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麻纸

白麻纸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má zhǐ1.用苘麻制造的纸。唐制﹐由翰林学士起草的凡赦书﹑德音﹑立后﹑建储﹑大诛讨及拜免将相等诏书都用白麻纸。因以指重要的诏书。

直院

直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í yuàn1.宋代入翰林学士院而未授学士职者称"直院"。

知制诰

知制诰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zhì zhì gào1.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开元末,改翰林供奉为学士院,翰林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专掌内命,典司诏诰。宋代因之,为清要之职。明代翰林学士或内阁学士,得兼此职。清代废。

知院

知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zhì yuàn1.五代后晋天福初,桑维翰以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枢密院事。知院之名,始此。宋代枢密院不置枢密使时,则以他官知枢密院事,因称知院。后遂为枢密使的通称。

磨勘

磨勘的同义词反义词
mó/mò kān1.唐宋官员考绩升迁的制度。唐时文武官吏由州府和百司官长考核,分九等注入考状,期满根据考绩决定升降,并经吏部和各道观察使等复验,称"磨勘"。宋代设审官院主持此事。 2.科举时代对乡﹑会试卷派翰林院儒臣等复核,称"磨勘"。 3.查核。 4.反复琢磨;钻研。

禁从

禁从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jìn cóng/zòng1.帝王侍从。特指翰林学士之类的文学侍从官。

秘书郎

秘书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mì/bì shū láng/làng1.官名。魏晋时置,属秘书省,掌管图书经籍。或称秘书郎中。唐代曾改称兰台郎。历代多另设校书郎,校勘典籍,以秘书郎专掌图书收藏及抄写事务。明初并其职于翰林院。清末在翰林院检讨之下复设秘书郎一职。

简讨

简讨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n tǎo1.明代翰林院史官名。本作"检讨"。避崇祯帝讳改。

经筵

经筵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yán1.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编检

编检的同义词反义词
biān jiǎn1.明清时指史馆中的编辑校订工作。 2.明清史馆中编修﹑检讨官的统称,属翰林院。
678910 共187条