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
拼音:bái yánɡ diàn 首字母大写:BYD五笔:rrr iu ipgh 白洋淀的同义词反义词
河北省中部淡水湖。由白洋淀等一百四十多个大小淀泊组成的淡水湖群的总称。总面积366平方千米。在海河五大支流之一大清河南支中游,对大清河洪水有滞缓作用。盛产水产品和芦苇。
贝加尔湖
拼音:bèi jiā ěr hú 首字母大写:BJEH五笔:mhny ek qi ide 贝加尔湖的同义词反义词
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高原南部。面积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30米,中部最深达1620米。蓄水量约占世界河湖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有三百多条大小河流注入。湖中有植物几百种、动物上千种。
赤眼鳟
拼音:chì yǎn 鳟 首字母大写:CY鳟五笔:fo hv qguf 赤眼鳟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红眼鱼”。硬骨鱼纲,鲤科。普通食用鱼。身体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体背深灰色,腹部浅黄,眼上部有红斑,每一鳞片后缘有黑斑。头圆锥形,口弧形,有两对小须。以水生植物和水生昆虫等为食。中国各地淡水中都产。
长江中下游平原
拼音:chánɡ jiānɡ zhōnɡ xià yóu pínɡ yuán 首字母大写:CJZXYPY五笔:ta ia k gh iytb guf dr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国淡水湖最集中地区,河网稠密,有“水乡泽国”之称。中国重要农业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为中国重要工业带。
洞庭湖
拼音:dònɡ tínɡ hú 首字母大写:DTH五笔:imgk ot ide 洞庭湖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面积2740平方千米。北纳经松滋、太平、藕池等处分泄的长江水;南、西有湘、资、沅、澧四支流汇入。在岳阳城陵矶汇入长江。航运便利。
洞庭湖平原
拼音:dònɡ tínɡ hú pínɡ yuán 首字母大写:DTHPY五笔:imgk ot ide guf dr 洞庭湖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两湖平原的南部。在湖南省北部。由洞庭湖水系湘江等冲积而成。湖区多围湖造田形成的圩田。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和重要淡水鱼区。
肺鱼
拼音:fèi yú 首字母大写:FY五笔:egm qgf 肺鱼的同义词反义词
一群与两栖类亲缘关系较密切的硬骨鱼。头部有与口腔相通的内鼻孔。在干涸环境中,鳔能行使肺的功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鳔和鳃都起作用。生活在淡水中。目前全世界仅少数几种,产在澳大利亚、非洲和南美洲。
湖北省
拼音:hú běi shěnɡ 首字母大写:HBS五笔:ide ux ith 湖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别称“鄂”。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86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727万(1995年),有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武汉。西、北、东为山地、丘陵,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长江由西向东流贯,北有汉水汇入。淡水湖数量全国第一。亚热带湿润区。经济较发达。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水电为主)和纺织。农产中稻米、棉花、油菜籽和芝麻产量居全国前列。重要商品粮产区。淡水渔业发达。
湖泊(-pō)
拼音:hú pō (- p ō )首字母大写:HP(-Pō)五笔:ide irg (- p ō ) 湖泊(-pō)的同义词反义词
陆地表面洼地积水形成的比较宽广的水域。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口湖、冰川湖、堰塞湖、b055湖、人工湖等。按湖水盐度高低可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
海冰
拼音:hǎi bīnɡ 首字母大写:HB五笔:itx ui 海冰的同义词反义词
出现在海上的冰。包括来自大陆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一般多指后者。海冰与海岸或海底冻结在一起的称为“固定冰”;能随风、海流漂移的称为“浮冰”。海冰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会引起海况的变化;流冰会影响船舰航行和危害海上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