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垣鹧鸪词 文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文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
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
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
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
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
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
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
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
爟火发金微,连营出武威。
孤城寒云起,绝阵虏尘飞。
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
朝摩骨都垒,夜解谷蠡围。
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
沙磴离旌断,晴川候马归。
交河梁已......更多
从军行二首(一作拟古) 文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
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
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
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
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
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
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
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
烽火发金微,连营出武威。
孤城塞云起,绝阵虏尘飞。
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
朝摩骨都垒,夜解谷蠡围。
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
沙磴离旌断,晴川候马归。
交河梁已......更多
登单于台 文翻赏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春日里无战事士兵都已返回,我独自一个人登上了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白炽的太阳从大地内部升起,奔腾的黄河从远天之外涌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黄沙翻滚纹痕好似大海波浪,狂风呼啸响声疑是平地生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很想跨越阴山关隘看个究竟,阴山关隘虽已天亮门户不开。
参考资料: 1、 邓绍基.新编唐诗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0:316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840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张蠙早年曾游塞外,写了不少边塞诗。
单于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相传汉武帝曾率兵登临此台。
这首诗,描写边塞风光,语句浑朴,境界开阔,虽出于晚唐诗人之手,却很有些“盛唐气象”。
首联是全诗总领。
“春”字和“独”字,看似出于无心,实则十分着力。
春日兵回,边关平静无事,乃有登台览物之逸兴;
虽曰春日,下文却了无春色,更显出塞外的荒凉。
独上高台,凝思注目,突出诗人超然独立的形象。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一轮白日,跃出平地,写它喷薄而上的动态;
千里黄河,天外飞来,写它源远流长的形象;
“白日”、“黄河”对举,又在寥廓苍茫之中给人以壮丽多彩的感觉。
白日出于地中而非山顶,黄河来自天外而非天上,一切都落在视平线下,皆因身在高台之上的缘故。
颈联继续写景。
两句比喻,牢牢把握住居高临下的特点:居高,所以风急,所以风如雷响,惊心动魄;
临下,才见沙痕,才见沙似浪翻,历历在目。
不说“如雷”而说“疑雷”,传神地写出诗人细辨风声的惊喜情态。
而白日、黄河、沙浪、风声,从远到近,自下而上,构成一幅有色彩、有动态、有音响的立体图画,把边塞风光,写得势阔声宏,莽莽苍苍之至。
尤其是“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一联,语句浑朴,境界辽阔,学盛唐而能造出新境,很为后人激赏。
尾联写诗人从单于台上向北眺望阴山,那是汉代防御匈奴的天然屏障。
诗人很想到阴山那边去看看,但见那起伏连绵的阴山,雄关似铁,虽然天已大亮,门户却紧闭不开,无法通行。
诗人分明看到横断前路的不可逾越的阻障,于是,激越慷慨的高吟大唱,一变而为徒唤奈何的颓唐之音。
诗到晚唐,纵使歌咏壮阔雄奇的塞外风物,也难得有盛唐时代那蓬蓬勃勃的朝气了。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40-1341页
凉州词 文注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
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昨夜蕃(bō)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
蕃:吐蕃。
沙州:治所在今敦煌。
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醉中闻甘州 文
登蒲州逍遥楼 文
上枢密韩太尉书 文翻注译
送欧阳辩 文
我年十九识君翁,须发白尽颧颊红。
奇姿云卷出翠阜,高论河决生清风。
我时少年岂知道,因缘父兄愿承教。
文章疏略未足云,举止猖狂空自笑。
公家多士如牛毛,扬眉抵掌气相高。
下客逡巡愧知己,流枿低昂随所遭。
却来京洛三十载,重到公家二君在。
伯亡仲逝无由追,泪落数行心破碎。
京城东西正十里,雨落泥深旱尘起。
衣冠缠绕类春蚕,一岁相従知有几。
去年叔为尚书郎,家传旧业行有望。
今年季作澶渊吏,米盐骚屑何当起。
前辈今无一二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