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小院新凉 文翻注译赏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
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
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
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天色已晚,小院里忽然添了几分寒意,便觉得此时衣裳有些单薄了。
一个人独饮闷酒,对着自己的影子对饮长歌。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
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我怀念在萧寺中惺惺相惜的友人是否衣缕单薄,不抵风寒呢。
西风劲吹夕阳,随着晚风,天气转寒,自是那槐花也承受不起这寒风,萧萧索索,落了一阵。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第221页 2、 聂小晴编著.《中华经典藏书 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年:第83-84页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
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罗衫:丝织衣衫。
酌(zhuó):饮(酒)。
酬酢(chóu zuò):客相互敬酒,主敬客曰酬,客敬主曰酢。
此处是说独自酌饮,唯有自家的形影相随,非常孤独寂寞。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
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萧寺:佛寺。
李肇《唐国史补》卷:“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
”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别绪:分别时的思绪、情感。
萧索:凄清冷落。
西风恶:是说西风的猛烈寒冷。
角:号角,古代的乐器,多用于军营。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第221页 2、 聂小晴编著.《中华经典藏书 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年:第83-84页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
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天色已晚,小院里忽然添了几分寒意,便觉得此时衣裳有些单薄了。
一个人独饮闷酒,对着自己的影子对饮长歌。
罗衫:丝织衣衫。
酌(zhuó):饮(酒)。
酬酢(chóu zuò):客相互敬酒,主敬客曰酬,客敬主曰酢。
此处是说独自酌饮,唯有自家的形影相随,非常孤独寂寞。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
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我怀念在萧寺中惺惺相惜的友人是否衣缕单薄,不抵风寒呢。
西风劲吹夕阳,随着晚风,天气转寒,自是那槐花也承受不起这寒风,萧萧索索,落了一阵。
萧寺:佛寺。
李肇《唐国史补》卷:“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
”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别绪:分别时的思绪、情感。
萧索:凄清冷落。
西风恶:是说西风的猛烈寒冷。
角:号角,古代的乐器,多用于军营。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第221页 2、 聂小晴编著.《中华经典藏书 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年:第83-84页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
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
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这是一篇思念故友的作品。
词的上片从自己的感官出发,写怀友心绪。
词人以“小院清凉”起笔,言及天气刚刚转冷,后句有“晚来”自然说到那一天至傍晚时,天气变得凉了,而由“清朝‘博学鸿词’考试一般设于秋季”可知,此处说的应该是秋凉。
秋凉便觉得有些寒意了。
念及此处,便想起了那友人,为下片怀人之言埋下伏笔。
而此时词人只能一个人驱寒,“形影空酬酢”一句便把词人自己的伤怀念远、孤独寂寞的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下片自然承接到怀念友人处,提及萧寺。
自友人处起笔,想起当初跟友人在萧寺中惺惺相惜之情、对饮长谈之景,对比此刻的自己的形影相吊,忽而不觉黯然。
萧寺名虽出自萧姓,但也觉萧索之意,遂有下句“别绪应萧索”。
此处词人匠心独运,把自己的感情转而嫁接到随后而至的秋凉之感上,又用萧寺做引子,显得十分巧妙有味,意在含蓄地写出词人与好友都是孤独寂寞的处境,心照不宣地邀请好友来府居住。
结句以景结尾,满含悠然不尽之意,从容道来,一点都不带滞凝之感,令人遐思无限。
词人此作将自己的思友之情藏起,上片写己,下片转至友人,把笔触瞄准了各种秋景,景语之处,句句怀人,显得尤为真挚感人。
全词意境优美,景情交融,极含婉深致。
参考资料: 1、 聂小晴编著.《中华经典藏书 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年:第83-84页 2、 (清)纳兰性德著;
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3 :第221页
眼儿媚·咏梅 文翻译赏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不要认为琼花淡雅素装,谁又和素白的神仙衣服相似呢。
是那样的清新幽静,自然是风姿摇曳,仪态优美,不要靠近东边的墙垣。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梅花的颜色风姿是上天的恩赐,都带着一些孤寂冷落。
可怜漫漫的长夜,花在月光相伴下耐寒而艳丽,稀疏的梅花花影散落在窗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侯清恒,李少辉注评. 《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316页 2、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185页 3、 纳兰性德著,亦歌解析.落尽梨花月又西: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01:第292页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不要认为琼花淡雅素装,谁又和素白的神仙衣服相似呢。
是那样的清新幽静,自然是风姿摇曳,仪态优美,不要靠近东边的墙垣。
澹妆:一作“淡妆”。
琼花:扬州琼花,传说神仙所种,珍贵无比。
但现在所见的扬州琼花并非原株,而是聚八仙花的变种。
霓(ní)裳:指神仙的衣服,因为相传神仙以云为裳。
词人在这里是用之比喻梅花的外形。
霓,虹的一种。
《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 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标格:仪态,风姿。
宋苏轼《荷花媚·荷花》“霞苞电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
”莫近东墙:此处化用了宋代程垓《眼儿媚·咏梅》 “一枝烟雨瘦东墙,真个断人肠”之句。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梅花的颜色风姿是上天的恩赐,都带着一些孤寂冷落。
可怜漫漫的长夜,花在月光相伴下耐寒而艳丽,稀疏的梅花花影散落在窗前。
“冰肌”句:意即梅花的颜色风姿是上天的恩赐。
冰肌玉骨,本是形容女子肌肤白净,体态优美,此处是词人借以喻梅花的风姿脱俗。
分付,交付。
遥夜:漫漫长夜。
疏影:稀疏的梅花花影,出自宋代逋(bū)《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侯清恒,李少辉注评. 《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316页 2、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185页 3、 纳兰性德著,亦歌解析.落尽梨花月又西: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01:第292页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莫把琼花比淡妆,谁似白霓裳。
”纳兰说,不要把雪花当做是梅的淡雅妆饰,梅自身就有着白色霓裳的美丽。
雪花是天外之花,别有根芽,虽轻灵脱俗却没有悔的一缕香魂,因而这样的一种纯洁幽香、超凡脱俗的美,只有梅才有。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在这雪花飞舞的寒冬,梅是清幽的。
百花凋零,草木萧条,梅却散发幽香,灿烂微笑。
不要走近东墙接近她。
梅花不是什么名贵之花。
它是严冬万物萧条中的一抹淡雅,因而它美得凄绝。
梅花是美的,但它生性高洁,宁可抱香枝上老,也不随黄叶舞西风。
李易安词巾的“故应难看梅花”和纳兰的“莫近东墙”,说的部是梅花品格的高尚纯洁,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梅的冰清玉洁,让人心生敬仰,纳兰说它是“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梅的冰肌玉骨是上苍的恩赐。
它不同于尘世中的俗花,忙着争奇斗艳:梅不屑与它们争舂,只把春来报,因而,上苍除了赐予它冰肌玉骨的风采,同时还给它孤高、寥落和凄凉。
在寒冷遥远的冬夜里,清冷的炯雾和清凉的明月笼罩着它,只留一束疏散的影子横映在窗纱上。
纳兰在每一个冬夜看到的都是“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的景象,纳兰没有说他看后的心境,却把整个凄冷的氛围传递给读者,让我们和他一同感受那样的情怀。
在这首词中,纳兰通篇没有写一个“梅”字,却字字句句都在写梅;
通篇没写一个“人”字,却无处不见人的影子。
写梅花的品格,实则是写人的品格。
词中对梅骨、梅神、梅魂的咏叹和赞美。
林逋因为心中有“梅妻”,所以才能写出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绝世芳姿,纳兰爱表妹,写出这首词。
情到深处情转薄,纳兰才有“莫近东墙”之说。
他不爱春天里的万紫千红,却独爱严冬里在烟雾和冷月笼罩下的梅花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枝梅在纳兰心中独一无二。
借梅花写人是纳兰的真意。
冰肌玉骨是写人,别样清幽也是写人。
纳兰夜夜面对梅的“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睹物思人,在寂静的夜空,遥望明月,纳兰嗅着梅的清香,度过漫漫长夜,他一夜无眠。
这首词中多化用前人的诗词,但妙笔天成,神韵自出,浑然无痕,另成意境。
参考资料: 1、 水之湄著.倾我一生一世念 纳兰容若的情与词: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06:第163页 2、 张菊玲,李红雨著.纳兰词新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10:第255页
玉连环影·何处 文翻译赏
何处?
几叶萧萧雨。
湿尽檐花,花底无人语。
掩屏山,玉炉寒。
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何处?
几叶萧萧雨。
湿尽檐花,花底无人语。
是什么时候,下起了浙浙沥沥的小雨?
屋檐下的花朵都已被雨水打湿,然而花底下的人却默默无语。
掩屏山,玉炉寒。
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轻轻地将屏风掩紧,玉炉中所焚之香也已燃尽。
谁能看到有个人正满含哀愁、深锁双眉,独自倚靠在栏杆边上。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插图本:万卷出版公司,2009.03:第15页
何处?
几叶萧萧雨。
湿尽檐花,花底无人语。
是什么时候,下起了浙浙沥沥的小雨?
屋檐下的花朵都已被雨水打湿,然而花底下的人却默默无语。
何处:何时。
古诗文中表示询问时间的用语。
檐(yán)花:屋檐之下的鲜花。
掩屏山,玉炉寒。
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轻轻地将屏风掩紧,玉炉中所焚之香也已燃尽。
谁能看到有个人正满含哀愁、深锁双眉,独自倚靠在栏杆边上。
屏山: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而得名。
阑干:同“栏干”。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插图本:万卷出版公司,2009.03:第15页
何处?
几叶萧萧雨。
湿尽檐花,花底无人语。
掩屏山,玉炉寒。
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这是一首触景写情之作.细腻动人。
前半首写室外勾画了一幅凄清的场景。
后半首转入室内,掩紧屏风熏炉中的香早已燃成灰烬,不见一丝温暖。
这一切,无不透着凄冷之意。
而看花之人此时无言胜有言,是对柔弱之花被摧折的叹息,是对自身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的悲哀。
这首小词结构层次分明,井井有条地描摹出了一幅画面。
先写室外,再写室内,最后点到愁怨之人。
本篇虽短小精悍,但却层层深入,极见情味。
纳兰长于小令,由此篇亦可见一斑。
一开始便发问:何时下起了这么大的雨?
把屋檐下的花儿都淋湿了。
那个惜花之人默默地看着那些被风雨摧残的。
此词或可视为纳兰对自身处境的一个婉曲表达,从中可见词人内心的悲凉。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7页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文翻注译
谁复留君住。
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
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
不道只、暂时相聚。
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
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
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
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
有解忆、长安儿女。
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
身世恨,共谁语?
谁复留君住。
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
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
不道只、暂时相聚。
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
黄叶下,秋如许。
谁能够把你挽留?
可叹人生在几番伤感离别之后就匆匆老去,最令人思念的,是一起在西窗下秉烛夜谈,听你讲家乡的事情。
没想到这次相聚却如此短暂,长江滚滚,落叶纷纷,大雁哀鸣着向远方飞去。
黄叶飘落,秋天的景象如此凄凉。
曰归因甚添愁绪。
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
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
有解忆、长安儿女。
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
身世恨,共谁语?
听你说要离去,我平添了许多愁绪一但你想回乡还是回去吧,总好过勉强寄居在京城凄凉的寺院里。
你两鬓斑白来京城求取功名却不能及第,儿女在家乡思念着你,我一直为你的落魄伤心不已。
看来无论古今,才华与命运总是彼此相背离,这对不公命运的满腔怨恨,又能够对谁说呢?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刘飞注,最忆西窗同剪烛 纳兰容若词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第6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235页
谁复留君住。
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
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
不道只、暂时相聚。
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
黄叶下,秋如许。
迟暮:年老。
“衮衮(gǔn)”句:此句化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衮衮,即“滚滚”。
曰归因甚添愁绪。
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
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
有解忆、长安儿女。
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
身世恨,共谁语?
栖迟梵(fàn)字:栖迟,滞留,游息;
梵宇,寺庙。
“两鬓”句:两鬓飘萧,头发斑白;
未遇,没有被人赏识。
姜西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中进士,年已七十。
“有解忆”句:此句化用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裘敝(qíu bì):即敝裘,破烂的农服。
典出《战国策·秦策》: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刘飞注,最忆西窗同剪烛 纳兰容若词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第6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235页
谁复留君住。
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
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
不道只、暂时相聚。
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
黄叶下,秋如许。
谁能够把你挽留?
可叹人生在几番伤感离别之后就匆匆老去,最令人思念的,是一起在西窗下秉烛夜谈,听你讲家乡的事情。
没想到这次相聚却如此短暂,长江滚滚,落叶纷纷,大雁哀鸣着向远方飞去。
黄叶飘落,秋天的景象如此凄凉。
迟暮:年老。
“衮衮(gǔn)”句:此句化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衮衮,即“滚滚”。
曰归因甚添愁绪。
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
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
有解忆、长安儿女。
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
身世恨,共谁语?
听你说要离去,我平添了许多愁绪一但你想回乡还是回去吧,总好过勉强寄居在京城凄凉的寺院里。
你两鬓斑白来京城求取功名却不能及第,儿女在家乡思念着你,我一直为你的落魄伤心不已。
看来无论古今,才华与命运总是彼此相背离,这对不公命运的满腔怨恨,又能够对谁说呢?
栖迟梵(fàn)字:栖迟,滞留,游息;
梵宇,寺庙。
“两鬓”句:两鬓飘萧,头发斑白;
未遇,没有被人赏识。
姜西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中进士,年已七十。
“有解忆”句:此句化用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裘敝(qíu bì):即敝裘,破烂的农服。
典出《战国策·秦策》: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刘飞注,最忆西窗同剪烛 纳兰容若词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第6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235页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文翻译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
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
相看好处却无言。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
多情情寄阿谁边。
你像仙子一样流落世间十八年,你吹花嚼蕊,多才多艺,品性高洁,尤其擅长弹奏琵琶,寄托冰清玉洁的情怀。
现在你把多情的心灵托付给了“我”。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
相看好处却无言。
在朦胧迷离的灯影里,你头上玉钗斜横,娇美的面庞上轻施淡妆,斜倚在枕函边上。
“我”只能脉脉地欣赏着你的美丽,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刘飞注.最忆西窗同剪烛 纳兰容若词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第40页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
多情情寄阿谁边。
你像仙子一样流落世间十八年,你吹花嚼蕊,多才多艺,品性高洁,尤其擅长弹奏琵琶,寄托冰清玉洁的情怀。
现在你把多情的心灵托付给了“我”。
十八年:结婚时候纳兰妻子卢氏刚好十八岁。
在《仙吏传》(东方朔传)中记载,东方朔未死时候,曾对周舍郎说过:“天下没有一个人能够懂得我,真正懂我的人只有太王公一个人。
”等到东方朔死后,汉武帝得知此语,马上召唤太王公询问:“你知道东方朔吗?
”太王公回答说:“不知道。
”汉武帝询问太王公才知,他很擅长星象观测。
他告诉汉武帝:“天上诸星都在,单独只有岁星十八年不见,今时才复见。
”听此,汉武帝仰天长叹:“东方朔在朕身边十八年,而朕竟不知他是岁星。
”然后,汉武帝神色凄惨,郁郁不乐。
吹花嚼蕊:反复推敲声律、词藻。
冰弦:琴弦。
据《太真外传》,拘弥国琵琶弦,为冰蚕丝所制。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
相看好处却无言。
在朦胧迷离的灯影里,你头上玉钗斜横,娇美的面庞上轻施淡妆,斜倚在枕函边上。
“我”只能脉脉地欣赏着你的美丽,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紫玉”句:紫玉钗,辞出蒋防《霍小玉传》。
灯影背,汤显祖《紫钗记》:“烛花无赖,背银缸、暗擘瑶钗。
”红棉:周邦彦《蝶恋花》词:“泪花落枕红棉冷。
”枕函:古以木或瓷制枕,中空可藏物,因称枕函。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刘飞注.最忆西窗同剪烛 纳兰容若词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第40页
木兰词 文
金菊对芙蓉·上元 文翻译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
正上林雪霁,鸳甃晶莹。
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
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追念往事难凭。
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
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
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
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
正上林雪霁,鸳甃晶莹。
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
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金鸭型的香炉飘香,计时用的银虬在不停地倾泄着流水(意即时间流逝),今夜是谁家的笛声飞泄而出?
帝王之宫苑园囿中雪止而初晴,用鸳瓦砌成的井壁晶莹冰冷。
鱼龙杂戏演出完毕后你(所思之人)所乘之车远去,只剩下樽前袖子掩住了(拭泪的)吴绫。
看似痴狂的游玩如梦幻一般,而现在只记得与你秘密相约在元宵之夜的灯火下。
追念往事难凭。
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
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
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
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追忆怀念往事又苦于无所凭借。
空是慨叹元宵日的灯事之景,回首自己内心只是飘零,情无所托。
京城之通衢大道上,烟云缭绕,月色朦胧,灯笼所发出的光依旧明亮。
而江南一带正有战事,而今晚那样的月色可否照在江城?
小窗下酒降酌尽,灯火将尽,烛光微弱,这样的情景,(那样的往事)总是让人动情。
参考资料: 1、 纳兰词评注.徐燕婷,朱慧果: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1月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
正上林雪霁,鸳甃晶莹。
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
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金鸭型的香炉飘香,计时用的银虬在不停地倾泄着流水(意即时间流逝),今夜是谁家的笛声飞泄而出?
帝王之宫苑园囿中雪止而初晴,用鸳瓦砌成的井壁晶莹冰冷。
鱼龙杂戏演出完毕后你(所思之人)所乘之车远去,只剩下樽前袖子掩住了(拭泪的)吴绫。
看似痴狂的游玩如梦幻一般,而现在只记得与你秘密相约在元宵之夜的灯火下。
金鸭:铸为鸭形之铜香炉。
古人多用以薰香或取暖。
此处指薰香。
毛熙震《小重山》:“红罗帐,金鸭冷沉烟。
” 银蛇,银漏、虬箭。
古代一种计时器,漏壶中有箭,水满而箭出,箭上有刻度,因以计时,又箭上刻有虬纹,故称。
唐王勃《乾元殿颂序》:“蝉机撮化,铜浑将九圣齐悬:蛇箭司更,银漏与三辰合运。
”上林雪霁:上林,上林苑,秦、汉时长安、洛阳等地之皇家宫苑,后泛指帝王之宫苑园囿。
雪霁雪止而初晴。
甃(zhòu):砖砌的井壁。
鱼龙舞:古杂戏。
唐宋时京城于元宵节盛行此戏,亦称鱼龙杂戏,又称鱼龙百戏。
梁元帝《纂要》云:“百戏起于秦汉,有鱼龙漫衍。
……象人怪兽,舍利之戏”《汉书·西域传赞》:“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注:“漫衍者,即张衡《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漫延’者也。
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
《西京赋》云:‘海鳞变而成龙’,即为此色也。
”柳永《破阵乐》:“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 香车,谓女人所乘之车。
吴绫:指产于余杭(今杭州)一带的丝织品。
烧灯:即燃灯。
古诗词中专指元宵之夜的灯火。
晏几道《生查子》:“心情慵剪彩,时节近烧灯。
” 追念往事难凭。
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
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
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
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追忆怀念往事又苦于无所凭借。
空是慨叹元宵日的灯事之景,回首自己内心只是飘零,情无所托。
京城之通衢大道上,烟云缭绕,月色朦胧,灯笼所发出的光依旧明亮。
而江南一带正有战事,而今晚那样的月色可否照在江城?
小窗下酒降酌尽,灯火将尽,烛光微弱,这样的情景,(那样的往事)总是让人动情。
火树星桥:形容元宵日,灯事之景。
九逵烟月:谓京城之通衢大道上,烟云缭绕,月色朦胧。
九逵,京城之大道。
笼明,指月色微明。
楚天句:谓江南一带正有战事。
楚天,本指楚地的天空,后泛指南方的天空。
阑珊灯灺(xie}:指灯火将尽,烛光微弱。
灺,同“炧”,烧残的灯灰。
关情:动情。
张先《江南柳》:“令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 参考资料: 1、 纳兰词评注.徐燕婷,朱慧果: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1月
风流子 秋郊射猎 文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
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
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
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
容易两鬓萧萧。
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
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
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