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

晴景回轻煦。

庆嘉节、当三五。

列华灯、千门万户。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

鳌山耸,喧天萧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

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

晴景回轻煦。

庆嘉节、当三五。

列华灯、千门万户。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

鳌山耸,喧天萧鼓。

汴京城内都是还度佳节的人群,绮罗丛中煽起阵阵香风。

十里花灯如珊瑚般美丽。

装饰有彩灯的假山耸立着,各种乐器声音震天响。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

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渐渐地天水一色,月亮正当中天。

街道里,少男少女狂欢忘形。

到了夜深的时候,少男少女往往在竹阴花影下谈情说爱。

天下太平的时候,朝廷和民间都欢快,百姓生活安乐富足。

随处都可以举行美好的聚会。

可是对着这种美景,怎么忍心独自离去呢?

参考资料: 1、 薛瑞生.古典诗词名家·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一版:7-9 2、 姚学贤、龙建国.柳永词祥注及集评.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23-24 3、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52-55。

安公子(中吕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长川波潋滟。

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

驱驱携书剑。

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

望处旷野沈沈,暮云黯黯。

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

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望海潮·东南形胜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参考资料: 1、 李华 .宋词三百首详注 .南昌市阳明路310号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3年2月第3版第17次印刷 :12-13 . 2、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11月版 :第17-18页 . 3、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215-216页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qǐ),竞豪奢。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画桥:装饰华美的桥。风帘:挡风用的帘子。翠幕:青绿色的帷幕。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近似;高下不齐貌。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巘:大山上之小山。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此指西湖周围的山。巘:小山峰。清嘉:清秀佳丽。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②三季,即九月。《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亦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羌管: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弄:吹奏。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菱:菱角。泛:漂流。高牙:高矗之牙旗。牙旗,将军之旌,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这里指高官孙何。吟赏烟霞:歌咏和观赏湖光山色。烟霞:此指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色。异日图将好景:有朝一日把这番景致描绘出来。异日:他日,指日后。图:描绘。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指朝廷。 参考资料: 1、 李华 .宋词三百首详注 .南昌市阳明路310号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3年2月第3版第17次印刷 :12-13 . 2、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11月版 :第17-18页 . 3、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215-216页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qǐ),竞豪奢。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画桥:装饰华美的桥。风帘:挡风用的帘子。翠幕:青绿色的帷幕。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近似;高下不齐貌。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巘:大山上之小山。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此指西湖周围的山。巘:小山峰。清嘉:清秀佳丽。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②三季,即九月。《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亦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羌管: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弄:吹奏。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菱:菱角。泛:漂流。高牙:高矗之牙旗。牙旗,将军之旌,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这里指高官孙何。吟赏烟霞:歌咏和观赏湖光山色。烟霞:此指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色。异日图将好景:有朝一日把这番景致描绘出来。异日:他日,指日后。图:描绘。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指朝廷。 参考资料: 1、 李华 .宋词三百首详注 .南昌市阳明路310号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3年2月第3版第17次印刷 :12-13 . 2、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11月版 :第17-18页 . 3、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215-216页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此词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它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版 :第355-357页 .

八六子·如花貌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如花貌。

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

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

渐作分飞计料。

稍觉因情难供,恁殛恼。

争克罢同欢笑。

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常向人前诵谈,空遣时传音耗。

漫悔懊。

此事何时坏了。

如花貌。

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

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

渐作分飞计料。

像花儿一般的容貌。

当初我就和你约定,愿意和你白头偕老。

你当时正处于美妙年华而且长的俊俏人又聪明,爽朗无拘的性格让我在方方面面对你关怀备至,哪里料到你养成了狭小的心思性情,原来你竟表里不一。

渐产生了与你分手的想法。

稍觉因情难供,恁殛恼。

争克罢同欢笑。

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常向人前诵谈,空遗时传音耗。

漫悔懊。

此事何时坏了。

渐渐觉得难以维持我们的感情,变得如此急躁烦恼。

怎能忘记我们之间一起有过的欢笑。

如果我再与你同拾旧好,就好比是琴瑟之弦已经断了,再接续之时又接错了一样,夫妻离异,犹如泼水于地,不能再复合。

你常常向别人述说这些事,又时常寄些书信过来。

读过之后,只能白白地悔恨懊恼。

想起往事,我们到底哪里出错了。

参考资料: 1、 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32-34 2、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373-375

如花貌。

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

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

渐作分飞计料。

当来:原来,起初。

妙年:青春年少。

俊格:俊俏,漂亮。

格,语助词,无实意。

凌厉:本指勇往直前,气势猛烈,这里是爽朗无拘的意思。

何期:哪里料到。

心性近:心思性情不涵厚。

近,浅陋。

元来:同“原来”,表示发现原先不知道的情况。

相表:即“相表里”的简写。

分飞:分别,分离。

计料:打算。

稍觉因情难供,恁殛恼。

争克罢同欢笑。

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常向人前诵谈,空遗时传音耗。

漫悔懊。

此事何时坏了。

稍:渐渐。

供:维持。

恁(nèn):如此。

殛(jí)恼:急躁烦恼。

殛,通“急”。

急躁。

争克:怎能。

罢:停止,这里是忘记的意思。

断弦尤续:古以琴瑟喻夫妻,故男子丧妻成为断弦,此处指情爱断绝。

尤,错,过失。

覆水难收:比喻事成定居,无法挽回。

多用于比喻夫妻离异难以复合。

诵谈:诉说。

音耗:音信。

《周书·晋荡公护传》:“既许归吾於汝,又听先致音耗。

”漫悔懊:空悔恨懊恼。

参考资料: 1、 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32-34 2、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373-375

如花貌。

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

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

渐作分飞计料。

像花儿一般的容貌。

当初我就和你约定,愿意和你白头偕老。

你当时正处于美妙年华而且长的俊俏人又聪明,爽朗无拘的性格让我在方方面面对你关怀备至,哪里料到你养成了狭小的心思性情,原来你竟表里不一。

渐产生了与你分手的想法。

当来:原来,起初。

妙年:青春年少。

俊格:俊俏,漂亮。

格,语助词,无实意。

凌厉:本指勇往直前,气势猛烈,这里是爽朗无拘的意思。

何期:哪里料到。

心性近:心思性情不涵厚。

近,浅陋。

元来:同“原来”,表示发现原先不知道的情况。

相表:即“相表里”的简写。

分飞:分别,分离。

计料:打算。

稍觉因情难供,恁殛恼。

争克罢同欢笑。

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常向人前诵谈,空遗时传音耗。

漫悔懊。

此事何时坏了。

渐渐觉得难以维持我们的感情,变得如此急躁烦恼。

怎能忘记我们之间一起有过的欢笑。

如果我再与你同拾旧好,就好比是琴瑟之弦已经断了,再接续之时又接错了一样,夫妻离异,犹如泼水于地,不能再复合。

你常常向别人述说这些事,又时常寄些书信过来。

读过之后,只能白白地悔恨懊恼。

想起往事,我们到底哪里出错了。

稍:渐渐。

供:维持。

恁(nèn):如此。

殛(jí)恼:急躁烦恼。

殛,通“急”。

急躁。

争克:怎能。

罢:停止,这里是忘记的意思。

断弦尤续:古以琴瑟喻夫妻,故男子丧妻成为断弦,此处指情爱断绝。

尤,错,过失。

覆水难收:比喻事成定居,无法挽回。

多用于比喻夫妻离异难以复合。

诵谈:诉说。

音耗:音信。

《周书·晋荡公护传》:“既许归吾於汝,又听先致音耗。

”漫悔懊:空悔恨懊恼。

参考资料: 1、 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32-34 2、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373-375

传华枝(大石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平生身负,风流才调。

口儿里、道知张陈赵。

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

解剧扮,能兵嗽,表里都峭。

每遇著、饮席歌筵,人人尽道。

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

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

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

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木兰花(四之一·林钟商)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心娘自小能歌舞。

举意动容皆济楚。

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

玲珑绣扇花藏语。

宛转香茵云衫步。

王孙若拟赠千金,只在画楼东畔住。

木兰花(四之二·林钟商)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佳娘捧板花钿簇。

唱出新声群艳伏。

金鹅扇掩调累累,文杏梁高尘簌簌。

鸾吟凤啸清相续。

管裂弦焦争可逐。

何当夜召入连昌,飞上九天歌一曲。

卜算子·江风渐老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江风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

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

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

让人感到凄苦彷徨。

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

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

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参考资料: 1、 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21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lán)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xiāo)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pín)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qiǎn)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萧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

堪:可以。

宋玉悲凉:指宋玉《九辩》,引申为悲秋。

宋玉《九辩》有“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蘋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伤:令人伤感。

遣:使得。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lǚ)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àn)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诗的聚会。

期:约。

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

几:多少回。

孤:通“辜”,辜负。

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也。

潇湘:湘江的别称。

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居住的地方。

暮天:傍晚时分。

空:白白地。

归航:返航的船。

立尽斜阳:在傍晚西斜的太阳下立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

参考资料: 1、 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21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lán)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xiāo)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pín)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qiǎn)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

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

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萧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

堪:可以。

宋玉悲凉:指宋玉《九辩》,引申为悲秋。

宋玉《九辩》有“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蘋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伤:令人伤感。

遣:使得。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lǚ)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àn)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

让人感到凄苦彷徨。

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

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

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诗的聚会。

期:约。

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

几:多少回。

孤:通“辜”,辜负。

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也。

潇湘:湘江的别称。

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居住的地方。

暮天:傍晚时分。

空:白白地。

归航:返航的船。

立尽斜阳:在傍晚西斜的太阳下立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

参考资料: 1、 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21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

“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

这种情怀,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

“悄悄”,忧愁的样子。

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引起悲秋的感慨,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诗人宋玉来。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种感受。

宋玉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柳永的心头,引起他的共鸣。

他将万千的思绪按捺住,将视线由远及近,选取了最能表现秋天景物特征的东西,作精细的描写。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似乎是用特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

萧疏衰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

“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

“苹花渐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

“梧叶飘黄”的“黄”字用得好,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象。

“飘”者有声,“黄”者有色,“飘黄”二字,写得有声有色,“黄”字渲染了气氛,点缀了秋景。

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苹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

“遣情伤”一句,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由景及情,词中是一转折。

景物描写之后,词人引出“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两句,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为全词的主旨。

“烟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阔大而浑厚,同时也是因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这里情与景是交织一起的。

这几句短促凝重,大笔濡染,声情跌宕,苍莽横绝,为全篇之精华。

  换头“难忘”二字唤起回忆,写怀念故人之情,波澜起伏,错落有致。

词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时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

分离之后,已经物换星移、秋光几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因无心观赏而白白地过去了。

“几孤”,“屡变”,言离别之久,旨加强别后的怅惘。

“海阔山遥”句,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

“潇湘”这里指友人所之地,因不知故人何,故云“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不能与思念中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的,以寓与友人欲通音讯,无人可托。

盼友人归来,却又一次次的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识归航”。

这句词思念友人的深沉、诚挚的感情表现得娓娓入情。

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

一个“空”字,把急盼友人归来的心情写活了。

它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

词人这里替对方着想,从对方着笔,从而折射出自己长年羁旅、怅惘不堪的留滞之情。

  “黯相望”以下,笔锋转回自身。

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孤独怅惘,可谓妙合无垠,声情凄婉。

“立尽斜阳”四字,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夕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浸回忆与思念之中。

“立尽”二字言凭栏伫立之久,念远怀人之深,从而使羁旅不堪之苦言外自现。

  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

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参考资料: 1、 刘文忠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357-359

曲玉管·陇首云飞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山岭之上,黄昏的云彩纷飞,晚上江边, 暮霭沉沉。

眼前是一片烟波万里,我凭栏久久望去,只见山河是那么清冷萧条,清秋处处凄凉,让人心中不忍难受。

在那遥远的神京,有一位盈盈的如仙佳人。

自从分手以来,再也没有她的音信,令我思念悠悠。

我望断南飞的大雁,也未等到来任何的凭据,只能使我的愁思更长。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回想当初有多少相见的美好时光,谁知聚散不由人,当时的欢乐,反变成今日的无限愁怨。

千里之外我们无从相见,只有彼此思念。

每当我又见山水美景,都会勾起我的回忆,只好默默无语,独自下楼去。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陇首:亦称陇坻、陇坂,为今陕西宝鸡与甘肃交界处险塞。

凭阑:即凭栏,倚靠着楼台的栏杆。

关河:关塞河流,这里泛指山河。

忍:怎能忍受。

凝眸:目光凝聚在一起。

杳(yǎo)杳:遥远渺茫。

神京:帝京,京都,这里指汴京(今开封)。

盈盈:形容女子娇媚可爱的神态。

仙子:比喻美女,这里指词人所爱的歌女。

锦字:又称织绵回文。

事见《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

名蕙,字若兰。

善属文。

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

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后用以指妻寄夫之书信。

难偶:难以相遇。

断雁:鸿雁传书,这里指雁没有担负起传书的任务。

冉冉:形容慢慢飞落的样子。

冉冉:慢慢,渐渐。

汀:水中或水边之平地。

思悠悠:思念之情绵绵不绝。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雨恨云愁:指两人的爱情不能成功,心头充满悔恨哀愁。

阻追游:被某种力量阻碍而不能自由追寻自己的所爱。

消黯:黯然销魂。

永日:长日。

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却下层楼:只得无精打采地走下高楼。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山岭之上,黄昏的云彩纷飞,晚上江边, 暮霭沉沉。

眼前是一片烟波万里,我凭栏久久望去,只见山河是那么清冷萧条,清秋处处凄凉,让人心中不忍难受。

在那遥远的神京,有一位盈盈的如仙佳人。

自从分手以来,再也没有她的音信,令我思念悠悠。

我望断南飞的大雁,也未等到来任何的凭据,只能使我的愁思更长。

陇首:亦称陇坻、陇坂,为今陕西宝鸡与甘肃交界处险塞。

凭阑:即凭栏,倚靠着楼台的栏杆。

关河:关塞河流,这里泛指山河。

忍:怎能忍受。

凝眸:目光凝聚在一起。

杳(yǎo)杳:遥远渺茫。

神京:帝京,京都,这里指汴京(今开封)。

盈盈:形容女子娇媚可爱的神态。

仙子:比喻美女,这里指词人所爱的歌女。

锦字:又称织绵回文。

事见《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

名蕙,字若兰。

善属文。

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

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后用以指妻寄夫之书信。

难偶:难以相遇。

断雁:鸿雁传书,这里指雁没有担负起传书的任务。

冉冉:形容慢慢飞落的样子。

冉冉:慢慢,渐渐。

汀:水中或水边之平地。

思悠悠:思念之情绵绵不绝。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回想当初有多少相见的美好时光,谁知聚散不由人,当时的欢乐,反变成今日的无限愁怨。

千里之外我们无从相见,只有彼此思念。

每当我又见山水美景,都会勾起我的回忆,只好默默无语,独自下楼去。

雨恨云愁:指两人的爱情不能成功,心头充满悔恨哀愁。

阻追游:被某种力量阻碍而不能自由追寻自己的所爱。

消黯:黯然销魂。

永日:长日。

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却下层楼:只得无精打采地走下高楼。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此词抒写了羁旅中的怀旧伤离情绪。

词的第一叠写眼前所见,第二叠写所思之人,又将此平列的两段情景交织起来,使其成为有内联系的双头。

  此词首句化用梁柳恽的名句第一叠“陇首”三句,是当前景物和情况。

“云飞”、“日晚”,隐含下“凭阑久”。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陇首,犹言山头。

云、日、烟波、皆凭阑所见,而有远近方分。

“一望”是一眼望过去,由近及远,由实而虚,千里关河,可见而不尽可见,逼出“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

此段五句都是写景,却仅用“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

此段五句都是写景,用“忍凝眸”三字,便将内心活动全部贯注到上写景物之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第二叠则反过来,先写情,后写景。

“杳杳”三句,接上“忍凝眸”来。

“杳杳神京”,写所思之人汴京:“盈盈仙子”,则写所思之人的身分。

唐人诗中习惯上以仙女作为美女之代称,一般用来指娼妓或女道士。

这里大约是指汴京的一位妓女。

“锦字”化用窦滔、苏蕙夫妻之典。

作者和这位“仙子”,虽非正式夫妻,但其落第而出京,与窦滔之获罪远徙,有些近似之故。

此句是说,“仙子”虽想寄与锦字“,而终难相会。

鸿雁本可传书,而说”断“,说”无凭“,则是她终不曾负担起它的任务。

雁给人传书,无非是个传说或比喻,而雁”冉冉飞下汀洲“,则是眼前实事。

由虚而实,体现出既得不着信又见不了面的惆怅心情。

”思悠悠“三字,总结次段之意,与上”忍凝眸“遥应,而更深入一层。

  第三叠则是“思悠悠”的铺叙。

当日之惆怅,实缘于旧日之欢情,所以“暗想”四句,便概括往事,写其先相爱,后相离,既相离,难再见的愁恨心情。

  “阻追游”三字,横插上四句下五句中间,包括了多少难以言说的辛酸内。

回到当前之时,却又荡开一笔,平叙之中,略作波折,指出这种“忍凝眸”、“思悠悠”的情状,并不是这一次,而是许多次,每次“登山临水”就“惹起平生心事”。

这回依然如此,“黯然消魂”的心情之下,长久无话可说,走下楼来。

“却下层楼”,遥接“凭阑久”,使全词从头到尾,血脉流通。

参考资料: 1、 沈祖棻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318-319 .

12345 共2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