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传

纪传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jǐ chuán/zhuàn1.纪传体史书中的本纪与列传。 2.指纪传体史书体裁。 3.指纪传体史书。

纪传体

纪传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jǐ chuán/zhuàn tǐ/tī/bèn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的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创始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sì shǐ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别史

别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é shǐ1.图书四部分类中史部的一目。指不属于正史﹑杂史的史书。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始有别史一目,收录有唐高峻《高氏小史》﹑宋吕祖谦《新唐书略》等。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把编年体﹑纪传体以外,杂记历代或一代事实的史书,称为"别史"。

后评

后评的同义词反义词
hòu píng1.指纪传末尾作者的评论。 2.指文末或书后读者所写的评论。

摩尼教

摩尼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mó ní jiào旧译“明教”、“末尼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宗教之一。公元3世纪由摩尼创立。主要经典为《彻尽万法根源智经》、《净命宝藏经》、《赞愿经》等。宣传善恶二元论,善人死后可获幸福,恶人则须堕入地狱。曾传布于北非、南欧与亚洲一些国家,公元7世纪后渐衰亡。公元6-7世纪传入中国,曾被严禁,元明以后渐融入其他教派。

艺文志

艺文志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wén zhì1.我国历代纪传体史书﹑政书﹑方志等,将历代或当代有关图书典籍,汇编成目录,谓之"艺文志"。区分类例,始于刘歆《七略》。班固《汉书》首着《艺文志》,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略。其后《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亦相继编纂《艺文志》。《隋书》﹑《旧唐书》改称《经籍志》,性质则相同。其类例自《隋志》后大都改为经﹑史﹑子﹑集四部。清代学者对后汉﹑三国﹑两晋﹑......更多

三体

三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tǐ/tī/bèn1.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2.指唐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周弼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唐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宋袁枢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三味线

三味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wèi xiàn拨弦类弦鸣乐器。流行于日本。相传其前身为16世纪传入日本的中国三弦。音箱两面蒙猫皮或狗皮,长颈,张弦三根,用水牛角、象牙或黄杨木制大拨子弹奏。常用以伴奏戏剧和歌唱。

三国志

三国志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guó zhì书名。纪传体三国史。西晋陈寿著。六十五卷,分魏、蜀、吴三志,无表志。三志原独立,北宋时合为一书。该书文笔简练优美。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注,广征博引,史料甚丰。
1234 共4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