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

国力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lì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所具备的实力:增强~丨~强大。

大棒政策

大棒政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bàng zhèng cè又称“实力政策”。指用武力威胁别国的政策。由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他认为对付别国的方法是:话可以说得好听些,但手中要拿着大棒,故名。后发展为“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胡萝卜”指给一些好处)。

孙传芳(1885-1935)

孙传芳(1885-1935)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n/xùn chuán/zhuàn fāng (1885-1935)直系军阀。山东历城(今济南)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任福建军务督理。1924年江浙战争时,援助齐燮元击败卢永祥,任闽浙巡阅使兼浙江军务督理。次年自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成为直系军阀中最有实力的首领。1926年被北伐军击垮,投靠张作霖。后被刺死。

强项

强项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g xiàng①东汉洛阳令董宣格杀湖阳公主的恶奴,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低头谢罪,董宣坚决不肯低头。光武帝称之为“强项令”。见《后汉书·董宣传》。后用“强项”形容刚强不屈:卿强项,真杨震子孙|据理力争,不负强项之名。②强横:强项之徒,啸聚山林。③有竞争力的项目:小林的强项是外语,而小杜的强项是数学|乒乓球是中国队传统的强项,有夺取奥运会金牌的实力。

楚汉成皋之战

楚汉成皋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chǔ hàn chéng gāo zhī zhàn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楚汉战争中,项羽在实力优势的情况下,一度打败刘邦,占荥阳、成皋,派大司马曹咎守成皋。公元前203年,曹咎引军渡汜水(在今河南荥阳境内),欲与汉军决战,刘邦乘其半渡之际发动进攻,大败楚军,收复成皋。

百足之虫

百足之虫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zú zhī chóng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落,但不会很快彻底垮台。也指某一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硬仗

硬仗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g zhàng1.正面硬拼的战斗;双方实力不相上下,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取胜的战斗。

种子队

种子队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ǒng/zhòng zǐ duì/zhuī1.体育运动竞赛以队为单位﹑采用淘汰制或分组循环制时﹐对被安排在各组的实力较强的队的称号。参见"种子"。

羽毛已丰

羽毛已丰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 máo yǐ fēng小鸟的羽毛已经长全。比喻已经成熟或实力已强大。

虎豹不外其爪

虎豹不外其爪的同义词反义词
hǔ bào bù wài qí zhǎo老虎和豹子不轻易将自己的爪子露出来。比喻军队不轻易把自己的威势和实力显露在外面。
67 共6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