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文翻译赏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
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
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
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桐树花开绚丽烂漫,一阵疏雨刚过,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过一般。
艳丽的红杏林犹如燃烧的火焰,浅红色的缃桃花装扮着郊野,美景似画屏。
清明踏青的人们倾城空巷而出,全都为游赏名胜而去。
人们纵马驾车奔向远郊。
暖风中吹来阵阵繁密清脆的管弦乐声,千家万户竞相奏起新颖美妙的音乐。
盈盈。
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远郊佳丽如云。
踏青队伍里,少女们采花斗草,艳丽妖冶的歌女递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
对面路旁到处可见遗簪坠珥的欢饮不拘形迹之人,盛装美女更是纵横遍野。
面对如此众多佳丽,欢爱之情油然而生。
纵情畅饮,陶然大醉如玉山倾倒。
拚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则非尽醉不休。
参考资料: 1、 谢桃坊.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 , 2002 :第43-45页 2、 唐圭璋、钟振振.《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6-01:第2871-2872页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
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桐树花开绚丽烂漫,一阵疏雨刚过,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过一般。
艳丽的红杏林犹如燃烧的火焰,浅红色的缃桃花装扮着郊野,美景似画屏。
清明踏青的人们倾城空巷而出,全都为游赏名胜而去。
人们纵马驾车奔向远郊。
暖风中吹来阵阵繁密清脆的管弦乐声,千家万户竞相奏起新颖美妙的音乐。
幰(xiǎn):音显,车上帷幔。
盈盈。
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远郊佳丽如云。
踏青队伍里,少女们采花斗草,艳丽妖冶的歌女递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
对面路旁到处可见遗簪坠珥的欢饮不拘形迹之人,盛装美女更是纵横遍野。
面对如此众多佳丽,欢爱之情油然而生。
纵情畅饮,陶然大醉如玉山倾倒。
拚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则非尽醉不休。
踏青:春季郊游。
秦味芸《月令粹编》卷四引冯应京《月令广义》云“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又卷五引费著《岁华纪丽谱》云“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又卷六引李淖《秦中岁时纪》云“上巳(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
旧俗以清明节为踏青节。
艳冶:艳丽,犹言妖冶。
递:驿车,驿马。
往往:处处。
珥:音耳,古代珠玉耳饰。
《仓颉篇》“珥,珠在珥也。
耳珰垂珠者曰珥。
”罍:音雷。
古器名,容酒或盛水用。
《诗·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尔雅·释器》郭璞注云“罍形似壶,大者受一斛”。
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酲:音呈,病酒也。
参考资料: 1、 谢桃坊.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 , 2002 :第43-45页 2、 唐圭璋、钟振振.《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6-01:第2871-2872页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
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
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这首《木兰花慢》以描绘清明的节日风光,侧面地再现了宋真宗、仁宗年间社会升平时期的繁胜场面。
清明时节风和日暖,百花盛开,芳草芊绵,人们习惯到郊野去扫墓、踏青。
这首词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为再现对象,生动地描绘了旖旎春色和当时盛况,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气象,形容曲致”之作。
起首六句二十四字,兼写清明乍雨、群花烂漫,点出春日郊游的特定风物。
起笔便异常简洁地点明了时令。
紫桐即油桐树,三月初应信风而开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后叶,故繁茂满枝,最能标志郊野清明的到来。
一个“拆”字,写尽桐花烂漫的风致。
“先清明”,经过夜来或将晓的一阵疏雨,郊野显得特地晴明清新,点出“清明之明”。
作者选择了“艳杏”和“缃桃”等富于艳丽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烧”和“绣”具有雕饰工巧的动词,以突出春意最浓时景色的鲜妍如画。
这首词的重点不于对动人春色的工笔描绘,所以自“倾城”句始,词进入游春活动的描述。
作者善于从宏观来把握整体的游春场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
“倾城,尽寻胜去”是对春游盛况作总的勾勒。
人们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熟食品,男骑宝马,女坐香车,到郊外去领略大自然的景色,充分享受春天的观乐。
“雕鞍”代指马,“绀幰”即天青色的车幔,代指车。
结两句,以万家之管弦新声大大地渲染了节日的气氛,词情向欢乐的高潮发展。
词的上片,诗人用浓墨重彩绘制出一幅生气盎然的清明踏青游乐图。
词的下片着重表现江南女子郊游的欢乐。
柳永这位风流才子将注意力集中于艳冶妖娆、珠翠满头的市井妓女身上。
这富于浪漫情调的春天郊野,她们的欢快与放浪,作者看来,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趣味和色彩,而事实上也如此。
“盈盈”以女性的轻盈体态指代妇女,这里兼指众多的妇女。
她们占芳寻胜,玩着传统的斗草游戏。
踏青中最活跃的还是那些歌妓舞女们。
她们艳冶出众,尽情地享受着春的欢乐和春的赐与。
作者以“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衬出当日游人之众,排场之盛,同时也暗示这些游乐人群的主体是豪贵之家。
这是全词欢乐情景的高潮。
而作者对春之美好和生之欢乐的体验也抒发到了极致。
继而词笔变化,作者继以肯定的语气,设想欢乐的人们,佳丽之地饮尽樽里的美酒,陶然大醉,有如玉山之倾倒。
“罍”为古代酒器,即大酒樽。
词的结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醒。
”一句意思是,这些欢乐的人定是拚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则非尽醉不休。
不能把这一句简单用“醉生梦死”去界定,实际上,柳永这里呕歌的是古代女子这难得的自由机会和场合中所迸发的生命的快乐。
这首《木兰花慢》充分体现了柳词善予铺叙的表现特征。
诗人依赖调式变化、句式参差,造成了一种急促的节奏和繁密的语势;
同时又通过特色景物的点染,大量细节的描写和场面的铺陈,将描写对象加以铺张渲染,为全词带来一种繁复之美。
这是两宋时期广为传唱的“欢乐颂”和“春之歌”,体现了柳永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钟振振.《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6-01:第2871-2872页 2、 吕明涛,谷学彝.《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出版,2010-4-1:第198-200页
木兰花(四之三·林钟商) 文
倾杯乐(散水调) 文
楼锁轻烟,水横斜照,遥山半隐愁碧。
片帆岸远,行客路杳,簇一天寒色。
楚梅映雪数枝艳,报青春消息。
年华梦促,音信断、声远飞鸿南北。
算伊别来无绪,翠消红减,双带长抛掷。
但泪眼沈迷,看朱成碧。
惹闲愁堆积。
雨意云情,酒心花态,孤负高阳客。
梦难极。
和梦也、多时间隔。
留客住(林钟商) 文
偶登眺。
凭小阑、艳阳时节,乍晴天气,是处闲花芳草。
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潮平波浩渺。
烟村院落,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
旋情悄。
远信沈沈,离魂杳杳。
对景伤怀,度日无言谁表。
惆怅旧欢何处,后约难凭,看看春又老。
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
离别难·花谢水流倏忽 文
花谢水流倏忽,嗟年少光阴。
有天然、蕙质兰心。
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便因甚、翠弱红衰,缠绵香体,都不胜任。
算神仙、五色灵丹无验,中路委瓶簪。
人悄悄,夜沉沉。
闭香闺、永弃鸳衾。
想娇魂媚魄非远,纵洪都方士也难寻。
最苦是、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遗音。
望断处,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云深。
二郎神·炎光谢 文翻注赏
炎光谢。
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
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炎光谢。
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夏天的暑气消退了,一阵黄昏雨过后,尘土一扫而空。
刚结露的时候冷风清理了庭院。
碧空如水,一弯新月,挂在远远的天空。
可能是织女叹息久与丈夫分离,为赴约会,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
放眼望去,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
明亮的银河高悬若泻。
闲雅。
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娴静幽静的夜空。
要知道此情此景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闺楼上的秀女们在月光下望月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取巧艺。
抬起粉面,云鬓低垂。
猜一猜是谁在回廊的影下,交换信物,切切私语。
愿天上人间、年年今日,都欢颜。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224-227 2、 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195-196
炎光谢。
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炎光谢:谓暑气消退。
谢,消歇。
“过暮雨”句:为“暮雨过、轻洒芳尘”之倒装,意谓暮雨过后,尘土为之一扫而空。
芳尘,指尘土。
乍露:初次结露或接近结露的时候。
爽天如水:夜空像水一样清凉透明。
爽天,清爽晴朗的天空。
玉钩:喻新月。
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窓。
”“应是”二句:意谓此时应该是织女叹长久别离,欲重叙旧约,驾飙车准备启程的时候了。
星娥:指织女。
李商隐《圣女祠》:“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
”飚轮,即飙车,御风而行的车。
极目处: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
微云暗度:淡淡的云朵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移动。
耿耿:明亮的样子。
高泻:指银河高悬若泻。
闲雅。
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闲雅:娴静幽雅。
闲,通“娴”。
“运巧思”句:谓女子在彩楼上乞巧。
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云鬟(huán):高耸的环形发髻。
李白《久别离》:“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
”相亚:相似。
干宝《搜神记》卷二:“吴孙峻杀朱主,埋於石子冈。
归命即位,将欲改葬之,冢墓相亚,不可识别。
”“钿合金钗”五句:用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誓世世为夫妻典。
钿合:亦作“钿盒”。
镶嵌金、银、玉、贝的首饰盒子。
李裕《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宝钗分凤翼,钿合寄龙团。
”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224-227 2、 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195-196
炎光谢。
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
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这是一首咏七夕佳期的作品。
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诗词的伤感情调,把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和人间李隆基杨玉环马嵬死别的动人故事,演绎、融汇为一个纯情浪漫、晶莹剔透的意境,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美好祝愿和热烈向往。
全词语言通俗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情调闲雅欢娱,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上片着重写天上,开篇以细致轻便的笔调描绘出七夕清爽宜人的氛围,诱人进入浪漫的遐想界。
首韵“炎光谢”,说明炎夏暑热已退,一开头即点出秋令。
“炎光”谓骄阳,代指夏暑。
先说初秋,再从入暮写起,导入七夕:阵黄昏过雨,轻洒芳尘,预示晚上将是气候宜人和夜空清朗了。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由气候带出场景。
“庭户”是七夕乞巧的活动场所。
古时人们于七夕佳期,往往庭前观望天上牛郎织女的相会。
接下来一句“天如水、玉钩遥挂”意思是说:秋高气爽,碧天如水,一弯上弦新月,出现远远的天空,为牛郎织女的赴约创造了最适宜的条件。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想象织女嗟叹久与丈夫分离,将赴佳期时心情急切,于是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
织女本为星名,故称“星娥”。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表现了人们盼望天上牛郎织女幸福地相会。
他们凝视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而银河耿耿发亮,牛郎织女终于欢聚,了却一年的相思之债。
上片动静结合,虚实相间,从景物描写到幻想神游的推移中,寄寓了人们对爱情幸福的美好遐想。
的场面,也无热闹浓烈的气氛,各家于庭户乞巧望月,显得闲静幽雅。
这种闲雅的情趣之中自有很不寻常的深意。
词人强调“须知此景,古今无价”,提醒人们珍惜佳期,从中足见柳永对七夕的特殊重视,反映了宋人的民俗观念。
以下数句着重写民间七夕的活动,首先是乞巧。
据古代岁时杂书和宋人笔记,所谓乞巧,是以特制的扁形七孔针和彩线,望月穿针,向织女乞取巧艺。
这是妇女们的事。
“楼上女”是说此女本居于楼上,穿针乞巧时才来到庭中的。
所以接着说:“抬粉面”,加以“云鬟相亚”,写姑娘们虔诚地手执金针,仰望夜空,乌云般美丽的发鬟都向后低垂。
“亚”通压,谓低垂之状。
此句写得形神兼备,廖廖数语,姑娘们追求巧艺的热切与虔诚便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了。
接下来的一句:“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写七夕的另一项重要活动,这既是词人浪漫的想象,也是历史的真实。
自唐明皇与杨妃初次相见,“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长恨歌传》),他们“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也就传为情史佳话。
唐宋时男女选择七夕定情,交换信物,夜半私语,可能也是民俗之一。
作者将七夕民俗的望月穿针与定情私语绾合一起,毫无痕迹,充分表现了节序的特定内容。
词的上片主要写天上的情景,下片则主要写人间的情景;
结尾的“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既总结全词,又点明主题。
它表达了词人对普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展示了作者热诚而广阔的胸怀。
这首词,写天上是为了衬托人间,用典故是为了映衬现实,落脚点是人间的欢乐和世俗的幸福。
作者把“天街夜色凉如水”的意象世界与“钿合金钗私语处”的心灵世界和谐地统一起来,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幸福而又温馨的七夕夜色图,发出了珍惜良宵、莫负美景的呼唤。
这呼唤,久远地回响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田。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335-338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文翻注译
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
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
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晴丽之昼,谁主园林之春呢?
春天阳气暗催草木萌发,葱郁的深谷也变得那样暖和。
清晨,黄莺在林间翩翩飞舞,露水打湿的它们金黄色的毛羽,绿叶掩映中传来了它们悦耳的鸣声,绵绵蛮蛮如有情,低低地诉说着芳心深意。
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
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
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无缘无故地,黄莺出巢飞动的时候,清晨的雾霭尚未消散,又追逐随同游蜂而去。
它们行踪放浪,两两相呼应,整日雾里唱风里舞。
当上林苑柳树葱郁茂盛时,在别馆花深的地方,这期间燕子特别多,都把美好时光白白流失。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柳永集/历代名家精选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3 2、 叶嘉莹 顾之京.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5:1-3
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晴昼:风和日丽的一个白天。
暖律:古以时令合乐律。
暖律乃指暄暖节令,即温暖的时节。
潜:暗暗地,悄悄地,私下。
催:对“暖律”而言也。
“暖律潜催”是“潜催暖律”的倒装。
幽谷:葱郁深谷。
暄(xuān)和:即暖和。
黄鹂:即黄莺,俗称柳莺,亦谓流莺。
翩翩:展翅飞貌。
乍:刚刚。
迁:转移,这里是“飞到”之意。
芳树:对树的美称。
观:看、见也。
露湿:露水沾湿也。
缕金:即金缕,此处因律而倒置。
缕金衣,即金缕衣,用金缕绣有花纹图案的衣衫;
这里形容黄鹂地金黄色地羽毛。
叶映:黄鹂鸣叫震动树叶而反映的回音,这是一种拓展手法。
簧(huáng)语:指代簧舌的吹奏乐器之乐声,这里形容黄鹂鸣叫声之清脆悦耳。
晓来:即清晨。
绵蛮:指小鸟或鸟鸣声。
芳心:通常形容女子,此处把黄鹂拟人化了。
低诉:低声倾诉。
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
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
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无据:此处意为“无由来”“无端”“无缘无故”。
暖烟:暖晨之霭气。
趁:此处乃“追逐”“随同”之意。
游蜂:指到处采花的蜜蜂。
踪迹:行踪也。
恣狂:恣意放浪。
“恣狂踪迹”是“踪迹恣狂”的倒装。
两两相呼:两两相呼应。
终朝(zhāo):即整日里。
雾吟风舞,即雾里唱风里舞。
这里的“雾”字正和前面的“暖烟”相呼应。
上苑:即古皇家园林“上林苑” 。
秦时在咸阳附近渭水南,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年)在秦旧苑址上扩建。
柳秾(nóng):柳树葱郁茂盛。
秾,草木葱郁茂盛之貌。
别馆:即别墅。
古代建于园林内的居宅,称为别馆或别业。
此际:这期间。
海燕:即燕子、家燕。
偏饶:特多。
偏,偏偏是。
饶,富也;
多也。
韶光: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光;
也指青春年华。
与:付出。
此处指韶光白白流失了。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柳永集/历代名家精选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3 2、 叶嘉莹 顾之京.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5:1-3
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晴丽之昼,谁主园林之春呢?
春天阳气暗催草木萌发,葱郁的深谷也变得那样暖和。
清晨,黄莺在林间翩翩飞舞,露水打湿的它们金黄色的毛羽,绿叶掩映中传来了它们悦耳的鸣声,绵绵蛮蛮如有情,低低地诉说着芳心深意。
晴昼:风和日丽的一个白天。
暖律:古以时令合乐律。
暖律乃指暄暖节令,即温暖的时节。
潜:暗暗地,悄悄地,私下。
催:对“暖律”而言也。
“暖律潜催”是“潜催暖律”的倒装。
幽谷:葱郁深谷。
暄(xuān)和:即暖和。
黄鹂:即黄莺,俗称柳莺,亦谓流莺。
翩翩:展翅飞貌。
乍:刚刚。
迁:转移,这里是“飞到”之意。
芳树:对树的美称。
观:看、见也。
露湿:露水沾湿也。
缕金:即金缕,此处因律而倒置。
缕金衣,即金缕衣,用金缕绣有花纹图案的衣衫;
这里形容黄鹂地金黄色地羽毛。
叶映:黄鹂鸣叫震动树叶而反映的回音,这是一种拓展手法。
簧(huáng)语:指代簧舌的吹奏乐器之乐声,这里形容黄鹂鸣叫声之清脆悦耳。
晓来:即清晨。
绵蛮:指小鸟或鸟鸣声。
芳心:通常形容女子,此处把黄鹂拟人化了。
低诉:低声倾诉。
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
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
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无缘无故地,黄莺出巢飞动的时候,清晨的雾霭尚未消散,又追逐随同游蜂而去。
它们行踪放浪,两两相呼应,整日雾里唱风里舞。
当上林苑柳树葱郁茂盛时,在别馆花深的地方,这期间燕子特别多,都把美好时光白白流失。
无据:此处意为“无由来”“无端”“无缘无故”。
暖烟:暖晨之霭气。
趁:此处乃“追逐”“随同”之意。
游蜂:指到处采花的蜜蜂。
踪迹:行踪也。
恣狂:恣意放浪。
“恣狂踪迹”是“踪迹恣狂”的倒装。
两两相呼:两两相呼应。
终朝(zhāo):即整日里。
雾吟风舞,即雾里唱风里舞。
这里的“雾”字正和前面的“暖烟”相呼应。
上苑:即古皇家园林“上林苑” 。
秦时在咸阳附近渭水南,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年)在秦旧苑址上扩建。
柳秾(nóng):柳树葱郁茂盛。
秾,草木葱郁茂盛之貌。
别馆:即别墅。
古代建于园林内的居宅,称为别馆或别业。
此际:这期间。
海燕:即燕子、家燕。
偏饶:特多。
偏,偏偏是。
饶,富也;
多也。
韶光: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光;
也指青春年华。
与:付出。
此处指韶光白白流失了。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柳永集/历代名家精选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3 2、 叶嘉莹 顾之京.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5:1-3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文翻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
晴景回轻煦。
庆嘉节、当三五。
列华灯、千门万户。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
鳌山耸,喧天萧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
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
晴景回轻煦。
庆嘉节、当三五。
列华灯、千门万户。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
鳌山耸,喧天萧鼓。
汴京城内都是还度佳节的人群,绮罗丛中煽起阵阵香风。
十里花灯如珊瑚般美丽。
装饰有彩灯的假山耸立着,各种乐器声音震天响。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
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渐渐地天水一色,月亮正当中天。
街道里,少男少女狂欢忘形。
到了夜深的时候,少男少女往往在竹阴花影下谈情说爱。
天下太平的时候,朝廷和民间都欢快,百姓生活安乐富足。
随处都可以举行美好的聚会。
可是对着这种美景,怎么忍心独自离去呢?
参考资料: 1、 薛瑞生.古典诗词名家·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一版:7-9 2、 姚学贤、龙建国.柳永词祥注及集评.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23-24 3、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52-55。
击梧桐(中吕调) 文
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
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
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
又恐恩情,易破难成,不免千般思虑。
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
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
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
试与问、朝朝暮暮。
行云何处去。
六么令(仙吕调) 文
淡烟残照,摇曳溪光碧。
溪边浅桃深杏,迤逦染春色。
昨夜扁舟泊处,枕底当滩碛。
波声渔笛。
惊回好梦,梦里欲归归不得。
展转翻成无寐,因此伤行役。
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
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
好天良夕。
鸳帷寂寞,算得也应暗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