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虺纹

拼音:pán huī wén 首字母大写:PHW五笔:jto gqji xyy 蟠虺纹的同义词反义词
1.青铜器纹饰的一种。以蟠曲的小蛇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墨子(约前468-前376)

拼音:mò zǐ ( yuē qián 468- qián 376)首字母大写:MZ(YQ468-Q376)五笔:lfof bb ( xq ue 468- ue 376) 墨子(约前468-前376)的同义词反义词
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收徒讲学,成为儒家的反对派。主张“兼爱”,即天下人应相爱互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思想上有唯物主义倾向,但也有宗教迷信成分。墨子学说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著作编入《墨子》。

蟠螭纹

拼音:pán chī wén 首字母大写:PCW五笔:jto jyrc xyy 蟠螭纹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青铜器纹饰的一种。以螭龙盘曲纠结行为图案。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纹样。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偏伍

拼音:piān wǔ 首字母大写:PW五笔:wyna wgg 偏伍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春秋战国时车战编制单位。以二十五乘为偏,步兵五人为伍。参阅《左传.桓公五年》"先偏后伍"杜预注引《司马法》。后亦泛指军队编制。

秋鼙

拼音:qiū pí 首字母大写:QP五笔:to fkuf 秋鼙的同义词反义词
1.秋战中的鼙鼓声。

沈犹

拼音:shěn yóu 首字母大写:SY五笔:ipq qtdy 沈犹的同义词反义词
1.复姓。春秋战国时有沈犹行。见《孟子.离娄下》。

相国

拼音:xiānɡ ɡuó 首字母大写:XG五笔:sh l 相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官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秦及汉初,其位尊于丞相。后为宰相的尊称。

燕京

拼音:yàn jīnɡ 首字母大写:YJ五笔:aku yiu 燕京的同义词反义词
1.北京市的别称。因市区在春秋战国时为燕国国都而得名。 2.山名。即山西省管涔山。

猗陶

拼音:yī táo 首字母大写:YT五笔:qtdk bq 猗陶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春秋战国时大富商陶朱公(范蠡)和猗顿的并称。后用以泛称富户。

豫让

拼音:yù rànɡ 首字母大写:YR五笔:cnhe yh 豫让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春秋战国间晋人。为晋卿智瑶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韩﹑魏共灭智氏。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见《史记.刺客列传》。
12345 共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