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即佛

即心即佛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xīn jí fó/fú/bì/bó1.亦作"即心是佛"。 2.佛教禅宗谓本心即佛,明心见性即是成佛。

受记

受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òu jì1.亦作"受纪"。指接受祭享。 2.佛教语。称佛记弟子来生因果及将来成佛之事为记别,接受记别,叫做受记。

古先生

古先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xiān shēng1.东汉末有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传说,至《老子化胡经》﹑《西升经》等道经,益增附会,证成其说,谓老子西游化胡成佛,并以佛为其弟子,自号为"古先生"。后世因以"古先生"借称佛及佛像。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cáng/zàng pú sà1.菩萨名。佛经说他受释迦佛嘱托,在弥勒出生前,自誓渡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常现身于地狱之中以救苦难。

坐化

坐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zuò huà/huā佛教指高僧盘膝端坐着死去:成仙的尸解,成佛的坐化|二人活到九十多岁,得道坐化。

弥勒佛

弥勒佛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 lè fó佛教大乘菩萨。《弥勒下生经》说他将从兜率天下凡,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中国寺庙里供奉的弥勒佛像,袒胸露肚,圆脸长耳,笑口常开。这个形象来源于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契此,传说他是弥勒的化身。

得佛

得佛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děi/de fó/fú/bì/bó1.成佛。

得道

得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dào1.古代道家谓顺应自然﹑与天合一的境界。 2.泛指知晓事理。 3.符合道义。 4.佛教谓修行戒﹑定﹑慧三学而发断惑证理之智为得道,然后可以成佛。 5.道教谓存神炼气有五时七候,第一候,宿疾并销,六情沈寂,名为得道,由此可成仙或长生。 6.寻到道路。

心性

心性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xìng1.性情;性格。 2.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指"心"和"性"。战国时孟子有"尽心知性"之说。其后佛教各宗盛谈心性,禅宗认为心即是性,倡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宋儒亦喜谈心性,但各家解说亦不一。程颐﹑朱熹等以为"性"即"天理","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故"心""性"有别。陆九渊则主张"心即理也",认为"心""性"无别。其说虽不同,而均属唯心主义。清初王夫之和后来的戴震等......更多

思惟树

思惟树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sāi wéi shù1.菩提树的别名。又称贝多。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沉思坐化成佛,故称。
12345 共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