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lǐ wèi zhì地球上某一地理事物与外在的某些其他的事物的空间关系。确定位置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方向和距离。具有相对性和不重复性的特点。可分为数理地理位置(如经纬度),自然地理位置(如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如邻国),经济地理位置(如与周围地区的原材料供应、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联系)。
彭湃
彭湃的同义词反义词
péng pài1.波涛激荡的样子。 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896-1929)。广东海丰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海丰从事农民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五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1927年领导海陆丰农民起义,在海陆丰建立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曾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农委书记。1929年8月在上海被捕遇害。遗著编为《彭湃文集》。
汉城
汉城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chéng韩国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1059.59万(1995年)。1394年李氏王朝迁都于此,称汉城府,建有许多宫殿,被称为“皇宫之城”。现为韩国最大工业城市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市区分旧城区和新市区。旧城区仿照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有景福宫、昌庆苑等名胜古迹。
名古屋
名古屋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gǔ wū日本中部重要港市。人口207.7万(1986年)。为日本中京工业区核心、中部地区海陆空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工业规模和港口吞吐量均居全国前列。有名古屋城旧址等古迹。
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 běn hā/hǎ/hà gēn丹麦首都,全国最大商港。人口173万(1994年)。是北欧最大城市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工业有造船、机器制造、食品等。有杰劳喷泉、趣伏里娱乐园等旅游胜地。海滨公园的美人鱼铜像,是城市象征。
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lù piāo yí shuō一种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1912年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认为较轻的硅铝质大陆硬壳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硅镁层上面,中生代以前大陆是一块统一的整体(称为“联合大陆”),后由于天体引潮力和地球自转等作用,联合大陆破裂成几块,并且在硅镁层上作水平漂移,并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曾遭到许多人反对,20世纪60年代后才重新引起重视。
新生代
新生代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shēng dài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时代。起自约6500万年前延续至今。分为老第三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三个纪。该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新生界”。当时的海陆分布、山岳位置和江河流向和现在的很相近,动物和植物也接近于现代,尤其后期出现了人类的祖先。
英格兰
英格兰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g gé lán英国领土的主要部分。面积13万余平方千米,人口4870.7万(1994年)。北部和中部有奔宁山脉,东南部为平原。是英国人口、经济最集中部分。西北部为全国主要工业区,东南部为农牧区,伦敦及其周围为新工业区。海陆空交通发达。
雅加达
雅加达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 jiā dá印度尼西亚首都,东南亚最大城市。人口825.4万(1990年)。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有造船、机械、纺织等工业。海陆空交通枢纽。外港丹戎不碌为全国最大港口。有中央博物馆、水族馆、植物园、印尼缩影公园等,为东南亚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