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

互补的同义词反义词
hù bǔ①互为补角。②互相补充:沿海和内地互通有无,~互利。

兰青铁路

兰青铁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 qīng tiě lù从甘肃兰州到青海西宁。长205千米。1959年筑成。是中国内地和西北地区通往青藏高原的铁路干线。

内向

内向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xiàng1.指归服朝廷。 2.谓向内地进发。 3.谓寡言谈,感情不外露。

内攻

内攻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gōng1.指军内的供给。攻,同"共"。 2.攻打在内的敌人。 3.向内地进犯。

内迁

内迁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qiān1.谓自外官调任京职。 2.迁入内地。 3.特指为调整工业布局,把沿海的一些工厂迁往内地。

厘金

厘金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 jīn旧时在内地交通要道对过往货物征收的税,清咸丰年间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筹措军费而设,民国二十年改定税制时撤消。也叫厘捐或厘金税。

夷夏

夷夏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 xià1.夷狄与华夏的并称。古代常以指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 2.指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

奢香(约1361-1396)

奢香(约1361-1396)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 xiāng (yuē/yāo 1361-1396)明代贵州水西女土司。彝族。在其夫霭翠年老后主持宣慰事。1384年入朝。在水西境开辟龙场等九驿站,对明王朝征定云南,加强西南边疆与内地联系起重要作用。

宣慰使

宣慰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wèi shǐ1.官名。唐元和十四年,平淄青节度留后李师道,分其地为三镇,以杨于陵充淄青十二州宣慰使。此是临时性差遣,不为常制,见《旧唐书.杨于陵传》。元代为宣慰使司长官。至明清时不设于内地,而专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土司世袭之官。参见"宣慰司"。

战时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n shí gòng/gōng chǎn zhǔ yì又称“军事共产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为粉碎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1918年开始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实行战时总动员;实行粮食等农产品的征购制度;实行全部工商业的国有化,禁止私人贸易;实行义务劳动制和食堂免费就餐。1921年为新经济政策所代替。
12345 共6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