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n zì mù lán huā①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将宋词《木兰花》减去数字而成。上下阕各两句仄声韵转两句平声韵。②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句格律不同于词牌。用于套曲中。

利漕渠

利漕渠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cáo qú/jǔ1.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

刮地风

刮地风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 dì/de fēng1.曲牌名。在南曲和北曲中都属黄钟宫,北曲用之较多。一般用在黄钟套曲内。如昆剧《麒麟阁.三挡》中秦琼见贺方时所唱"这马儿一声声不住嘶"即是。 2.掠地大风。

前腔

前腔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qiāng1.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只在第一支曲前标明曲牌名﹐其后各曲前都`作"前腔"。与北曲中的"幺篇"或"幺"同。意谓曲名同前。参阅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

十二调

十二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èr tiáo/diào1.北曲所用的宫调共有十二个,通称为"十二调"。即: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但戏曲里实际常用的只有九个宫调。参见"九宫"。

千秋岁

千秋岁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 qiū suì1.词牌名。又名"千秋节"。双调,七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参阅《词谱》卷十六。 2.词牌"念奴娇"的别称。参阅《词谱》卷二八。 3.曲牌名。南北曲均属中吕宫。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南乡子

南乡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xiāng zǐ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以咏南中风物为题,故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词,双调始自南唐冯延己词。单调二十七字或二十八字﹑三十字﹐先用两平韵﹐后转为三仄韵;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四字﹑五十八字﹐平韵。 2.曲牌名。属北曲越调。字数格律与词的双调五十六字体半阕相同。用在套曲中。

南北词

南北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běi/bèi cí1.即南北曲。详该条。

南曲

南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qū/qǔ宋元时期流行在南方的戏曲、散曲所用的音乐。与北曲相对。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诸宫调、唱赚和南方民歌、小调。盛行于元明。音乐上用五声音阶,以箫笛伴奏为主。节奏较舒缓,声调绵联婉转。采用多种曲牌相连贯的联曲体音乐结构。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都主要用南曲。

南杂剧

南杂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zá jù1.明中叶以后出现的一种戏曲形式。在一个剧本内兼用南北曲或专用南曲。类似短的传奇,但仍称为杂剧。戏曲史上称之为南杂剧,以别于元杂剧。
12345 共9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