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绝俗

避世绝俗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 shì jué sú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问题剧

问题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n tí jù也称“社会问题剧”。一种以社会问题为主题的戏剧作品。19世纪中叶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时期兴起,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潮。如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wēi cǎo táng bǐ jì笔记小说集。清代纪昀作。二十四卷。记述鬼狐故事,有的情节完整,有的仅为随笔,往往包含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其中还有些学术考辨文字。文字质朴而隽永,是清代文言小说的重要作品。

陈古刺今

陈古刺今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gǔ cì jīn即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

风埃

风埃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g āi1.被风吹起的尘土。 2.指世俗,纷乱的现实社会。 3.指仕宦。 4.指危乱,战乱。 5.犹风尘。指娼家生活。

七月

七月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yuè《诗·豳风》篇名。写西周时代农奴在一年十二个月份中劳动和生活的情景,反映了他们终年为贵族服务,自身却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全诗共八十八句,是《国风》中最长的一篇。

公式化

公式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shì huà/huā①指文艺创作中套用某种固定格式来描写现实生活和人物性格的不良倾向。②指不针对具体情况而死板地根据某种固定方式处理问题。

典型

典型的同义词反义词
diǎn xíng①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焦裕禄是优秀干部的典型。②有代表性的:很典型。③即“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指作者用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艺术形象。典型人物形成于一定的典型环境即具体的现实关系中,并对它发生作用。但典型人物又往往超越时代的局限而具有某种永恒的性质。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tiān lǐ de chūn tiān长篇小说。李国文作。1981年发表。解放战争时期,石湖游击队指导员芦花惨遭隐藏的敌人王纬宇的谋杀。三十年后芦花的丈夫于而龙重返石湖地区,寻找知情人,终于揭开芦花被害之谜,使已窃据工厂革委会主任的王纬宇的叛徒面目暴露。小说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交叉表现现实生活和历史画面,表现了“革命不能忘记人民,春天永远在人民心里”的主题。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diǎn zhǔ yì西欧文学艺术上的一个流派,盛行于17世纪,延续到18世纪后期。主要特点是模仿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形式,尊重传统,崇尚理性,要求均衡、简洁,表现出反宗教权威的精神。但由于模拟多,创造少,不能反映现实。
1112131415 共2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