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高台半行云。

望望高不极。

草树无参差。

山河同一色。

髣髴洛阳道。

道远离别识。

玉阶故情人。

情来共相忆。

拟明月照高楼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圆魄当虚闼。

清光流思延。

延思照孤影。

凄怨还自怜。

台镜早生尘。

匣琴又无弦。

悲慕屡伤节。

离忧亟华年。

君如东扶景。

妾似西柳烟。

相去既路迥。

明晦亦殊悬。

愿为铜铁辔。

以感长乐前。

子夜四时歌 春歌 二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兰叶始满地。

梅花已落枝。

持此可怜意。

摘以寄心知。

天安寺疏圃堂诗

作者: 萧衍 朝代: 南北朝

乘和荡犹豫。

此焉聊止息。

连山去无限。

长洲望不极。

参差照光彩。

左右皆春色。

晻暧瞩。

游丝。

出没看飞翼。

其乐信难忘。

翛然宁有饰。

和樊晋陵伤妾诗

作者: 阴铿 朝代: 南北朝

画梁朝日尽。

芳树落花辞。

忽以千金笑。

长作九泉悲。

镜前尘剧粉。

机上网多丝。

户余双入燕。

床有一空帷。

名香不可得。

何见返魂时。

行经古墓诗

作者: 阴铿 朝代: 南北朝

偃松将古墓。

年代理当深。

表柱应堪烛。

碑书欲有金。

逈坟由路毁。

荒隧受田侵。

霏霏野雾合。

昏昏陇日沉。

悬剑今何在。

风杨空自吟。

游巴陵空寺诗

作者: 阴铿 朝代: 南北朝

日宫朝绝磬。

月殿夕无扉。

网交双树叶。

轮断七灯辉。

香尽奁犹馥。

幡尘画渐微。

借问将何见。

风气动天衣。

别毛永嘉

作者: 徐陵 朝代: 南北朝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期待你更加严饬风范箴规,他日回朝廷重振纲纪威仪。 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叹息我这老病之身,此一别恐将永诀。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到时候你骑着白马来吊,我在黄泉下或难知晓。 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徒劳你解下腰间的宝剑,空挂在我坟墓的枝头。 参考资料: 1、 赵沛霖著.历代诗文名著新选 八代三朝诗新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07月第1版:第462页 2、 吕来好编著.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第41页 3、 弘征,熊治祁今译.汉魏六朝诗三百首 二: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8:第486页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期待你更加严饬风范箴规,他日回朝廷重振纲纪威仪。毛永嘉:即毛喜(516—587),字伯武。为人方正不苟,直言敢谏,因得罪陈后主而放为永嘉内史。厉:磨炼,砥砺。风规:节操、风范。振:整肃。羽仪:本指仪仗中以羽毛为装饰的旌旗之类,此指纲纪法度。 嗟(jiē)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叹息我这老病之身,此一别恐将永诀。长离:长久离别,即永别。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jù)知。到时候你骑着白马来吊,我在黄泉下或难知晓。 徒劳脱宝剑,空挂陇(lǒng)头枝。徒劳你解下腰间的宝剑,空挂在我坟墓的枝头。陇头:即垄头,坟头。末二句用季札挂剑故事。春秋时,吴延陵季子聘晋,路过徐国,徐君爱季子所佩宝剑,希望季子送给他,但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季子从他的表情看出了他的心思,但出使大国,一时不方便相送,便打定主意从晋国回来就将剑赠送给徐君。但是当他再经过徐国时徐君已经死去,他便将宝剑挂在徐君的墓树上而去。 参考资料: 1、 赵沛霖著.历代诗文名著新选 八代三朝诗新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07月第1版:第462页 2、 吕来好编著.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第41页 3、 弘征,熊治祁今译.汉魏六朝诗三百首 二: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8:第486页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这是作者别毛先归的留赠之作。   全诗八句,分两层。前四句写生前,后四句写死后。第一层,一、二两句写对毛喜的勉励,希望他砥砺风骨,恪守规范,为乡梓树立典型,为士林作出表率;三、四两句写自己的慨叹,为自己老境颓唐,病魔困扰,今此一别。恐成永诀而感叹。粗粗一看,这前后两句似乎有些互不相关。实则后者正直承前者而来。其之所以要对毛喜讲一番发自肺腑的临别赠言,是由于自己老病侵寻,后会难期,这才语重心长,殷殷叮咛,表示对老友的厚望。   第二层写死后。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设想,这种设想是从第一层意思中引申出来的。诗人说,如果我在生前不对你提出要求,那么我死之后,即使你敦重友谊,像后汉范式驾着素车白马赶来祭奠亡友张劭那样来凭吊我,可是我已葬身地下,怎还能知道些什么。即使你也像春秋时季札那样,没有忘怀徐国国君心爱其剑的事,仍然在路经徐国时将剑送去,可是徐君已经死了,只是徒劳无益地把剑空挂在墓前的树枝上罢了。   全诗婉转蕴藉的情思,苍凉沉郁的格调,激越回荡的韵昧,读来令人伤怀。诗中用典浅近易解,如羽仪、白马、黄泉、挂剑等,或为世人所熟知,或为名作所习用,虽不注明出处,亦能联系上下文,从字面上获悉其用意所在。此种使事而不掉书袋、练句而不堆词藻的写法,确实值得称道。诗仅用字四十,一笔写下友谊的纯笃、身世的凄凉。其中“白马君来吊,黄泉我讵知”一联,系按流水格属对,意贯思邈,可见功力之深、构思之巧。 参考资料: 1、 王景霓 汤擎民 郑孟彤.汉魏六朝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05月第1版:第233页 2、 原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刘学晔主编;吴峰,蔺瑞卿副主编.原阳县志 1986-2000: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04:第85页

洛阳道 一

作者: 徐陵 朝代: 南北朝

绿柳三春暗。

红尘百戏多。

东门向金马。

南陌接铜驼。

华轩翼葆吹。

飞盖响鸣珂。

潘郎车欲满。

无奈掷花何。

近代西曲歌 襄阳乐

作者: 鲍令晖 朝代: 南北朝

朝发襄阳城。

暮至大堤宿。

大堤诸女儿。

花艳惊郎目。

678910 共16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