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濑

作者: 谢灵运 朝代: 南北朝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在秋晨自己的羁旅之思更加浓重了,自己怀着这种秋晨的羁旅之思来尽情地游赏眺望。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看到急流的江水和崩落的江岸更感伤自己的长期在外飘荡。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只见急流飞逝,日落西山,余辉照耀。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荒林落叶纷纷,哀禽凄凄哀号。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贬谪的游子,怎能不睹物伤悼,幸运的是,我已悟出了椹然长存的微妙要道。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既然抱定上古三皇的淳朴之心听任自然,无为治郡,怎会顾忌末代群小的讥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目睹严子濑的淙淙急流,联想任国公子的东海垂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谁说古今不同,只要都怀着一颗高沽韵心,即使时代辽远,也能共谐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1、 《魏晋南北朝诗观止》编委会编.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 魏晋南北朝诗观止.上海:学林出版社,2015.08:123 2、 朱睦卿编选.严州·七里泷山水旅游诗选:研究出版社,2008.3:55 3、 刘心明.谢灵运鲍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10月:20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羁(jī)心:羁旅之心,离乡人的愁思。

积:聚集。

展:申展,这里是尽情的意思。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逝湍(tuān):急流不停的江水。

湍,急流。

徒旅:游客。

孤客、徒旅皆诗人自指。

奔峭:崩落断裂的陡峭江岸。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潺湲(chányuán):水流的样子。

日落:日光下射。

照曜:阳光闪耀的样子。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荒林:无人料理和游赏的野林。

纷沃若:枝叶繁茂众多的样子。

纷,纷纷,众多。

沃若,即沃然,美好繁盛的样子。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遭物:看到客观景物,即面对着流水、日光、荒林和哀禽。

悼:感伤。

迁斥:被贬滴、斥逐。

存期:期望,想要。

存,想。

要妙: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理。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秉:掌握,把持。

上皇心:上古时代人们淳朴的思想感情。

上皇,即羲皇,伏羲氏,历史传说中的上古时帝王。

岂屑(xiè):哪顾,不管。

末代:衰乱之世,这里指诗人所处的社会。

诮(qiào):责备,讥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严子濑:即严陵濑,在七里濑东。

“严子”即严光,字子陵,本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但他坚决不肯出仕,隐居富春江上,后人名其垂钓处为严陵濑,即此诗所谓的“严子濑”。

其地在七里濑下游数里,故诗人举目可见。

想属(zhǔ):联想。

任公:任国公子。

《庄子·外物篇》中写道:任国的一位公子做了一个大钓钩和大绳子,用五十头牛当作钓饵,到东海去钓鱼。

钓了一年才钓得一条极大的鱼。

他把这鱼切开做成肉干,从淛河以北到苍梧以东的人都可以吃得很饱。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同调:情调相同,志同道合。

参考资料: 1、 《魏晋南北朝诗观止》编委会编.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 魏晋南北朝诗观止.上海:学林出版社,2015.08:123 2、 朱睦卿编选.严州·七里泷山水旅游诗选:研究出版社,2008.3:55 3、 刘心明.谢灵运鲍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10月:20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开头四句语言颇艰涩费解。

第一句,“羁心”指一个被迫远游为宦的人满肚皮不情愿的心情。

这句意思说在秋天的早晨自己郁积着一种不愉快的羁旅者的心情。

接下来第二句说,既然一清早心情就不愉快,那么爽性尽情地眺览沿途的景物吧。

第三、四两句似互文见义,实略有差别。

“逝湍”指湍急而流逝的江水,则“孤客”当为舟行之客;

而“徒旅”虽与“孤客”为对文,乃指徒步行走的人,则当为陆行之客,故下接“苦奔峭”三字。

夫舟行于逝湍之中,自然提心吊胆;

但其中也暗用“逝川”的典故。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因知此句的“伤”字义含双关,既伤江上行舟之艰险,又伤岁月流逝之匆遽,与下文“遭物悼迁斥”句正相呼应。

第四句,江岸为水势冲激,时有崩颓之处,徒步旅行的人走在这样的路上自然感到很苦。

不过从上下文观之,这句毕竟是陪衬,重点还在“伤逝湍”的“孤客”,也就是作者本人。

所以“孤客”、“徒旅”是以个别与一般相对举,似泛指而并非全是泛指。

  第二节的四句全是景语。

这中间也有跳跃。

开头明写秋晨,下文却来写“秋晚”,而用“日落山照曜”一句来代表。

这种浓缩的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之一,而谢灵运的诗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但是缓是急,仍须研究。

汉武帝《瓠子歌》(见《史记·河渠书》引):“河汤汤兮激潺谖。

”可见当训水流急貌。

何况“石浅”则水势自急,必非缓流可知。

此四句“石浅”句写水,写动态,“日落”句写山,写静态;

水为近景,色泽清而浅;

山为远景,色泽明而丽。

“荒林”句写目之所见,“哀禽”句写耳之所闻。

全诗景语,仅此四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照理讲它们并非主要内容。

只是若把这四句删掉,此诗即无诗味可言。

可见情由景生,原是写诗要诀。

  第三节从写景转入抒情,却兼有议论。

“迁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观上指自己被出为郡守,无异于受迁谪和贬斥,二是客观上感到节序迁改推移,时不待人。

这二者都是值得伤悼的。

但只要存有希望,就可以领悟精微玄妙的道理,不致因外来的干扰影响自己的情绪了。

然而这种悟道的境界,只有太古时代的圣君贤哲才能心领神会,处于衰乱末代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所以作者说,“我既已持有上古时代的圣贤的一颗心,哪里还在乎当今世人的讥诮呢!

”从这里,看得出作者同刘宋王朝的统治阶级是互相对立的,这是豪门世族与军阀新贵之间必然存在的矛盾。

最后矛盾激化,谢灵运终于以谋反罪被杀害。

从历史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是丝毫不足为怪的。

  最后一节,作者借古人以明志。

“严子”和“任公”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古人。

严光是避世的隐者,而任公则象征着具有经世大才的非凡之辈。

作者意思说自己纵有经天纬地之才,由于不合时宜,宁可做个隐士。

结尾两句,作者明确表示:即使不同时代的人也可以志趣相投,步调一致。

言外隐指:本人知音寥落,当世的人对自己并不了解。

从而可以推断,上文作者所伤悼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了。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634-635页

泰山吟

作者: 谢灵运 朝代: 南北朝

岱宗秀维岳。

崔崒刺云天。

岝崿既崄巘。

触石辄芊绵登封瘗崇坛。

降禅藏肃然。

石闾何晻蔼。

明堂秘灵篇。

豫章行

作者: 谢灵运 朝代: 南北朝

短生旅长世。

恒觉白日欹。

览镜睨颓容。

华颜岂久期。

茍无回戈术。

坐观落崦嵫。

折杨柳行

作者: 谢灵运 朝代: 南北朝

骚屑出穴风。

挥霍见日雪。

飕飕无久摇。

皎皎几时洁。

未觉泮春冰。

已复谢秋节。

空对尺素迁。

独视寸阴灭。

否桑未易系。

泰茅难重拔。

桑茅迭生运。

语默寄前哲。

苦寒行

作者: 谢灵运 朝代: 南北朝

樵苏无夙饮。

凿冰煮朝飡。

悲矣采薇唱。

苦哉有余酸。

悲哉行

作者: 谢灵运 朝代: 南北朝

萋萋春草生。

王孙游有情。

差池燕始飞。

夭袅桃始荣。

灼灼桃悦色。

飞飞燕弄声。

檐上云结阴。

涧下风吹清。

幽树虽改观。

终始在初生。

松茑欢蔓延。

樛葛欣虆萦。

眇然游宦子。

晤言时未幷。

鼻感改朔气。

眼伤变节荣。

侘傺岂徒然。

澶漫绝音形。

风来不可托。

鸟去岂为听。

会吟行

作者: 谢灵运 朝代: 南北朝

六引缓清唱。

三调伫繁音。

列筵皆静寂。

咸共耹会吟。

会吟自有初。

请从文命敷。

敷绩壶冀始。

刊木至江汜。

列宿炳天文。

负海横地理。

连峰竞千仞。

背流各百里。

滮池溉粳稻。

轻云暧松杞。

两京愧佳丽。

三都岂能似。

层台指中天。

高墉积崇雉。

飞燕跃广途。

鹢首戏清沚。

肆呈窈窕容。

路曜{女便}娟子。

自来弥世代。

贤达不可纪。

句践善废兴。

越叟识行止。

范蠡出江湖。

梅福入城市。

东方就旅逸。

梁鸿去桑梓。

牵缀书土风。

辞殚意未已。

顺东西门行

作者: 谢灵运 朝代: 南北朝

出西门。

眺云间。

挥斤扶木坠虞泉。

信道人。

鉴徂川。

思乐暂舍誓不旋。

闵九九。

伤牛山。

宿心载违徒昔言。

竞落运。

务颓年。

招命侪好相追牵。

酌芳酤。

奏繁弦。

惜寸阴。

情固然。

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

作者: 谢灵运 朝代: 南北朝

详观记牒。

鸿荒莫传。

降及云鸟。

曰圣则天。

虞承唐命。

周袭商艰。

江之永矣。

皇心惟眷。

矧乃暮春。

时物芳衍。

滥觞逶迤。

周流兰殿。

礼备朝容。

乐阕夕宴。

上留田行

作者: 谢灵运 朝代: 南北朝

薄游出彼东道。

上留田。

薄游出彼东道。

上留田。

循听一何矗矗。

上留田。

澄川一何皎皎。

上留田。

悠哉逷矣征夫。

上留田。

悠哉逷矣征夫。

上留田。

两服上阪电游。

上留田。

舫舟下游飚驱。

上留田。

此别既久无适。

上留田。

此别既久无适。

上留田。

寸心系在万里。

上留田。

尺素遵此千夕。

上留田。

秋冬迭相去就。

上留田。

秋冬迭相去就。

上留田。

素雪纷纷鹤委。

上留田。

清风飚飚入袖。

上留田。

岁云暮矣增忧。

上留田。

岁云暮矣增忧。

上留田。

诚知......更多

3637383940 共16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