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

披麻的同义词反义词
pī má1.见"披麻带孝"。 2.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唐王维,南唐董源多用之,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

捋须钱

捋须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luō/lǚ xū qián1.南唐张崇敲诈人民的名目之一。

排门军

排门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pái/pǎi mén jūn1.南唐时逐户征发的兵士。

檀来

檀来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 lái1.歌名。周世宗讨南唐,军中所作之歌。

欧阳修(1007-1072)

欧阳修(1007-1072)的同义词反义词
ōu yáng xi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年间进士。初为馆阁校勘,因主张革新几次被贬,知滁州、扬州、应天府。后官至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辞官。卒后谥文忠。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与晏殊较接近,但也有不同处,如他有述怀、咏史、写民情风俗之作,题材较晏殊......更多

水场钱

水场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ǐ cháng/chǎng qián1.五代时南唐水上居民所纳的税钱。

汝帖

汝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rǔ tiè/tiě/tiē1.法帖名。宋大观中,汝州守王寀采择潭﹑绛﹑泉帖中之最优者,荟萃成文,分为十二卷,刻石置于汝州望嵩楼中。明末兵乱,楼焚碑残。清顺治七年(1650年)巡道范承祖重新修葺,并加诗跋二刻,共十四刻,置于州署西园古轩壁中。道光十八年(1838年)州守白明义见所存文漫漶不复识,自洛阳贴得汝帖原拓一部,重摹诸石,仍藏左轩壁中。此帖计有金石文八种,秦﹑汉﹑三国字体五种,六朝帝王书三十......更多

沈檀

沈檀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ěn/chén tán1.亦作"沉檀"。 2.指沉香木和檀木。二者均为香木。 3.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两种著名的熏香料。 4.指用沉檀木做的枕头。 5.指妆饰用的颜料。色深而带润泽者叫"沈";浅绛色叫"檀"。唐﹑宋妇女闺妆多用之:或用于眉端,或用在口唇上。南唐李煜《一斛珠》词:"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说﹐指沉香﹑檀香。见宋洪刍《香谱.江南李主帐中香法》。

清凉山

清凉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liáng/liàng shān1.又称石头山。在江苏省南京市西。战国楚威王灭越,于此置金陵邑。三国吴筑石头城,故又称石城山。山上有清凉寺﹑扫叶楼﹑翠微亭及六朝﹑南唐遗井等古迹。其支脉小仓山即清袁枚随园所在地。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二.江宁府》。 2.山西省五台山别称。参阅唐澄观《华严经疏钞》。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lù dòng shū yuàn原址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曾畜养一白鹿,人称“白鹿先生”,后任江州刺史时在旧居建台榭,遂以白鹿名洞。南唐时朝廷在此建庐山国学,宋初改名为白鹿洞书院,为当时四大书院之一。朱熹、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元代时毁于兵火,明代重建。清末改为江西林业学堂。建国后逐步修整为白鹿洞书院文管所。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78910 共1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