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脂

燕脂 释名:亦名赦。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防痘入目。用燕脂、蛤粉,共研为末。嚼汁点小儿眼内。  2、痘疮倒陷。用干燕脂三钱、胡桃(烧存性)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胡荽煎酒送下。服两次即可见效。  3、漏疮肿痛。用猪胆七个、燕脂子十个,洗水和匀,搽患处,几次即愈。    

樟 释名:气味:(樟材)辛、温、无毒。 主治:1、干霍乱,吐不出。用樟木悄煎成浓汁服,即可引吐。  2、风湿痛。用樟木屑一斗,泡在煎至极滚的水一石中,乘热熏洗痛处。注意勿使热气入目,以免伤眼。  3、宿食不消,常吐酸水。用樟木屑,酒煎服。

芝 释名:囚。气味:青芝:一名龙芝,酸、平、无毒。赤芝:一名丹芝,苦、平、无毒。黄芝:一名金芝,甘、平、无毒。 主治:          气味主治青芝:明目,补肝,安神,增强记忆力。  赤芝:解胸胃郁结,补中益气,使人神志清明。  黄芝:益脾胃,安神。  白芝:止咳益肺,安神,亦增强体力。  黑芝:利水道,益肾气。  紫芝:益精气,坚筋骨,利关节,疗虚劳。    附方:芝即现今能额外的灵芝。近年临......更多

菥 释名:大荠、大蕺、马辛。气味:(苗)甘、平、无毒。(子)辛、微温、无毒。 主治:  和中益气,利肝明目。  

蜈蚣

蜈蚣 释名:蒺藜、蛆、天龙。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1、小儿撮口(舌上有疮,如粟米大)。用生蜈蚣捣汁敷涂。  2、小儿急惊。用蜈蚣一条(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加乳汁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按病几年龄。每岁服一丸,乳汁送下。  3、天吊惊风(目久不下,眼见白睛,角弓反张,不能出声)。用大蜈蚣一条,去头足,油炙,以竹刀劈为左右两半,研为末,各半加麝香五分。用时,以左半药末吹入左鼻,以右......更多

阿井泉

阿井泉 释名:阿井泉也是一种井水。气味: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  逐痰下降(即治逆痰),下胸胃淤浊,止吐。    附方:阿井在今山东阳谷县,即古代东阿县。井下水直通济南,所以济南的井水,也有阿井水的作用。这支水叫作济水。早在周代,《管子》就记载着

白芥

白芥 释名:胡芥、蜀芥。气味:(子)辛、温、无毒。 主治:1、反胃上气。用白芥子末一、二钱,酒冲服。  2、热痰烦晕。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芥丸”。  3、腹冷气起。用白芥子一升,微炒,研为末,加开水沁过的蒸饼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姜汤送下十丸,甚效。  4、肿毒初起。用白芥子还想,加醋调涂。  

侧子

侧子 释名:气味:辛、大热、有大毒。 主治:痈肿风痹、腰脚疼新华通讯社,筋挛急,遍身风疹等。

椿樗

椿樗 释名:香者名椿,臭者名樗。山樗名栲、虎目树、大眼桐。气味:(白皮及根皮)苦、温、无毒。 主治:1、小儿疳疾。用椿白皮晒干,取二两研末,另以粟米淘净,研成浓汁,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十岁小儿可服三、四丸,米汤送下。其他年龄的小儿酌量加减。另外,还以丸纳竹筒中,吹入鼻内。  2、休息痢(日夜泻痢,腥臭不可近,脐腹疼痛)。用椿根白皮诃黎勒各半两,丁香三十个,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更多

地锦

地锦 释名:地朕、地噤、夜光、承夜、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酱瓣草、猢孙头草。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赤白痢。用地锦草洗净、晒干,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2、妇女血崩。用嫩地锦草蒸熟,加油、盐、姜调食,并喝一、二杯送下。又言:地锦草阴干,研为末,姜、酒调服一、二钱,一服即可止崩。  3、小便血淋。用地锦草加水捣服。  4、刀伤出血不止。用地锦草捣烂涂上。  5、风疮癣疥......更多
678910 共7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