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ì shōu zhī píng héng biǎo一国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对外经济贸易收支状况的总记录。收入大于支出为顺差,反之为逆差。平衡表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进出口,服务收支,侨汇、援助和赔款等;资本项目,反映一国资本的流进和流出;平衡项目,主要是国际储备。
收支
收支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ōu zhī1.指钱物的收入与支出。 2.犹出纳。掌管钱物收入与支出的人。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i zhèng zhèng cè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而确定的财政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包括预算收支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等。在西方国家,一般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高涨或经济过热时期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
付现
付现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 xiàn交付现金:购物一律要~,不收支票。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ì jīn róng国际范围内各种货币、信用、资本融通和交易活动的总称。其内容主要包括:外汇、黄金、证券的买卖,长、短期资金的借贷,以及不同形式的金融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等。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以国际金融市场为依托,形成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结算和国际投资的各种经济关系。
太平军
太平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píng jūn太平天国的军队。金田起义时定名。在正副军师之下,有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各级指挥官。带兵官有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等。有陆营、水营和土营,并有女军。另设圣库管收支,诸匠营和百工衙制造武器和军需物品。将士必须遵守命令,保护武器,爱护人民。
征信録
征信録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ēng xìn/shēn lù1.有关经手公益款项收支情况的报告书。
赢余
赢余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g yú1.收支相抵后有馀的财物。 2.多馀;剩馀。
预算
预算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suàn政府、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经一定程序编制和核定的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年、季、月)内的收入和支出所作的预计。如国家预算、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企业财务收支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等。通过预算,可以对收入和支出加以控制,有效地进行管理。
三司使
三司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sī shǐ官名。唐代中期以后,设户部、度支、盐铁等使,分管租赋、财政收支及盐铁专卖,合称三司。公元926年唐明宗委宰相统领三司。930年正式设三司使。北宋沿袭。1082年职掌归入户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