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察

习察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 chá1.谓学习省察。语本《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朱熹集注:"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方行之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

五就

五就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iù1.五匝。 2.《孟子.告子下》:"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赵岐注:"伊尹为汤见贡于桀,不用,而归汤。汤复贡之,如是者五。思济民,冀得施行其道也。"五就,五次归于。后因以借指辛劳治国的贤臣。

入苙

入苙的同义词反义词
rù lì/jī1.语出《孟子.尽心》:"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苙,猪栏。后以"入苙"喻陷入圈套﹑牢笼。

匹雏

匹雏的同义词反义词
pǐ chú1.小鸡。《孟子·告子下》:"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赵岐注:"人言我力不能胜一小雏,则谓之无力人。"阮元校勘记引孙奭孟子音义:"匹,丁(丁公着)作匹……音节盖与匹字相似,后人传写误耳。"梁启超《知耻学会叙》:"兵惟无耻,故老弱羸病,苟且充?,力不能胜匹雏耳。"一说,幼鸭。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匹'字本作'鴄',鸭也。从省作匹。《礼记》说'匹'为惊是也。"又《答......更多

十三经

十三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sān jīng1.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其形成过程为:汉立《诗》《书》《易》《礼》《春秋》于学官,为五经;唐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为九经;至开成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

发棠

发棠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fà táng1.《孟子.尽心下》:"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棠﹐齐地名。孟轲为推行仁政﹐曾就齐饥劝齐宣王发放棠城积谷赈济贫民。后因谓开仓赈济为"发棠"。

号慕

号慕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o/háo mù1.《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后以"号慕"谓哀号父母之丧﹐表达怀恋追慕之情。

周利

周利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u lì1.谓财利富足。语本《孟子.尽心下》:"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朱熹集注:"周,足也。"

咸丘

咸丘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án qiū1.复姓。战国有咸丘蒙。见《孟子.万章上》。

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shū jí zhù全称《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编注。由此有“四书”之称。注释中发挥理学家的论点,明清统治者定为必读注本。
12345 共25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