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农
大司农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sī nóng1.官名。秦置治粟内史﹐汉景帝时改称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北齐时称司农寺卿﹐隋唐以后所置略同。元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明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岁计
岁计的同义词反义词
suì jì1.一年内收入和支出的计算。 2.旧中国国家年度收支的总称。超支称为岁计缺损;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岁计盈余。
左藏
左藏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cáng/zàng1.古代国库之一,以其在左方,故称左藏。晋有左右藏令,属少府。北齐﹑隋属太府寺。唐代左藏掌钱帛﹑杂彩﹑天下赋调。宋初诸州贡赋均输左藏。南宋又设左藏南库。元代禁中左藏掌收支常课和买纱罗布绢等物。
度支
度支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duó zhī1.规划计算(开支)。 2.指经费开支。 3.官署名。魏晋始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长官为度支尚书。南北朝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隋开皇初改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唐因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旋复旧称。参阅《通典.职官五》﹑《文献通考.职官六》﹑《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 4.指经商。
抵消
抵消的同义词反义词
dǐ xiāo也作“抵销”。两者作用因相反而互相消除:收支两相抵消。
损益
损益的同义词反义词
sǔn yì1.增减;盈亏。 2.特指经济收支。 3.黜陟,升降。 4.兴革。 5.减少;损失。 6.削减盈溢。 7.指《易》中的《损》卦与《益》卦。 8.指《损》《益》卦之理。
无形进出口
无形进出口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xíng jìn chū kǒu“有形进出口”的对称。指服务及其他非实物的进出口。包括与商品进出口有关费用的收支,如运输、保险、装卸等费用的收支;与商品进出口无关费用的收支,如国际旅游、专利、技术服务等费用的收支,以及国外投资利润、侨民汇款等。
概算
概算的同义词反义词
gài suàn编制预算以前对收支指标所提出的大概数字,预算就是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详细计算而编制出来的。
月计
月计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jì1.每月的收支统计。 2.每月总计。
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ì shuài/lǜ zhèng cè一国通过调整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例如,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通过降低汇率,可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使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反之,通过提高汇率,可以减少出口,增加进口,改变国际收支顺差过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