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
耆那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shì nà/nǎ/nèi/nā jiào/jiāo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耆那”是创教者筏驮摩那的称号,意为“胜利者”或“完成修行的人”。公元前6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自称是最古老的宗教。主要经典为《十二支》。否定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说及其权威,主张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无所得,实行苦行主义。主要派别有白衣派和空衣派(天衣派)。教徒有出家和在家之分。19世纪以来流传到亚、非、欧等国家。
被缁
被缁的同义词反义词
bèi zī1.披上缁衣。谓出家当僧﹑尼。僧衣称缁衣,浅黑色。
许仙
许仙的同义词反义词
xǔ xiān民间故事《白蛇传》中人物。本为杭州一药铺伙计。在西湖邂逅白娘子,两相爱慕,结为夫妻。生性懦弱的许仙,在法海和尚的挑唆和指使下,端午节用药酒灌醉白娘子,使她现出白蛇原形,自己惊吓而死。白娘子盗仙草将他救活后,又为法海和尚骗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相救,失败后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他遂出家为僧。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丘处机(1148-1227)
丘处机(1148-1227)的同义词反义词
qiū chǔ/chù jī (1148-1227)道教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字通密,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十九岁随王重阳出家修道,在陕西磻溪和龙门山隐居苦修多年。后回山东传道。曾赴西域阐述道教敬天爱民、戒杀寡欲之旨,被成吉思汗尊为“神仙”,令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道盛极一时。所创全真龙门派后成为全真教中最大一派。元世祖封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磻溪集》等。
云屋
云屋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n wū1.高楼。 2.指汉成帝时的三云殿。 3.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五众
五众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zhòng1.指司陡﹑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官的属吏。 2.佛教语。出家的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 3.佛教语。"五藴"的旧译。
五比丘
五比丘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bǐ qiū1.佛教谓最早从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闻法出家的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五人。是为佛教有"僧宝"之始。相传释迦牟尼初出家时,其父净饭王劝阻无效,派上述五人相随,后受感化而出家。
五花度牒
五花度牒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huā dù/duó dié1.官府签署有多种花押的度牒。旧时僧道出家的书面凭证。
俗人
俗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sú rén1.庸俗的人;鄙俗的人。 2.一般人;百姓﹑民众。 3.佛教﹑道教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与出家人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