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科
八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kē1.封建时代科举取士的八种科目。唐代取士科目甚多﹐有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进士﹑明法﹑书学﹑算学及童子等科。《旧唐书·文苑传中·员半千》:"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八科﹐即指诸科中的八种。宋初以九经﹑五经﹑开宝通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明法为讲武殿复试八科。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
十三经
十三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sān jīng1.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其形成过程为:汉立《诗》《书》《易》《礼》《春秋》于学官,为五经;唐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为九经;至开成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
十经
十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jīng1.十部儒家经典。 2.指五经五纬,即《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及《诗纬》﹑《书纬》﹑《礼纬》﹑《易纬》﹑《春秋纬》五纬。
十经童子
十经童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jīng tóng zǐ1.南朝宋周续之十二岁时通五经五纬,被称为"十经童子"。
博士祭酒
博士祭酒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shì jì jiǔ1.学官名。东汉以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
四部书
四部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bù shū1.中国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故称。晋荀勖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历史记载和杂着为丙部;诗赋﹑图赞﹑《汲冢书》为丁部。东晋李充加以调整,以五经为甲部,历史记载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隋唐以后沿用此种分法,称为经﹑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书。
学官
学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xué guān1.学校的房舍。 2.指学校。 3.指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汉代开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的提学﹑学政和教授﹑学正﹑教谕等。又称教官。
小注
小注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zhù1.清时亦专指四书五经中的小注。 2.谓钱财﹑贸易额等的不大的数字或其中的小部分。
板本
板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n běn用木板雕刻印刷的书籍:五代时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算经十书
算经十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suàn jīng shí shū唐初国子监算学馆规定《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邱建算经》、《海岛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经》十部算经为课本,后世通称“算经十书”。它全面反映了中国先秦到唐初的数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