 葛长庚 朝代: 宋代

大丈夫儿,冰肝玉胆,砺山带河。

算此身此世,无过驹隙,一名一利,未值鸿毛。

相府如潭,侯门似海,那得烟霄尔许高。

当初我,是乘云御气,几百千遭。

此生勋业无多。

也手种梅花三百窠。

又底曾嗅著,庙堂钟鼎,底曾拈得,帷幄弓刀。

玉帝遥知,金书何晚,时有鹤鸣于九皋。

如今且,向风前浪舞,月下高歌。

禺山传五岳山人任少海书札兼致问讯因忆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代

五岳山人相忆,八行书札遥通。

吹箫夜郎月下,采药白帝云中。

尘世英雄易老,浮生踪迹难同。

张衡《四愁》吟断,宋玉《九辩》悲穷。

和皓文二绝

作者: 林逋 朝代: 宋代

李杜风骚少得朋,将坛高筑竟谁登。

林萝寂寂湖山好,月下敲门只有僧。

春夜辞

作者: 宋濂 朝代: 明代

女龙滞云香雨腻,轻黄惹柳凉脆脆。

蛮丝不系软风痕,白玉燕钗分两翅。

桃花月下采鸾门,鱼钥不眠长锁春。

芳魂行遍秦川道,百子堂空无一人。

更深不耐山乌哭,擫管调丝作新曲。

天海风涛夜不收,龙头吐浆割春绿。

上元不寄锦字书,守宫谁复问巴西。

绀阶但种相思子,产出青青连理枝。

西江月·落寞寒香满院

作者: 谢逸 朝代: 宋代

落寞寒香满院,扶疏清影侵门。

雪消平野晚烟昏。

睡起懒匀檀粉。

皎皎风前玉树,盈盈月下冰魂。

南枝春信夜来温。

便觉肌肤瘦损。

2122232425 共7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