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牲节

宰牲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zǎi shēng jié1.阿拉伯语的意译。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之一,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这一天,伊斯兰教徒要宰牛﹑羊﹑骆驼等献礼。也叫古尔邦节或牺牲节。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i zhàn tíng dì guó即“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为东、西两部。因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古称拜占庭,所以又称“拜占庭帝国”。领土以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为中心。曾一度收复意大利。在东方与波斯萨桑王朝长期作战。7世纪后,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领地为阿拉伯人征服。1204年君士坦丁堡一度为十字军所陷。1261年灭拉丁帝国后复国,但势力大为削弱。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的同义词反义词
màn dé hǎi xiá阿拉伯半岛西南端与非洲大陆之间的海峡。是红海的南口。船只由印度洋进出红海,或取道苏伊士运河进地中海到大西洋的必经通道。航运、战略地位重要。

朝觐

朝觐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o jìn①臣下拜见君王:可在朝觐时禀奏。②阿拉伯文h·djdj的意译。伊斯兰教五功之一。即穆斯林赴麦加朝拜克尔白的宗教礼仪活动。伊斯兰教规定,凡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不分性别,在道路安全的情况下,一生应去麦加朝觐一次,作为必遵的功课。

清真言

清真言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zhēn yán1.阿拉伯文的意译。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基本信条的专称,指"除了安拉,再没有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句话。

火者

火者的同义词反义词
huǒ zhě1.宦官。亦泛指受阉的仆役。 2.厨房中烧火的人。 3.源于阿拉伯语,波斯语。对伊斯兰教教祖后代及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即圣裔。亦为新疆和中亚地区伊斯兰教上层贵族之称。 4.彝族﹑布依族打击乐器。流行于贵州省水城﹑盘县﹑威宁﹑毕节﹑纳雍﹑赫章﹑黔西等地。

炼金术

炼金术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àn jīn shù1.企图把普通金属变为黄金﹑白银或"长生丹"的方法。在古代的中国﹑印度﹑埃及﹑亚述﹑阿拉伯等地都有。中国东汉以来,历代都有关于炼金术的书籍流传。又称点金术﹑炼丹术或黄白术。

苏丹人

苏丹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sù dān rén①也称“苏丹阿拉伯人”。非洲东北苏丹地区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苏丹和乍得。约1186万人(1985年)。讲阿拉伯语。多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畜牧业。②西非和中非各民族的总称。约1.8亿人(1984年),在语言上分属三大语系,即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和闪含语系。多数信仰万物有灵。男女行割礼。主要从事锄耕农业,部分从事渔业和狩猎业。

近东

近东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dōng指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非洲的埃及和苏丹。

阿曼

阿曼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màn西亚国家。在阿拉伯半岛东南部。面积30万平方千米。人口201.8万(1994年)。首都马斯喀特。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沙漠分布广。石油工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12345 共13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