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gōng jiǔ qīng三公:古时辅助国君的最高官员;九卿:古时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
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干涉还辽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guó gān shè huán liáo《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俄国出于侵占中国东北的目的,拉拢德、法两国出面干涉。1895年5月,在三国压力下,日本同意由中国增加赔款三千万两白银后,日军撤出辽东半岛。三国以干涉有功,强迫清政府给予租借军港、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等特权。俄国乘机扩大了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势力。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fān zhī luàn清初南方三藩的反清叛乱。三藩是清政府封的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继茂。1673年,吴三桂首先反叛,尚之信(可喜子)、耿精忠(继茂子)继而响应。清廷采取剿抚并用方针,至1681年平定叛乱。
上兑
上兑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duì/ruì/yuè1.旧时向政府交纳捐官银两叫"上兑"。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 hǎi gōng rén sān cì wǔ zhuāng qǐ yì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参加人数二千余人;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由工人总罢工转入武装起义,罢工人数达四十万。这两次起义都因准备不充分和条件不成熟被军阀孙传芳部队镇压。第三次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共产党人陈独秀、罗亦农......更多
不介入
不介入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jiè rù1.不参与政治或不介入国际事务(如指一国政府)。2.拒绝介入或拒绝承担义务;拒绝介入或拒绝承担义务的情况。
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jiè huán jìng rì为提醒全人类参与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而设立的纪念日。为每年的6月5日。由1972年召开的第二十七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联合国有关组织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běi yì zhì1928年6月奉系军阀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其子张学良任东三省保安司令,派代表与南京国民政府商谈东北易帜,实现中国统一。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等发表通电,实行易帜,服从国民政府。1929年1月7日,成立了以张学良为主席的东北政务委员会。
东科尔
东科尔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kē ěr1.藏语。意犹僚属。指民主改革以前原西藏地方政府及班禅系统所属的俗官。
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gè/gě rén yīng xióng zhǔ yì脱离人民群众,迷信个人力量而去完成某种社会任务的英雄主义思想和行为。与“革命英雄主义”相对。它以个人主义为原则,夸大或不适当地强调个人在社会生活和历史活动中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表现为好图虚名,自以为是,居功自傲;往往违反革命纪律,犯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