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 文
已亥杂诗 277 文
浣溪沙·掩卷平生有百端 文注译
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转冥顽。
偶听鹈鴂怨春残。
坐觉亡何消白日,更缘随例弄丹铅。
闲愁无分况清欢。
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转冥顽。
偶听鹈(tí)鴂(jué)怨春残。
掩卷:合上书本。
百端:百种情绪。
更:经过,阅历。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吾预知当尔,非圣也,但更事多耳。
”更事,阅历世事。
冥顽:顽固、固执。
鹈鴂:即子规,杜鹃。
《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 坐觉亡何消白日,更缘随例弄丹铅。
闲愁无分况清欢。
坐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坐,犹正也;
适也。
”“坐觉,犹云正觉也。
坐:因为。
消:消磨。
缘:借助、凭借。
丹铅:丹砂和铅粉。
古人校勘文字所用。
韩愈《秋怀》诗:“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
”闲愁:指由无关紧要的事所惹起的愁绪,闲极无聊时所产生的愁绪。
参考资料: 1、 王国维编 .《一生最爱人间词 为伊消得人憔悴 》: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44页
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转冥顽。
偶听鹈(tí)鴂(jué)怨春残。
阖上了书本,想到平生,不禁百感交集。
我已经饱历忧患,现在反而变得冥顽不灵了。
偶然听到的悲鸟啼叫,才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怨。
掩卷:合上书本。
百端:百种情绪。
更:经过,阅历。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吾预知当尔,非圣也,但更事多耳。
”更事,阅历世事。
冥顽:顽固、固执。
鹈鴂:即子规,杜鹃。
《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 坐觉亡何消白日,更缘随例弄丹铅。
闲愁无分况清欢。
我渐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办法来消磨漫长的日子,只好随意校勘书籍。
连闲愁都无福消受,哪能谈得上清欢?
坐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坐,犹正也;
适也。
”“坐觉,犹云正觉也。
坐:因为。
消:消磨。
缘:借助、凭借。
丹铅:丹砂和铅粉。
古人校勘文字所用。
韩愈《秋怀》诗:“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
”闲愁:指由无关紧要的事所惹起的愁绪,闲极无聊时所产生的愁绪。
参考资料: 1、 王国维编 .《一生最爱人间词 为伊消得人憔悴 》: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44页
黄生借书说 文翻注译赏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文赏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全诗四联均写景,无一句议论,无一句抒怀,但却弥漫着凄清的氛围,渗透着悲凉的情思。
细细品味,如饮醇酒,回味无穷。
首联"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秋夜"本已凄清冷寂,而所访者又是"秋士",更暗寓幽怨之意。
古人云:"春女怨,秋士悲"。
所谓"秋士"即谓暮年不遇者,借园主人当属此类。
袁枚自己虽曾步入仕途,任过县令,但因升迁无望等原因,早于七年前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
两人在感情上是相通的,诗人此行"访秋士"即是以此为前提的。
当诗人步入借园,首先听到的"水上音"就是笛声。
这笛声作为一种听觉意象是全诗的中心意象。
它是借园主人心声的流露,感情的寄托。
诗在首联引出"水上音"之后,中间两联即集中笔墨对其进行描写。
但诗人并没有单纯地去描写笛声,而是以视觉意象"月色"及嗅觉意象"藕香"作为陪衬烘托,使笛声意味更加丰富感人。
颔联"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乃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一笛"指笛声,"酒人"指微醺的借园主人,他在借酒消愁之后,还嫌不足,又以笛声抒其情怀。
在中国古诗中,笛声基本上都是幽怨悲哀的意象,这首诗中的"笛声"也不例外。
"一笛酒人心"抒发的乃是"秋士"不遇的哀愁之心,而描写笛声在冰凉如水的月色中飘荡,仿佛笛声也浸透了清冷的月色,更增添了笛声凄怨的情韵。
笛声感情虽然哀怨,但借园主人吹奏技巧却十分高超,故颈联一转云:"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笛声嘹亮,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同时水中飘来了红藕的幽香,与笛声交织往还,好像笛声也具有了香气。
作者先闻"水上声",既产生了感情的共鸣,又陶醉在音乐的享受之中,所以久久伫立,直到笛声结束,才想起要与友人相会。
尾联云:“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此联乃回应首句,当作者在秋夜听完友人的一曲笛声之后,终于迎来了与"秋士"的相逢之时,但他们却久久的相对无语,身影沉浸在流泻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
他们的衣襟被清凉的窗露沾湿了,犹如他们的心灵也被凄清的笛声净化了一般。
友人的心声已在笛声中倾诉殆尽,作为知心朋友,作者对此已经领会和理解,无须多问,亦不必多言,两人心灵达到了高度的默契。
诗的收束像不尽的笛声的余音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歌的主旨在于表现作者与李晴江作为知音的深厚友谊,诗中却无一语表达此意,只是写自己夜访友人听其"月下吹笛"时的景象与两人相逢时无言的情状,但自有一股感情之泉流注全篇,这也正体现了袁枚"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随园夜话》)的诗论理念。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独秀峰 文翻赏
腊八日夜直 文
送吴荣楷之官浙江三首 文
西湖吾未到,梦想若遇之。
荷花夏如海,当春万柳垂。
秋月随潮涌,暮雾天无涯。
三百六十寺,岚翠渺迷离。
君去事幽讨,抉剔发天倪。
馀悭收昔遁,奇赏获新知。
朝餐吸山绿,暮雨张水馆。
寻碑嗅梅蕊,独往无人随。
政成无一事,风流方在兹。
怀抱一如彼,江山复如斯。
此乐可持赠,寄我于首诗。
憩红诗课戏题一待于后 文
铅山不作桐城逝,海内骚坛委寒灰。
龙蛰虎潜断吟啸,坐令蚯蚓鸣惊雷。
慈红先生颇好事,欲拓诗国疆土恢。
号召英豪执牛耳,大搜燕冀选龙媒。
走章驰檄遍都市,纷纷吟札如云来。
较量锱铢判殿最,岂有鱼目换珠胎!
倾身爱才剧如命,酬字金帛布成堆。
达官贵人不好士,先生此举真豪哉!
嗟余楚狂百无用,长安十载餐黄埃。
作确无钱柱自苦,乞米有帖长空回。
臣朔饥死殊儒饱,古来颠倒何足哀!
偶然涂抹为新句,画眉深浅乖时裁。
鬟髻飘零有谁惜?
答李生 文
我年廿四登乡贡,始与刘蓉相追陪。
延津双创忽会合,深夜挂壁鸣风雷。
勋名自谓凌管乐,文采何曾怯邹枚。
岂知羲和鞭日月,头上光阴火急催。
老刘偃素不称意,酸寒一衿初受裁。
我虽置身霄汉上,器小仅济瓶与罂。
立朝本非汲黯节,媚世又无张禹才。
似驴非驴马非马,自增形影良可咍。
囗天广殿棵云开,飞房结构要群材。
倦眼相遍天下土,焉知吞国有颜回。
李生年少风骨峻,骁腾汗血龙所服。
平地一朝能九例,欲与老刘争崔克。
万里辞家来从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