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凤栖梧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蜀锦地衣丝步障。

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

玉砌雕阑新月上。

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

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

酒力渐浓春思荡。

鸳鸯绣被翻红浪。

玉女摇仙佩·佳人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

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拟把名花比。

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

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关。

且恁相偎倚。

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

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

为盟誓。

今生断不孤鸳被。

(双关 一作:双美)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

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拟把名花比。

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

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这美丽的人儿是徐飞琼身边的女伴,偶然离开了居住的天宫,流落人间,久久没有返回神仙的行列。

随意的梳妆打扮,寻常的言语,却因为天生难自弃的姝丽,身边的女子都花容失色,无心争艳。

想要把伊人比作珍贵的花朵,又害怕旁人笑话我,如此美丽的女子想要用花来形容,谈何容易?

仔细想想,数不尽的奇花异草,都只是深红浅白的单调颜色而已。

千种娇媚,万种风情,怎么比得上这眼前的女子,集各种世间的美丽于一身,万分宠爱,万分艳羡。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关。

且恁相偎倚。

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

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

为盟誓。

今生断不孤鸳被。

(双关 一作:双美)须知在华丽的堂舍,美人的绣阁之中,又有佳人在明月清风中相伴,怎忍把好时光轻易的抛弃。

从古到今,难得才子佳人在盛壮之年双美遇合。

就这样亲热的依偎着,也未抵得爱我材艺之情更深。

愿你心地纯美,我也枕前言下,表达我深深的爱意。

让我俩盟誓,今生永不分开。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 .柳永集/历代名家精选集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7年10月版 :第3-5页 . 2、 顾之京,姚守梅,耿小博,叶嘉莹,母庚才 .柳永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5 :4-8 . 3、 立夏 .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的浅斟低唱 :重庆出版社 ,2013 :137-144 . 4、 张惠民,张进 .柳永词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2-4 .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

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拟把名花比。

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

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这美丽的人儿是徐飞琼身边的女伴,偶然离开了居住的天宫,流落人间,久久没有返回神仙的行列。

随意的梳妆打扮,寻常的言语,却因为天生难自弃的姝丽,身边的女子都花容失色,无心争艳。

想要把伊人比作珍贵的花朵,又害怕旁人笑话我,如此美丽的女子想要用花来形容,谈何容易?

仔细想想,数不尽的奇花异草,都只是深红浅白的单调颜色而已。

千种娇媚,万种风情,怎么比得上这眼前的女子,集各种世间的美丽于一身,万分宠爱,万分艳羡。

琼伴侣:与神仙为侣。

飞琼,即许飞琼,传说中的仙女,西王母侍女。

《汉武内传》:“王母命侍女许飞琼鼓震灵之簧。

”故宋词中多以喻歌舞吹奏的女子。

李演《南乡子·夜宴燕子楼》:“天上许飞琼,吹下蓉笙染玉尘。

”珠宫:用珠宝装饰的宫殿。

指仙人之居所。

行缀:指舞队行列。

缀,连结。

宋洪迈《夷坚丙志·桃源图》:“其押案节奏,舞蹈行缀,皆中音会。

”取次梳妆:随意打扮。

取次,犹草草,任意随便。

这里的“取次”与下文之“寻常”对举,都是不刻意的意思。

几多:多少。

姝丽:美丽。

葩:花。

卉:草的总称。

争如:怎如。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争,犹怎也。

”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关。

且恁相偎倚。

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

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

为盟誓。

今生断不孤鸳被。

(双关 一作:双美)须知在华丽的堂舍,美人的绣阁之中,又有佳人在明月清风中相伴,怎忍把好时光轻易的抛弃。

从古到今,难得才子佳人在盛壮之年双美遇合。

就这样亲热的依偎着,也未抵得爱我材艺之情更深。

愿你心地纯美,我也枕前言下,表达我深深的爱意。

让我俩盟誓,今生永不分开。

忍:不忍,怎忍。

此句为问句。

当年:正值盛年。

恁:如此,这样。

未消得:消不得,禁受不起。

消,犹禁也。

怜:爱。

奶奶:古代对女主人的称呼。

兰心蕙性:喻女性幽静高雅的品格。

断不:决不。

孤:辜负。

鸳被:即鸳鸯被,又称合欢被,特指夫妻合用的被子。

唐刘希夷《晚春》:“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

”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 .柳永集/历代名家精选集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7年10月版 :第3-5页 . 2、 顾之京,姚守梅,耿小博,叶嘉莹,母庚才 .柳永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5 :4-8 . 3、 立夏 .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的浅斟低唱 :重庆出版社 ,2013 :137-144 . 4、 张惠民,张进 .柳永词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2-4 .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

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拟把名花比。

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

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关。

且恁相偎倚。

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

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

为盟誓。

今生断不孤鸳被。

(双关 一作:双美)   此词题作“佳人”,叙写的对象是一美貌女子。

  《玉女摇仙佩·佳人》这首词开篇即凌空飞来一句“飞琼伴侣,偶别珠官,未返神仙行缀”,凝神细思,原来是以“飞琼伴侣”喻指这位女子。

仙女许飞琼曾为西王母“鼓震灵之簧”(《汉武内传》),作为她的女伴,这个女子自然也非同凡响了。

更何况她是“偶别”仙宫,来到人间,再没有回到仙界去。

如果说第一韵写了这位女子的超凡,下面的一韵则写了她的脱俗:随随便便地装束,寻寻常常地言语,便清丽过人,美艳超群。

其超脱凡俗处,真不可以常人之心思之也。

  人们常喜欢用名花喻美女,“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温庭筠《浣溪沙》其三),“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韦庄《女冠子》其二),“腰如纫柳脸如莲“(顾夐《荷叶杯》其七)……但柳永这首词“拟把名花比。

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几句,真是大畏唐突,尤见温存,又可悟翻旧为新之法。

在词人的眼中,“奇葩艳卉”也不过是或红得浓重、或白得浅淡而已,哪里赶得上她如此多情,占尽了人间所有的美艳娶质。

词句明白如话却凭空出奇,突破了自古以名花喻美人的俗意。

  从叙写的情事看,这首词的女主人公很可能是一位风尘女子,但词人将她写得那样脱俗,那样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正体现了柳永创作思想中闪光的一面,那就是把妓女当作人,把妓女当作倾诉衷情的对象。

这种思想,在词的下阕得到了更为集中的体现。

  从内容方面说,下阕主要写“我”与“佳人”的恩爱深情。

就写法而言,下阕多有小的开合,又时而宕开一层,写情一步深似一步。

  过片由“须信”领起,写良宵美景,不忍“把光阴轻弃”,一韵中三句间形成小的开合。

接下来又宕开一层,写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有盛年相依相伴,故以“且恁相偎依”一句收住了这一层意思。

既而笔致又深一层,点出了佳人所看重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我”的“多才多艺”。

最后又有枕下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一个“断不”,语气决绝,以之收煞全词,产生了一种荡气回肠的效果。

  柳永在这首词中提出了一种进步的爱情观,即“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模式。

作为一种新兴的、有进步色彩的社会意识,这种爱情模式冲破了封建的门第观念,冲破了传统的“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婚姻制度,对后世阐生了很大的影响。

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官调》和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所表现出的“从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的主题思想,就是对这种爱情观的进一步阐发。

而柳永的首倡之功,则是不可磨灭的。

至于词中“愿奶奶……”这样的俚俗之语,历代评者多毁疵之,但就全词来看,此乃小瑕,不足以掩大瑜也。

  清人沈谦认为将美女比作鲜花,已是陈腐老套,俗而又俗了。

比喻的生命在新在活,在于出人寻常意想之外。

“翻旧为新”,其实突出的还是一个“活”字。

太白“云”、“花”并举,且反过来说,活了。

屯田则推倒了说:若是以花来比此女,会惹人嗤笑,其实花也无法与她相比,她占尽人间之美,在她面前,“深红浅白”的花免不了也相形见绌了。

词的上片只是写美人之风情万种,“千娇百媚”。

她从仙女的舞队中走了出来,仿佛是来领略人世间的好天良夜,“皓月清风”。

下阕则突出“我”的多才多艺,佳人合该配才子,写得深情款款,温存不尽。

词以鸳梦好合作结,但梦只是梦,故于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中,亦含无尽的怅惘。

后世词论家针对“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数句,以为其“轻薄”,甚至是“秽亵”。

其实这里虽写得略嫌刻露,然下阕以“须信”领起,完全是想象之词,况且柳词往往是由歌女们被之以管弦,故不刻意避俗。

倘金圣叹评此词,想来非但不会指责,甚或以为是自然而然,文势之趋也。

更甚或以为病诟者冬烘,头巾气太重亦未可知。

全篇体现出柳词善于铺叙,流利婉转的词风,纡徐取势,迷离缥缈,令人含味不尽。

最是“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数句,写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举重若轻,笔墨简约,词家匠意文心,正须从此等细微处观之。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 .柳永集/历代名家精选集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7年10月版 :第3-5页 . 2、 顾之京,姚守梅,耿小博,叶嘉莹,母庚才 .柳永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5 :4-8 .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殚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原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殚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原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一觉醒来时,一缕寒风透过窗棂吹进房中,把孤灯吹熄。酒醒后的凄凉本已难耐,又听见屋外台阶上的落雨点点滴滴。可叹我迁延漂泊,孑然一身,沦落天涯。如今想起来,真是辜负了佳人的一片真情,多少山盟海誓竟成空言,又怎能忍心把从前的两情欢愉,陡然间变成眼下这孤独忧戚。愁闷之极!反复地回忆,想当初那洞房深处,多少次畅饮欢歌,双双游嬉于鸳鸯被底。那时节我尽心奉承,生怕耗费她一点气力。万种柔情,千般亲昵,我二人缠绵无尽,两情相依相惜。看如今,漫漫长夜漏壶永滴,就这样两地相思隔绝千里。我真是自寻离愁,却让你牵肠挂肚徒悲凄。不知要等到哪日,你我重拥鸳鸯被,共度欢情,如胶似漆。到那时,愿帷幕低垂玉枕亲昵。我会轻轻细说告诉你,在这偏远的寒江水乡,我夜夜难眠,数着寒更把你思念,把你惦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殚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原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因循:不振作之意。陡顿:突然。殚(dān)云尤雨:指男女贪恋欢情。殚,困扰,纠缠。秦云:秦楼云雨。形容男欢女爱。昵:亲近,亲昵。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殚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原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一觉醒来时,一缕寒风透过窗棂吹进房中,把孤灯吹熄。酒醒后的凄凉本已难耐,又听见屋外台阶上的落雨点点滴滴。可叹我迁延漂泊,孑然一身,沦落天涯。如今想起来,真是辜负了佳人的一片真情,多少山盟海誓竟成空言,又怎能忍心把从前的两情欢愉,陡然间变成眼下这孤独忧戚。愁闷之极!反复地回忆,想当初那洞房深处,多少次畅饮欢歌,双双游嬉于鸳鸯被底。那时节我尽心奉承,生怕耗费她一点气力。万种柔情,千般亲昵,我二人缠绵无尽,两情相依相惜。看如今,漫漫长夜漏壶永滴,就这样两地相思隔绝千里。我真是自寻离愁,却让你牵肠挂肚徒悲凄。不知要等到哪日,你我重拥鸳鸯被,共度欢情,如胶似漆。到那时,愿帷幕低垂玉枕亲昵。我会轻轻细说告诉你,在这偏远的寒江水乡,我夜夜难眠,数着寒更把你思念,把你惦记。 因循:不振作之意。陡顿:突然。殚(dān)云尤雨:指男女贪恋欢情。殚,困扰,纠缠。秦云:秦楼云雨。形容男欢女爱。昵:亲近,亲昵。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殚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原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这是柳永创制的慢词的一个范例。原《浪淘沙》词,为28字或54字体,而柳永这首慢词,则为135字之长篇。此词分三片。第一片写夜半酒醒时的悲戚,第二片追思以往之情事,第三片写眼前相思之情。对主人公的心理及思想活动,都给予了充分的体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采莲令·月华收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月亮已收起了光华,云淡淡的,地上有霜。

天色已黎明。

将远行西去的人,此时心情最苦。

美人儿紧握着我的手,为了送我上分别的岔路,她把朱红的大门轧轧地打开。

千娇百媚的脸庞、婀娜轻盈的身姿,她久久地站着,没有话,只流泪。

我肠都要痛断了,又怎么忍心回头再看她一眼呢?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我乘坐的一叶扁舟,便如此急急地随着水波去了。

临去前,我只顾准备走,行色匆匆,哪知离别的心绪,会万般千种地袭来心头呢!

我只得心怀怨恨,含情脉脉,这满腹的话又能对谁去说呢?

待到我再回过头去时,重城已看不到了。

寒飕飕的秋江上,唯见天外隐隐约约地有两三株烟蒙蒙的远树而已。

参考资料: 1、 罗立刚 .多情自古伤离别: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51-52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临歧:岔路口。

此指临别。

轧轧:象声词,门轴转动的声音。

争忍:怎忍。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方寸:指心绪,心情。

脉脉:含情貌。

参考资料: 1、 罗立刚 .多情自古伤离别: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51-52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月亮已收起了光华,云淡淡的,地上有霜。

天色已黎明。

将远行西去的人,此时心情最苦。

美人儿紧握着我的手,为了送我上分别的岔路,她把朱红的大门轧轧地打开。

千娇百媚的脸庞、婀娜轻盈的身姿,她久久地站着,没有话,只流泪。

我肠都要痛断了,又怎么忍心回头再看她一眼呢?

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临歧:岔路口。

此指临别。

轧轧:象声词,门轴转动的声音。

争忍:怎忍。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我乘坐的一叶扁舟,便如此急急地随着水波去了。

临去前,我只顾准备走,行色匆匆,哪知离别的心绪,会万般千种地袭来心头呢!

我只得心怀怨恨,含情脉脉,这满腹的话又能对谁去说呢?

待到我再回过头去时,重城已看不到了。

寒飕飕的秋江上,唯见天外隐隐约约地有两三株烟蒙蒙的远树而已。

方寸:指心绪,心情。

脉脉:含情貌。

参考资料: 1、 罗立刚 .多情自古伤离别: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51-52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此词描写一对恋人的离别之情。

由于作者是一位善于铺叙的高手,所以把女主人公的千娇百媚,自己的满腹离愁都写得十分细致。

上阕着意刻画的是主人公的情态,“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这十一个字,把一个美丽多情的女子的形象描写得十分可人怜惜。

为了烘托离别的凄苦,作者在描写这位纯情女子之先,特地把呀呀的开门声写出来,起到增加气氛的作用。

开门有“轧轧”之声,而女子的送行却“无言有泪”,有声与无声前后照应,构成了一种更加令人断肠的凄惨画面。

下阙写自己的落寞情绪,与心爱的女子分别,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如果一切静止该多好啊,那样自己和心爱的人就不会分离了,爱就能永恒。

可惜那不解人意的扁舟匆匆前行,不长时间,心上人所居的城市就不能再见了。

  全词写到这里,作者已经把离别之苦倾诉殆尽了,为了更强调凄苦悲切的气氛,作者用写景作为结束语:清寒的江流那边,只剩下烟云笼罩的两三棵树!

这种以景言情的写法在古词曲中并不少见,但此词把景致的描写放在全词的末尾,这就好比古歌曲中的“乱”,把前此所铺排的种种情绪推向了最高潮。

  斜月西沉,霜天破晓,执手相送,情何以堪!

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

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

深刻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感受。

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

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

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

体现了柳词的特色。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

片帆高举。

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

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

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

片帆高举。

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寒云笼罩,天色暗淡,我乘一叶小舟,兴致勃勃地离开江渚。

越过千山万水,进入了若耶溪的深处。

狂怒的波涛渐渐平息,山风突然间刮起,又听到商贾们相互打招呼。

一片片风帆高高挂起,一条条画船轻快地驰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

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看岸上酒旗随风飘舞,一座山村烟云迷蒙,村边还有几行经霜的树。

夕阳下,打鱼人敲着木榔归去。

残败的荷花零零落落,池边掩映一排排光秃的杨柳。

岸边三三两两的,是一群浣纱的少女,她们躲避着行人,害羞地含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

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

行到此处,我勾起了思念,悔不该轻率地抛开闺中女子,像水中浮萍漂流难驻。

唉,与她的约定不知何时才能兑现?

别离的情怀凄凉,只空恨年终岁晚,归期受阻。

泪水涟涟,凝望遥遥京城路,听那孤鸿声声回荡在悠远的暮天中。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352-355 . 2、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19 . 3、 李 华 .宋词三百首详注 .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3(第3版) :17-18 .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

片帆高举。

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冻云:冬天浓重聚积的云。

扁舟:小船。

乘兴离江渚:自己乘兴离开了江边。

江渚:江边。

渚:水中沙洲,此指水边。

万壑千岩:出自《世说新语·言语》:顾恺之自会稽归来,盛赞那里的山川之美,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这里指千山万水。

越溪:泛指越地的溪流。

樵风:指顺风。

乍起:指山风突然的吹起来。

商旅:行商之旅客,这里泛指旅客。

画鹢(yì):船其首画鹢鸟者,以图吉利。

鹢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水鸟,不怕风暴,善于飞翔。

这里以“画鹢”代指舟船。

翩翩:形容穿行轻快的样子。

南浦:南岸的水边,泛指水滨。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

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望中:在视野里。

酒旆:酒店用来招引顾客的旗幌。

一簇烟村:一处冒着炊烟的村庄。

鸣榔:用木长棒敲击船舷。

渔人有时用他敲船,使鱼受惊入网;

有时用它敲船以为唱歌的节拍,这里用后者,即渔人唱着渔歌回家。

浣纱游女:水边洗衣劳作的农家女子。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

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

因:这里是”于是“,”就“的意思。

绣阁轻抛:轻易抛弃了偎红倚翠的生活。

浪萍难驻:漂泊漫游如浪中浮萍一样行踪无定。

后约:约定以后相见的日期。

丁宁:同“叮咛”,临别郑重嘱咐。

何据:有什么根据,是说临别时相互的约定、嘱咐都不可靠,都无法实现。

空恨:徒恨。

杳杳:遥远的意思。

神京:指都城汴京。

断鸿:失群的孤雁。

长天暮:远天出现茫茫暮色。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352-355 . 2、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19 . 3、 李 华 .宋词三百首详注 .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3(第3版) :17-18 .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

片帆高举。

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寒云笼罩,天色暗淡,我乘一叶小舟,兴致勃勃地离开江渚。

越过千山万水,进入了若耶溪的深处。

狂怒的波涛渐渐平息,山风突然间刮起,又听到商贾们相互打招呼。

一片片风帆高高挂起,一条条画船轻快地驰过南浦。

冻云:冬天浓重聚积的云。

扁舟:小船。

乘兴离江渚:自己乘兴离开了江边。

江渚:江边。

渚:水中沙洲,此指水边。

万壑千岩:出自《世说新语·言语》:顾恺之自会稽归来,盛赞那里的山川之美,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这里指千山万水。

越溪:泛指越地的溪流。

樵风:指顺风。

乍起:指山风突然的吹起来。

商旅:行商之旅客,这里泛指旅客。

画鹢(yì):船其首画鹢鸟者,以图吉利。

鹢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水鸟,不怕风暴,善于飞翔。

这里以“画鹢”代指舟船。

翩翩:形容穿行轻快的样子。

南浦:南岸的水边,泛指水滨。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

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看岸上酒旗随风飘舞,一座山村烟云迷蒙,村边还有几行经霜的树。

夕阳下,打鱼人敲着木榔归去。

残败的荷花零零落落,池边掩映一排排光秃的杨柳。

岸边三三两两的,是一群浣纱的少女,她们躲避着行人,害羞地含笑相语。

望中:在视野里。

酒旆:酒店用来招引顾客的旗幌。

一簇烟村:一处冒着炊烟的村庄。

鸣榔:用木长棒敲击船舷。

渔人有时用他敲船,使鱼受惊入网;

有时用它敲船以为唱歌的节拍,这里用后者,即渔人唱着渔歌回家。

浣纱游女:水边洗衣劳作的农家女子。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

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

行到此处,我勾起了思念,悔不该轻率地抛开闺中女子,像水中浮萍漂流难驻。

唉,与她的约定不知何时才能兑现?

别离的情怀凄凉,只空恨年终岁晚,归期受阻。

泪水涟涟,凝望遥遥京城路,听那孤鸿声声回荡在悠远的暮天中。

因:这里是”于是“,”就“的意思。

绣阁轻抛:轻易抛弃了偎红倚翠的生活。

浪萍难驻:漂泊漫游如浪中浮萍一样行踪无定。

后约:约定以后相见的日期。

丁宁:同“叮咛”,临别郑重嘱咐。

何据:有什么根据,是说临别时相互的约定、嘱咐都不可靠,都无法实现。

空恨:徒恨。

杳杳:遥远的意思。

神京:指都城汴京。

断鸿:失群的孤雁。

长天暮:远天出现茫茫暮色。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352-355 . 2、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19 . 3、 李 华 .宋词三百首详注 .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3(第3版) :17-18 .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

片帆高举。

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

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

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

  上片首句点明时令,交待出发时的天气。

“冻云”句说明已届初冬,天公似酿雪,显得天色黯淡。

“扁舟”二句写到自身,以“黯淡”的背景,反衬自己乘一叶扁舟驶离江渚时极高的兴致。

“乘兴”二字是首叠的主眼,从“离江渚”开始,直到“过南浦”,词人一直保持着饱满的游兴。

“渡万壑”二句,概括交待了很长的一段路程,给人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感觉。

“怒涛”四句,写扁舟继续前行时的所见所闻。

此时已从万壑千岩的深处出来,到了比较热闹的开阔江面上,浪头渐小,吹起顺风,听见过往经商办事的船客彼此高兴地打招呼,船只高高地扯起了风帆。

“片帆高举”是写实,也可想象出词人顺风扬帆时独立船头、怡然自乐的情状。

“泛画鹢”的“鹢”,是一种水鸟,古代常画鹢于船头,这里以“画鹢”代指舟船。

“翩翩”,轻快的样子。

“南浦”,南岸的水边。

“翩翩”遥应“乘兴”,既写舟行的轻快,也是心情轻快的写照。

从整个上片来看,柳永当时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

  中片写舟中所见,所有景物都“望中”生发,时间是“过南浦”以后,已届傍晚,地点从溪山深处转到了南浦以下的江村。

词人乘兴扬帆翩翩而行,饶有兴味地观赏着展现眼前的风光。

“望中”三句写岸上,只见高挑的酒帘风中闪动,烟霭朦胧中隐约可见有一处村落,其间点缀着几排霜树。

“残日”句转写江中,渔人用木棒敲击船舷的声音把词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发现残日映照的江面上,渔人“鸣榔归去”。

接下来却见,浅水滩头,芰荷零落;

临水岸边,杨柳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

透过掩映的柳枝,看得见岸边一小群浣纱归来的女子。

“浣纱游女”是词人描写的重点,他工笔细描她们“避行客、含羞笑相语”的神情举止。

眼前这三三两两浣纱游女,触动并唤醒了词人沉埋心底的种种思绪,顿生羁旅行役的感慨,真所谓因触目而惊心。

整个中片承上启下,与下片存着内的有机联系。

  下片由景入情,写的是去国离乡的感慨,用“到此因念”四个字展开。

“此”字直承二叠末的写景,“念”字引出此叠的离愁别恨。

“绣阁轻抛”,后悔当初轻率离家:“浪萍难驻”,慨叹此时浪迹他乡。

将离家称为“抛”,更“抛”前着一“轻”字,后悔之意溢于言表;

自比浮萍,又“萍”前安一“浪”字,对于眼下行踪不定的生活,不满之情见于字间。

最使词人感到凄楚的是后会难期。

“叹后约”四句,便是从不同的角度抒写难以与亲人团聚的感慨。

  “叹后约”句遥当年别离时分,妻子殷勤叮咛,约定归期,而此时难以兑现。

“惨离怀”二句一叹现时至岁暮,但还不能回家,因而只能空自遗憾;

再叹目前自己离妻子寄身的京城汴梁,路途遥远,不易到达,只得“凝泪眼”而长望。

结语“断鸿”句,重又由情回到景上,望神京而不见,映入眼帘的,唯有空阔长天,苍茫暮色,听到耳中的只有离群的孤雁渐去渐远的叫声。

这一景色,境界浑涵,所显示的氛围,与词人的感情十分合拍。

“断鸿”句所写的是情中之景,着重表现的是寄寓景物中的主观感受。

下片把去国离乡的离愁和羁旅行役的苦况写得令人读来心神惨然。

  柳永词善于铺叙,上、中片写景,感情悠游不迫,笔调舒徐从容,由叙述转为描绘。

描叙内容也从自然现象转到社会人事,整体上层次分明,铺排有序。

末片抒情,感情汪洋恣肆,一发难收,笔调也变得急促起来,抒写了悔当初、恨现的感情;

接着的几句,围绕着“别易会难”这一中心,作多角度的反复抒写。

音韵上,从“叹后约”句开始,用韵转密,如促节繁弦,正好适应了硬咽语塞、一吐为快的抒情需要。

写景,为抒情铺垫;

徐缓,为急骤蓄势。

通篇转承自然、浑若天成,体现了柳永长调的突出优点。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352-355 .

秋夜月·当初聚散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当初聚散。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

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

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

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

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当初聚散。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当时离开的时候,就说了,没有机会再和你见面。

最近呢,没有想到我们却再次相遇。

闲暇的时候,喝着酒,你皱着眉头叹气。

又想起旧时的无限忧愁。

盈盈泪眼。

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

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

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

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你眼睛里闪着泪光,在我耳边说着你的万种怨恨。

但是我也许多的无可奈何,不可能这样永远陪你。

等我没有什么牵绊的时候,我就会和你永远在一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

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

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

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桐树花开绚丽烂漫,一阵疏雨刚过,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过一般。

艳丽的红杏林犹如燃烧的火焰,浅红色的缃桃花装扮着郊野,美景似画屏。

清明踏青的人们倾城空巷而出,全都为游赏名胜而去。

人们纵马驾车奔向远郊。

暖风中吹来阵阵繁密清脆的管弦乐声,千家万户竞相奏起新颖美妙的音乐。

盈盈。

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远郊佳丽如云。

踏青队伍里,少女们采花斗草,艳丽妖冶的歌女递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

对面路旁到处可见遗簪坠珥的欢饮不拘形迹之人,盛装美女更是纵横遍野。

面对如此众多佳丽,欢爱之情油然而生。

纵情畅饮,陶然大醉如玉山倾倒。

拚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则非尽醉不休。

参考资料: 1、 谢桃坊.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 , 2002 :第43-45页 2、 唐圭璋、钟振振.《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6-01:第2871-2872页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

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桐树花开绚丽烂漫,一阵疏雨刚过,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过一般。

艳丽的红杏林犹如燃烧的火焰,浅红色的缃桃花装扮着郊野,美景似画屏。

清明踏青的人们倾城空巷而出,全都为游赏名胜而去。

人们纵马驾车奔向远郊。

暖风中吹来阵阵繁密清脆的管弦乐声,千家万户竞相奏起新颖美妙的音乐。

幰(xiǎn):音显,车上帷幔。

盈盈。

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远郊佳丽如云。

踏青队伍里,少女们采花斗草,艳丽妖冶的歌女递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

对面路旁到处可见遗簪坠珥的欢饮不拘形迹之人,盛装美女更是纵横遍野。

面对如此众多佳丽,欢爱之情油然而生。

纵情畅饮,陶然大醉如玉山倾倒。

拚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则非尽醉不休。

踏青:春季郊游。

秦味芸《月令粹编》卷四引冯应京《月令广义》云“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又卷五引费著《岁华纪丽谱》云“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又卷六引李淖《秦中岁时纪》云“上巳(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

旧俗以清明节为踏青节。

艳冶:艳丽,犹言妖冶。

递:驿车,驿马。

往往:处处。

珥:音耳,古代珠玉耳饰。

《仓颉篇》“珥,珠在珥也。

耳珰垂珠者曰珥。

”罍:音雷。

古器名,容酒或盛水用。

《诗·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尔雅·释器》郭璞注云“罍形似壶,大者受一斛”。

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酲:音呈,病酒也。

参考资料: 1、 谢桃坊.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 , 2002 :第43-45页 2、 唐圭璋、钟振振.《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6-01:第2871-2872页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

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

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这首《木兰花慢》以描绘清明的节日风光,侧面地再现了宋真宗、仁宗年间社会升平时期的繁胜场面。

清明时节风和日暖,百花盛开,芳草芊绵,人们习惯到郊野去扫墓、踏青。

这首词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为再现对象,生动地描绘了旖旎春色和当时盛况,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气象,形容曲致”之作。

  起首六句二十四字,兼写清明乍雨、群花烂漫,点出春日郊游的特定风物。

起笔便异常简洁地点明了时令。

紫桐即油桐树,三月初应信风而开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后叶,故繁茂满枝,最能标志郊野清明的到来。

一个“拆”字,写尽桐花烂漫的风致。

“先清明”,经过夜来或将晓的一阵疏雨,郊野显得特地晴明清新,点出“清明之明”。

作者选择了“艳杏”和“缃桃”等富于艳丽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烧”和“绣”具有雕饰工巧的动词,以突出春意最浓时景色的鲜妍如画。

这首词的重点不于对动人春色的工笔描绘,所以自“倾城”句始,词进入游春活动的描述。

作者善于从宏观来把握整体的游春场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

“倾城,尽寻胜去”是对春游盛况作总的勾勒。

人们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熟食品,男骑宝马,女坐香车,到郊外去领略大自然的景色,充分享受春天的观乐。

“雕鞍”代指马,“绀幰”即天青色的车幔,代指车。

结两句,以万家之管弦新声大大地渲染了节日的气氛,词情向欢乐的高潮发展。

词的上片,诗人用浓墨重彩绘制出一幅生气盎然的清明踏青游乐图。

  词的下片着重表现江南女子郊游的欢乐。

柳永这位风流才子将注意力集中于艳冶妖娆、珠翠满头的市井妓女身上。

这富于浪漫情调的春天郊野,她们的欢快与放浪,作者看来,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趣味和色彩,而事实上也如此。

“盈盈”以女性的轻盈体态指代妇女,这里兼指众多的妇女。

她们占芳寻胜,玩着传统的斗草游戏。

踏青中最活跃的还是那些歌妓舞女们。

她们艳冶出众,尽情地享受着春的欢乐和春的赐与。

作者以“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衬出当日游人之众,排场之盛,同时也暗示这些游乐人群的主体是豪贵之家。

这是全词欢乐情景的高潮。

而作者对春之美好和生之欢乐的体验也抒发到了极致。

继而词笔变化,作者继以肯定的语气,设想欢乐的人们,佳丽之地饮尽樽里的美酒,陶然大醉,有如玉山之倾倒。

“罍”为古代酒器,即大酒樽。

词的结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醒。

”一句意思是,这些欢乐的人定是拚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则非尽醉不休。

不能把这一句简单用“醉生梦死”去界定,实际上,柳永这里呕歌的是古代女子这难得的自由机会和场合中所迸发的生命的快乐。

   这首《木兰花慢》充分体现了柳词善予铺叙的表现特征。

诗人依赖调式变化、句式参差,造成了一种急促的节奏和繁密的语势;

同时又通过特色景物的点染,大量细节的描写和场面的铺陈,将描写对象加以铺张渲染,为全词带来一种繁复之美。

这是两宋时期广为传唱的“欢乐颂”和“春之歌”,体现了柳永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钟振振.《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6-01:第2871-2872页 2、 吕明涛,谷学彝.《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出版,2010-4-1:第198-200页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夜幕降临,倏忽间清风吹散了薄烟,在窗棂竹帘之外,渐渐升起了一轮明月。

因畏路途杳杳更忧人心未合,即使能结同心,恐不能同处一地。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情义绵绵,思绪翩翩。

剪不断,理还乱。

云儿啊,再回去只怕了无踪迹(认不得归路)。

这样的事、情思应该只有在前世里显现,总是喜欢将两地鸳鸯放一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凤归云·向深秋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向深秋,雨馀爽气肃西郊。

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

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

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

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

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

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

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晴丽之昼,谁主园林之春呢?

春天阳气暗催草木萌发,葱郁的深谷也变得那样暖和。

清晨,黄莺在林间翩翩飞舞,露水打湿的它们金黄色的毛羽,绿叶掩映中传来了它们悦耳的鸣声,绵绵蛮蛮如有情,低低地诉说着芳心深意。

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

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

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无缘无故地,黄莺出巢飞动的时候,清晨的雾霭尚未消散,又追逐随同游蜂而去。

它们行踪放浪,两两相呼应,整日雾里唱风里舞。

当上林苑柳树葱郁茂盛时,在别馆花深的地方,这期间燕子特别多,都把美好时光白白流失。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柳永集/历代名家精选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3 2、 叶嘉莹 顾之京.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5:1-3

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晴昼:风和日丽的一个白天。

暖律:古以时令合乐律。

暖律乃指暄暖节令,即温暖的时节。

潜:暗暗地,悄悄地,私下。

催:对“暖律”而言也。

“暖律潜催”是“潜催暖律”的倒装。

幽谷:葱郁深谷。

暄(xuān)和:即暖和。

黄鹂:即黄莺,俗称柳莺,亦谓流莺。

翩翩:展翅飞貌。

乍:刚刚。

迁:转移,这里是“飞到”之意。

芳树:对树的美称。

观:看、见也。

露湿:露水沾湿也。

缕金:即金缕,此处因律而倒置。

缕金衣,即金缕衣,用金缕绣有花纹图案的衣衫;

这里形容黄鹂地金黄色地羽毛。

叶映:黄鹂鸣叫震动树叶而反映的回音,这是一种拓展手法。

簧(huáng)语:指代簧舌的吹奏乐器之乐声,这里形容黄鹂鸣叫声之清脆悦耳。

晓来:即清晨。

绵蛮:指小鸟或鸟鸣声。

芳心:通常形容女子,此处把黄鹂拟人化了。

低诉:低声倾诉。

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

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

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无据:此处意为“无由来”“无端”“无缘无故”。

暖烟:暖晨之霭气。

趁:此处乃“追逐”“随同”之意。

游蜂:指到处采花的蜜蜂。

踪迹:行踪也。

恣狂:恣意放浪。

“恣狂踪迹”是“踪迹恣狂”的倒装。

两两相呼:两两相呼应。

终朝(zhāo):即整日里。

雾吟风舞,即雾里唱风里舞。

这里的“雾”字正和前面的“暖烟”相呼应。

上苑:即古皇家园林“上林苑” 。

秦时在咸阳附近渭水南,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年)在秦旧苑址上扩建。

柳秾(nóng):柳树葱郁茂盛。

秾,草木葱郁茂盛之貌。

别馆:即别墅。

古代建于园林内的居宅,称为别馆或别业。

此际:这期间。

海燕:即燕子、家燕。

偏饶:特多。

偏,偏偏是。

饶,富也;

多也。

韶光: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光;

也指青春年华。

与:付出。

此处指韶光白白流失了。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柳永集/历代名家精选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3 2、 叶嘉莹 顾之京.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5:1-3

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晴丽之昼,谁主园林之春呢?

春天阳气暗催草木萌发,葱郁的深谷也变得那样暖和。

清晨,黄莺在林间翩翩飞舞,露水打湿的它们金黄色的毛羽,绿叶掩映中传来了它们悦耳的鸣声,绵绵蛮蛮如有情,低低地诉说着芳心深意。

晴昼:风和日丽的一个白天。

暖律:古以时令合乐律。

暖律乃指暄暖节令,即温暖的时节。

潜:暗暗地,悄悄地,私下。

催:对“暖律”而言也。

“暖律潜催”是“潜催暖律”的倒装。

幽谷:葱郁深谷。

暄(xuān)和:即暖和。

黄鹂:即黄莺,俗称柳莺,亦谓流莺。

翩翩:展翅飞貌。

乍:刚刚。

迁:转移,这里是“飞到”之意。

芳树:对树的美称。

观:看、见也。

露湿:露水沾湿也。

缕金:即金缕,此处因律而倒置。

缕金衣,即金缕衣,用金缕绣有花纹图案的衣衫;

这里形容黄鹂地金黄色地羽毛。

叶映:黄鹂鸣叫震动树叶而反映的回音,这是一种拓展手法。

簧(huáng)语:指代簧舌的吹奏乐器之乐声,这里形容黄鹂鸣叫声之清脆悦耳。

晓来:即清晨。

绵蛮:指小鸟或鸟鸣声。

芳心:通常形容女子,此处把黄鹂拟人化了。

低诉:低声倾诉。

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

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

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无缘无故地,黄莺出巢飞动的时候,清晨的雾霭尚未消散,又追逐随同游蜂而去。

它们行踪放浪,两两相呼应,整日雾里唱风里舞。

当上林苑柳树葱郁茂盛时,在别馆花深的地方,这期间燕子特别多,都把美好时光白白流失。

无据:此处意为“无由来”“无端”“无缘无故”。

暖烟:暖晨之霭气。

趁:此处乃“追逐”“随同”之意。

游蜂:指到处采花的蜜蜂。

踪迹:行踪也。

恣狂:恣意放浪。

“恣狂踪迹”是“踪迹恣狂”的倒装。

两两相呼:两两相呼应。

终朝(zhāo):即整日里。

雾吟风舞,即雾里唱风里舞。

这里的“雾”字正和前面的“暖烟”相呼应。

上苑:即古皇家园林“上林苑” 。

秦时在咸阳附近渭水南,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年)在秦旧苑址上扩建。

柳秾(nóng):柳树葱郁茂盛。

秾,草木葱郁茂盛之貌。

别馆:即别墅。

古代建于园林内的居宅,称为别馆或别业。

此际:这期间。

海燕:即燕子、家燕。

偏饶:特多。

偏,偏偏是。

饶,富也;

多也。

韶光: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光;

也指青春年华。

与:付出。

此处指韶光白白流失了。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柳永集/历代名家精选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3 2、 叶嘉莹 顾之京.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5:1-3

12345 共2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